在中文阅读中,为了进行词汇识别,需要对汉字在词中的相对顺序进行加工,即汉字位置加工。汉字位置加工是词汇识别和阅读理解的重要环节。如果汉字位置未得到加工,可转置词将很难被区分。可转置词由相同汉字构成,但每个汉字所处位置不同。以往研究发现,词内汉字位置加工是比较灵活的;而且词边界信息会影响汉字位置的加工,即汉字位置加工存在词边界效应。该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有哪些?本项目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在自然阅读中系统探讨如下三个问题:(1)词的首/尾汉字如何调节汉字位置加工过程;(2)嵌套词和歧义词边界如何影响汉字位置加工;(3)语境合理性和预测性如何影响汉字位置加工的词边界效应。本项目将为首个中文汉字位置加工模型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基础,推进现有的中文词汇识别和词切分模型的进一步完善,并为词汇的高效率教授与学习提供科学指导。 |
古文献的研究有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而古文分词则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古文献进行分析的重要环节,但由于缺少规范的数据资料而没有像现代汉语分词取得突破性进展。当前互联网拥有大量古汉语文本和词典方面的数据资料,但是这些数据分散,没有得到有效地整合。本文提出采集互联网非结构化古汉语数据,经过数据清洗和预处理抽取出一个古汉语基础词典,然后再利用互信息、信息熵、位置成词概率相结合的新词发现方法从大规模古籍文本中抽取古汉语候补词典,最终将基础词典与候补词典融合,利用正向最大匹配实现对古文的分词。与开源的分词器甲言在基于词典的分词方面比较后F值提高了14%,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证明本文构建的分词器可以应用在古汉语文本分词上。 |
submitted time 2020-01-07 Hits18278, Downloads1799, Comment 0
研究考察汉语普通话老年人前注意阶段声调感知状况,探究是否存在领域特殊的老年化。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采用被动oddball范式诱发MMN回应,控制领域一般性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涉及范畴变化的声调和非语音音调诱发MMN强度衰减,不涉及范畴变化的声调诱发MMN强度未衰退。研究结果表明在前注意阶段,在特定汉语普通话声调范畴知识加工能力上存在领域特殊的衰退,而不涉及母语音位知识的声调的感知存在领域特殊的一定程度的保留,这一保留与时间维度上补偿机制的调用有关。受补偿机制调节,语言加工呈现出衰退或保留等不同的老年化进程。 |
submitted time 2019-10-10 Hits3641, Downloads1006, Comment 0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的主要类型之一,严重影响个体认知、情感与社会适应性的发展。书写与阅读关系密切,阅读障碍者常常表现出书写加工缺陷。在行为层面,阅读障碍者书写缺陷表现在书写质量差、速度慢和停顿多等多个方面。在脑机制层面,脑成像研究发现,阅读障碍者书写加工缺陷与字形加工脑区活动,以及字形与运动区脑功能与结构连接异常有关。总体而言,阅读障碍在书写过程中的字形通达缺陷的证据比较充分,但字形与运动编码的衔接以及运动执行是否存在困难,尚缺乏研究证据。相对于字母语言,书写与阅读的关系在汉语中更为紧密,汉语阅读障碍的书写研究将为开发汉语特色的诊治方案提供重要指导。 |
submitted time 2019-09-07 Hits5518, Downloads1028, Comment 0
研究探讨汉语读者选择眼跳目标时, 中央凹注视词的加工负荷是否影响副中央凹获取信息量, 进而调节随后的眼跳长度。采用眼动追踪技术, 操纵了中央凹注视词的词频(高频、低频)和副中央凹词的笔画数(多笔画、少笔画)。结果发现:从中央凹词到副中央凹少笔画词的眼跳长度显著地长于到多笔画词的, 且这种笔画数效应并不受中央凹加工负荷的调节; 从高频中央凹词到副中央凹词的眼跳长度显著地长于低频词的。在本实验条件下结果提示:中央凹加工负荷在眼跳目标选择中的作用不是通过调节副中央凹获取信息量的多少来实现的。 |
submitted time 2018-09-07 From cooperative journals:《心理学报》 Hits1775, Downloads1015, Comment 0
背景:在声调语言里,语气和声调都依赖于音高线索,语气能帮助听话者理解意图,声调能够指示字词的意思,这两者也在句子中有所交互。然而在动态过程中这两者 被大脑加工的先后层级还尚不清楚。此外,音乐与语言是两个联系紧密的领域,音乐上的障碍如何影响人们对言语中语气和声调的感知,在成人和儿童中是否有类似的影响,也仍待研究。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汉语母语者进行语气与声调加工的机制及其与音乐障碍之间的关系,分为两个研究问题(1)语气和声调加工的时序层级;(2)音乐加工障碍对语气和声调识别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的被试群体包括11名成人音乐障碍被试,13名成人控制组被试,21名儿童音乐障碍被试,23名儿童控制组被试。实验材料是找普通话标准的录音者录的朗读汉语句子的音频。在第一个实验中,对13名音乐能力正常的成人播放表达不同语气和声调的汉语句子,让他们判断语气/声调,并记录下他们的行为表现和脑电。实验二关注音乐能力对语气、声调判断能力的影响,对音乐能力障碍的11名成人被试,以及不同音乐能力的儿童被试播放同样包含了语气和声调信息的句子,记录他们在语气和声调识别上的正确率。 结果:实验一发现在语气任务中,大脑对语气信息的反应在很早的时间窗就出现了,对声调信息的反应后一步出现。而在声调任务中,脑电上最早出现的效应则是语气和声调的交互作用,揭示了语气信息无论在语气还是声调判断上的重要参与。实验二发现音乐障碍无论在成人组还是儿童组都主要影响语气加工,而不是声调判断能力。此外,儿童的数据显示,语气加工的能力要早于声调发展成熟,这个结果可能也与语气对人类社会沟通的重要性有关。 |
submitted time 2018-06-12 Hits5969, Downloads1900, Commen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