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9-03
摘要:时间洞察力(Time perspective, TP)是个体分类、组织、管理人生和社会经验的必要心理时间框架。在当今快节奏和高竞争性的社会中,寻求过去、现在和未来时间洞察力之间的平衡被认为是优化个体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6-16
摘要:为探讨中国儿童青少年健全人格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及其调节机制,本研究对来自52篇文献、19642名被试的1504个效应值进行了元分析。结果表明:(1)积极教养方式与健全人格呈显著正相关,而消极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6-15
摘要:敬畏是一种对浩瀚的刺激以及现有心理结构无法适应的刺激的情感反应。大量实证证据显示,敬畏可以促进各种形式的亲社会行为。至于其中的心理机制,小我假说认为,诱发敬畏体验的浩瀚刺激会导致自我的渺小感,推动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5-08
摘要:Previous research has examined the factors affecting individuals’ personality mainly from two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3-03-31
摘要:坚毅是中华民族前行和复兴最重要的动力之一。虽然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坚毅对个人成功实现目标具有重要影响,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人层面,坚毅是否在宏观区域层面存在差异尚不清楚。近年来,已有研究发现人格在区域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1-06
摘要:HPA 轴 (Hypothalamic - Pituitary - Adrenal, HPA) 功能失调是压力相关情绪障碍形成或者恶化的决定因素。为系统评价基线状态和面临环境挑战时经前期综合征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12-25
摘要:人格动态性强调个体内人格过程及其与特质的关系,是一种过程与特质整合的研究视角。随着研究方法的进步,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于近二十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格动态性研究通常基于全特质理论、认知情感系统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11-18
摘要:本研究采用功能随机森林的方法,将聚类过程与抑郁症诊断相结合,分别在抑郁症和控制组中识别了人格类型(神经质和外向性的组合),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人格类型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8-18
摘要:基于悲伤情绪的功能及效应,提出死亡意识的“悲伤管理假设”。实验一采用电生理、微表情、主观报告等方法探索死亡意识伴随的情绪变化;实验二、三对比死亡意识的“悲伤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7-28
摘要:研究首次考察了隐性自恋特质与疼痛共情的关系,并考察了对疼痛面孔的视觉注意在这其中的中介作用。两个研究一致显示,隐性自恋对个体疼痛共情具有负向预测作用,且这一作用是由于隐性自恋者减少了对疼痛面孔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4-25
摘要:时间人格是个体所持稳定的时间观念的总合,也是影响和预测跨期决策的重要时间因素。时间人格涉及诸多研究主题,但其概念仍没有统一的界定。现有时间人格与跨期决策的研究主要围绕“时间洞察力&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4-14
摘要:探索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使用习惯和选择偏好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1采用问卷法和行为实验法分别考察五种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习惯和选择偏好及两者间的关系;研究2考察特质焦虑对情绪调节策略使用习惯和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25
摘要:体型知觉的准确性既和一般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关,又对进食障碍的理解、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进食障碍患者可能高估自己的身体,其体型知觉准确度可能受其BMI和症状的影响,并与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2-15
摘要:集体自恋是将自恋延伸到群体水平的一个经典构念,目前被界定为对于“自身所属群体是卓越的并值得优待,却未充分被他者承认”的信念。现有研究发现它对群际敌对性有较强解释力,因为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1-22
摘要:我国在消除绝对贫困之后,仍然面临艰巨的相对贫困问题。大量证据显示贫困者常做出“短视行为”,如在教育上投资较少、有较多的债务和较少的储蓄等,而这些行为又进一步加深贫困。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1-04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概念激活时善恶的差异,并以代表性、好恶度、特质度和重要性为衡量指标分别考察了不同类型善恶特质的核心程度差异。结果发现,善恶人格的特质差序体现在两个方面:(1)善恶人格间的差序,在人格的道德范畴中,存在善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1-02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在物质主义价值观盛行的当今中国社会,如何推进绿色消费这一举措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以往研究对于物质主义与绿色消费的关系得出了矛盾的结论。针对这一现状,本研究以绿色产品本身的特征(炫耀性/非炫耀性)为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0-23
摘要: 本文基于情绪调节理论,以暴力犯为被试,通过2项研究探究了情绪在攻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1采用改编的反应时竞争范式测量个体攻击行为,结果发现,情绪调节动机在负性情绪与攻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证实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8-19
摘要:君子人格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学思想)中的理想的人格特质,对于理解中国文化心理具有重要意义,但鲜有实证研究。通过经典文本的理论分析与心理测量的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论语》中孔子对君子的论述编制初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6-16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探讨自恋与攻击性的关系。通过文献检索和筛选,共纳入原始文献121篇,含177个独立样本,参与者总数达73687名。元分析的结果显示,自恋与攻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二者关系受性别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