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统计概要表征的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12-03

    摘要: 尽管感觉登记是容量无限的,但不意味着视觉系统无需高效地处理我们日常面对的海量的视觉信息,统计概要表征便是一种高效的信息加工过程,当呈现由多个视觉刺激构成的集合,视觉系统可以快速提取集合的平均属性等统计概要信息。统计概要表征是理解神经计算过程的重要心理过程。目前有很多研究揭示了这一过程的某些认知机制,如自动性加工机制,不同水平或特征间的特异性或通用性的机制。然而仅有少量研究关注其神经机制,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采用神经科学技术手段直接考察统计概要表征的神经机制。

  • 触觉二维图像识别中2D-3D空间信息转换的认知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2-21

    摘要: 可触摸的触觉二维图像是视觉障碍人群获取图像信息的重要方式。目前大多数触觉二维图像都是直接由视觉二维图像转化为的可触摸线条图。在视觉二维图像中,通常运用透视和视角等视觉原理将三维空间关系转换为二维平面关系。视觉系统经过长期大量知觉学习,习得了这种二维到三维的映射关系。但是触觉识别二维图像时,触觉系统如何建立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的映射,目前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影响触觉识别二维图像中二维-三维空间信息转换的视觉因素主要有透视、视角、遮挡、纹理梯度和镂空,直接将视觉二维图像转化为的触觉二维图像时,图像中包含的上述视觉因素通常会干扰触觉识别。结合已有研究,试图提出双表象加工模型来解释触摸二维图像时二维到三维空间信息转换的认知机制。该模型认为触觉识别二维图像依赖于两个表象系统的整合,即物体表象系统(涉及物体的大小、形状和纹理)与空间表象系统(涉及物体的空间关系、透视和视角)。两种表象系统的信息最终进行整合,在物体表象和空间表象成功匹配的基础上建立二维图像与三维空间之间的映射,通达长时记忆中的三维物体表征。双表象加工模型将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触知觉的认知机制,也将为触觉二维图像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社会交互情境对主动控制感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11-30

    摘要: 主动控制感是人们与环境交互过程中产生的控制自己动作并借此控制外界事物的体验,它可以延伸到社会交互中其他主体的动作及其动作引起的结果上。大量社会交互背景下的研究表明,主动控制感受到旁观、竞争、合作和层级式交互等社会交互情境的影响。相关的神经机制研究表明大脑的额-顶网络,包括初级运动皮层、角回、脑岛、颞顶联合区、内侧前额叶皮层、楔前叶等脑区对于社会交互中的主动控制感具有重要作用。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社会交互情境影响主动控制感的认知和神经机制,考察多模态刺激对社会交互中主动控制感的影响,并关注社会交互中主动控制感对认知过程和行为反应的调节作用。

  • 对威胁刺激的碰撞时间估计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6-09

    摘要: 对靠近运动刺激的碰撞时间(time-to-collision, TTC)估计具有重要的进化意义。为了解释个体如何进行TTC估计,研究者提出了结构主义理论、生态光学理论和tau理论等,也考察了影响TTC估计的部分因素。近年的研究通过比较个体对威胁刺激和非威胁刺激的TTC估计,考察了刺激的情绪相关属性对TTC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自然非威胁刺激(如兔子等图片),个体会低估自然威胁刺激(如蛇等图片)的TTC,但这种TTC的低估在社会威胁刺激(如愤怒面孔图片)上有时很小甚至不显著。个体低估TTC可能存在三种原因:(1)个体对威胁刺激具有特异性反应;(2)威胁刺激具有较高的情绪唤醒度;(3)个体对威胁刺激具有心理距离更近和运动速度更快的知觉偏差。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考察在社会威胁刺激上表现出的TTC低估效应不稳定的原因;探索威胁刺激TTC估计中的自主生理反应和神经机制;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威胁刺激TTC估计的研究;在实验设计中考虑性别和人格特质等个体因素的影响。

  • 羞耻情绪对欺骗行为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6-14

    摘要: 本文通过四个实验考察羞耻情绪对欺骗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这一影响存在的条件及其机制。实验1考察羞耻情绪对欺骗的影响,结果发现羞耻组的欺骗倾向和欺骗行为显著低于控制组。实验2将羞耻分为道德失范和能力不足两种情景,考察羞耻对欺骗产生影响的条件,结果发现,道德失范羞耻组的欺骗行为显著低于能力不足羞耻组和控制组。实验3a考察道德失范所引发的羞耻对自我控制资源的影响,结果发现,羞耻情绪诱发组的自我控制任务成绩显著高于未诱发组。实验3b考察自我控制资源在羞耻影响欺骗行为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自我控制资源在羞耻情绪影响欺骗的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这些研究结果可能表明,当个体的羞耻由道德失范而诱发时,会遏制其欺骗行为的产生;羞耻情绪对欺骗行为的影响机制可能是:感受到羞耻的个体,为恢复和保护受损的道德自我,通过调集更多自我控制资源的方法影响欺骗行为的出现。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