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贝叶斯因子及其在JASP中的实现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统计 提交时间: 2018-05-08

    摘要: 统计推断在科学研究中起到关键作用,然而当前科研中最常用的经典统计方法——零假设检验(Null hypothesis significance test, NHST)却因难以理解而被部分研究者误用或滥用。有研究者提出使用贝叶斯因子(Bayes factor)作为一种替代和(或)补充的统计方法。贝叶斯因子是贝叶斯统计中用来进行模型比较和假设检验的重要方法,其可以解读为对零假设H0或者备择假设H1的支持程度。其与NHST相比有如下优势:同时考虑H0和H1并可以用来支持H0、不“严重”地倾向于反对H0、可以监控证据强度的变化以及不受抽样计划的影响。目前,贝叶斯因子能够很便捷地通过开放的统计软件JASP实现,本文以贝叶斯t检验进行示范。贝叶斯因子的使用对心理学研究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先验分布选择的合理性以及保持数据分析过程的透明与公开。

  • COVID-19 outbreak increased risk of schizophrenia in aged adults

    分类: 心理学 >>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0-02-29

    摘要: We noticed an unusual increase of first-tim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F20) in January 2020 since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The aim of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is to validate this observation and find potential risk factors, if applicable. A total number of 13,783 records from outpatients in January 2020 were investigated thoroughly. Comparisons between incidence of schizophrenia in outpatients in January 2020 and similar periods of 2017-2019 were made to minimize seasonal influence. Relationship of incidence of schizophrenia and COVID-19 infections in China was calculated. Limited personal information (age, gender, approximate residence) was analyzed to find risk factors.After excluding seasonal factors such as Spring festival,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idence of schizophrenia in first-time patients and countrywide epidemic situation was found. Statistical results further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median age from 39 to 50 for first-time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schizophrenia which is unusual. Meanwhile, a slight but not significant change was found in distribution of gender and approximate residence (urban/suburb). Our data supported that COVID-19 outbreak increased risk of schizophrenia in aged adult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fact that COVID-19 is more lethal to elders. We strongly appeal that public healthcare in countries either with or without infected patients should prepare in advance for potential risks in public mental health.

  • Lasso回归:从解释到预测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统计 提交时间: 2020-05-14

    摘要: 传统的最小二乘回归法关注于对当前数据集的准确估计,容易导致模型的过拟合,影响模型结论的可重复性。随着方法学领域的发展,涌现出的新兴统计工具可以弥补传统方法的局限,从过度关注回归系数值的解释转向提升研究结果的预测能力也愈加成为心理学领域重要的发展趋势。Lasso方法通过在模型估计中引入惩罚项的方式,可以获得更高的预测准确度和模型概化能力,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处理过拟合和多重共线性问题,有助于心理学理论的构建和完善。

  • 金庸小说人物的大五人格—基于文心系统的15部金庸小说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02-12

    摘要: [目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全面分析金庸小说人物人格与创作阶段、性别之间的关系。[方法]本文通过创作阶段对金庸15部小说进行划分,采用基于数据挖掘的文学智能分析方法,通过中文心理分析系统对人物对话进行处理,得到人物的大五人格预测分数。[结果] 女性人物的神经质倾向高于男性人物;创作阶段影响小说人物的尽责性、外向性倾向。[局限]仅仅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了分析,没有和金庸本人生平经历和创作时代特点相结合。[结论]本文从心理学人格理论出发探讨金庸小说的人物描写特点,丰富了“金学”的研究成果,为研究金庸的人物刻画风格与偏好提供了新的视角。

  • 神经科学偏见效应:可重复性及其心理机制的探索

    分类: 心理学 >> 法制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1-05

    摘要: 神经科学的发展对其他学科以及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然神经科学方法与行为研究方法都是探索人类心理与行为的有效手段并各有所长,但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却可能引起人们过度的解读和信任。研究者发现,当某一结论使用神经科学结果作为证据时,比使用行为科学结果或者心理生理学指标作为证据时更加让人信服,即使神经科学结果与该结论之间毫无关系,这种现象被称为神经科学偏见(neuroscience bias)。通过系统回顾近年来关于神经科学偏见的研究,我们发现:(1)虽然神经科学偏见存在可重复性的争论,但该效应确实存在;(2)神经科学偏见的产生可能是因为个体倾向于还原论的解释(即使用低层次、简单的机制来解释更高层次上的现象)及心理本质主义的影响(即人们认为心理与行为的本质是神经活动)。神经科学偏见反映了公众对科学结果解读的偏见,未来研究需要探讨这种偏见的心理机制,从而引导科学结果的正确解读和运用。

  • 开放式荟萃分析的规范化报告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统计 提交时间: 2022-07-30

    摘要: 荟萃分析(又称元分析)以量化方式综合实证研究结果,是积累整合证据并推进基础与应用研究的重要工具。在开放式科学这种新型研究实践下,荟萃分析是整合开放数据、进行科学推断的重要手段。但荟萃分析的过程繁复、方法多样,其执行上的严谨性对荟萃分析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其报告的透明性和开放性对其结果的可重复性尤为重要。为了解中文荟萃分析报告规范性的现状,让更多研究者了解荟萃分析报告的规范性与透明性,提升荟萃分析报告的质量,本文以国际学界广泛使用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和开放式科学理念为基础,结合基于效应量的荟萃分析报告特点,拟定出荟萃分析报告的中文版清单,并以心理学中的荟萃分析为例,对近五年国内发表的68篇中文荟萃分析的方法和结果部分进行回顾。基于结果,我们建议荟萃分析报告需要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强其报告的开放性与透明性:文献搜索的时间及限制、研究筛选和数据收集过程的细节、文章筛选的流程图、效应量转换的细节、单个研究偏倚状况的评估等。本文的荟萃分析报告清单为开放式荟萃分析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清单,为未来荟萃分析研究提供参考规范。

  • 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及其研究现状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统计 提交时间: 2018-12-27

    摘要: 在心理学研究中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被广泛用于检验潜变量间的因果效应,其估计方法有频率学方法(如,极大似然估计)和贝叶斯方法两类。近年来由于贝叶斯统计的流行及其在结构方程建模中易于处理小样本、缺失数据及复杂模型等方面的优势,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发展迅速,但其在国内心理学领域的应用不足。本文主要介绍了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基础和优良特性,及几类常用的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现状,旨在为应用研究者介绍新的研究工具。

  • Psychological responses to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outbreak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3-04

    摘要: The novel coronavirus (COVID-19) has infected more than 90,000 people in at least 69 countries by Feb 29, 2020. Medical interest in COVID-19 has been considerable. Mental health issues that coincide with the epidemics are rarely examined. There is a strong need for public health officials to consider how psychological effects vary at each phase of a crisis and how they relate to people to better support them in these shifting states of mind.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temporal relationships among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responses towards COVID-19 and attitudinal responses to crisis management. 846 adults were invited to complete a set of Internet-based questionnaires at two time points with a range of 14 to 18 days’ intervals covered by the ascending phase of the outbreak. At the baseline assessment 788 adults completed the questionnaires. At the Wave 2 survey, 318 adults from Wave 1 were retained. Results from cross-lagged models demonstrated reciprocal negative associations between anxiety and crisis management appraise. In addition, the higher evaluation of crisis management in the initial period of outbreak predicted adoption of preventive behaviors and susceptibility to emotional contagion to a greater extend in a later period. Susceptibility to emotional contagion also positively predicted preventive behaviors taken. Furthermore, multiple group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revealed that evaluation of crisis management is more likely to affect the susceptibility to emotional contagion of people on the frontline of the outbreak (i.e., Wuhan) compared to people living in moderate risk areas (i.e., Outside of Hubei). These data provide experimental evidence regarding mental health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and over the course of a pandemic, which will direct governments and health authorities during disease outbreaks through their attempt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public.

  • 反驳文本对患方信任和道德判断的影响与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9-05

    摘要: 采用反驳文本范式对患方进行知识修正,提升患方对医方的信任和道德判断。预实验编制反驳文本并验证其有效性,实验1验证反驳文本可以显著提高患方的对医信任和道德判断,并发现医疗结果是影响患方信任和对医道德判断的重要因素。实验2和实验3探究了反驳文本有效性的作用机制及适用普遍性,发现不确定性容忍度和宽容度在反驳文本和患方信任及道德判断之间呈链式中介作用,且反驳文本可脱离医学情境提升普遍患方信任。

  • 基于SCM不同热情-能力社会群体刻板印象激活效应的行为模式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6-20

    摘要: 刻板印象激活是社会知觉中的至关重要的认知过程, 以往关于刻板印象激活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某一类或两类社会群体, 导致对于刻板印象激活缺乏整体性的认识。本研究立足于经典的用于分类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CM), 采用启动-靶子一致性判断任务和词汇判断任务, 分别从外显和内隐两个层面对该模型下不同热情-能力的四类社会群体刻板印象激活效应的行为模式进行系统的探讨。结果发现, 无论是外显层面还是内隐层面, 高热情-高能力、高热情-低能力、低热情-高能力三类社会群体均遵循经典的刻板印象激活模式——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更快更准确;而低热情-低能力群体则在外显和內隐加工上均表现出刻板印象激活效应的反转模式——冲突条件下比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更快更准确。本研究拓宽了刻板印象激活的研究视角, 首次发现低热情-低能力群体具有与传统相反的刻板印象激活效应模式, 这一结果为该群体加工的特异性提供了新的证据。未来研究可以从注意和厌恶情绪的角度对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反转模式的加工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 多维范式下神经组织行为学的哲学基础、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2-20

    摘要: 神经组织行为学是指通过探究组织现象背后的生物学运作机理,从神经生理视角发展并重构组织行为学框架的新兴多领域交叉学科。多维范式下的神经组织行为学包括从还原论到涌现论的哲学基础,基于社会情境认知理论、跨层次研究和逆向推理的理论框架,以及神经成像法和ANS测量法并行的研究方法。未来研究应注意神经组织行为学可能给组织理论带来的变革,以及研究方法的未来走向。

  • 半个世纪来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变化——心理学视野下的实证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7-14

    摘要: 半个世纪以来,史无前例的快速社会变迁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有研究探讨了中国人在十多个方面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包括文化价值、人格特征、自我建构、人际信任、幸福感、情绪、动机、关系、心理健康以及其他社会态度和行为等。总体上,这些研究勾画出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心理变化的总体倾向:(1)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个体主义价值和心理行为日益盛行;(2)传统社会所强调的集体主义价值虽日渐衰落,但其部分仍在当代社会主流价值中占有一席之地;(3)多元文化共存将是当下和未来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一些具体的变化还包括:中国人的一般信任在下降、幸福感先下降但近年来有上升的迹象、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上升但是不同社会群体升降不一致、总体的负性情绪在增加、性观念更为开放和包容等。未来的研究应在广度(内容、领域)和深度(原因、机制和过程)上对现有研究进行拓展,努力建构能同时解释社会变迁心理影响一般规律及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变化独特性的理论。

  • 熬夜人群更容易焦虑和抑郁:一项基于微博数据的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提交时间: 2018-03-05

    摘要: [目的] 利用微博大数据探索熬夜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根据微博用户在夜间的活动状态, 把100万活跃用户分为熬夜组和非熬夜组,比较两组用户在所发微博中出现的体现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相关词词频。 [结果]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熬夜组的焦虑相关词词频显著高于非熬夜组,t=36.86,p<0.001;熬夜组的抑郁相关词词频显著高于非熬夜组,t=49.71,p<0.001。 [局限] 词频分析与用心理测量量表测量抑郁和焦虑的情感无法完全等同,基于大数据的词频分析虽然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分析方法,但不能完全替代严格的心理测量。 [结论] 入睡时间过晚会影响睡眠质量;熬夜人群更容易受到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困扰。

  • 道德自我在认知加工中的优势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9-12

    摘要: 道德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在道德方面的评估。作为自我概念的核心部分,道德自我对人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均有重要影响。最近的研究表明,道德自我相比自我的其他方面具有优势,例如自我增强效应(self-enhancement effect)在道德方面比其他方面更强,即人们普遍认为自己在许多方面处于平均水平之上,而在道德方面这种优越感最强。但是,道德自我的优势是否也存在于认知加工中仍是未知的问题。本研究结合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以社会联结学习为研究范式,系统地考查了道德自我在知觉中的加工优势,提出道德自我是指导个体行为的内在参照标准,本论文从行为学(第二~四章)和神经生物学(第五章)水平为这一理论提供实证证据。 首先,通过三个控制研究(第二章:研究1-3),验证了道德品质信息在知觉加工中的优势,同时排除了熟悉性和文字启动等可能的混淆变量,为道德信息能够对知觉起到自上而下的影响提供证据。如果道德自我是个体行为与认知加工的内在参照标准,则研究1-3的结果也受到这一标准的调控。因此,我们预期,当把自我与他人作为外显变量时,道德信息对知觉的调控效应主要反映在道德自我这一条件上。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第三章),研究4比较了道德意义上积极、中性和消极的自我以及他人在知觉匹配中加工的差异,发现道德品质信息对知觉的调节作用主要发生在与自我相关的条件。为进一步将道德信息与自我相关的交互作用,分别将道德(研究5)或者自我(研究6)作为与任务无关的刺激,检验道德与自我对知觉的内隐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道德与自我能够对知觉产生调节作用。为了讨论道德自我在知觉加工优势效应的稳定性,我们采用元分析进一步表明(研究7),道德自我信息相对于其他条件人加工优势在反应时上的效应量大约为Cohen’s d = 0.5左右,表现出中等的效应量。 为了深入理解道德自我的知觉机制,本研究采用模型分析的思路分解认知过程(第四章),使用扩散模型和指数高斯模型对研究4 ~ 6的数据分析,研究8发现道德自我对知觉决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加快道德自我条件下的信息累积速率,而不是改变被试的决策偏见。为考察道德自我的知觉加工中的跨任务稳定性,在研究9结合了知觉匹配任务与知觉分类任务,且在知觉分类任务中设置了多种标准,结果发现,道德自我在不同的任务中均表现出稳定的优势。 论文的第二部分,进一步研究了道德自我的神经机制。一方面,使用大样本的神经成像数据,探索了自我道德评估得分与大脑结构的关系(第五章)。通过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研究10),我们未能发现,道德自我评分与大脑灰质体积之间的相关。为了对参与道德自我任务的脑区进行评估,我们使用神经成像元分析(研究11)比较了道德认知与自我参照的神经成像研究,发现两者共同激活了背内侧前额叶和眶额皮层,为进一步功能成像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本课题使用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从功能、算法和硬件三个层次研究了道德自我概念,将社会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模型结合起来。本研究的一系列实验表明,道德自我在知觉中具有稳定的优势,这种优势表现为积极的道德自我信息在知觉中能够更快地进行信息的累积,其神经基础可能是背内侧前额叶和眶额叶皮层。道德自我在认知加工中的优势,与社会心理学中自我增强的效应一起,共同反应了道德自我概念对于个体的重要性,为今后进一步改变道德行为提供了基础。

  • 空气污染对个体直接和溢出行为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5-07

    摘要: 空气污染对行为影响的研究日渐丰富,且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与环境健康有关的直接行为,二是与之无直接相关的社会行为(溢出行为)。基于此,在回顾空气污染对两种行为影响研究的同时,进一步综述了用于解释直接行为产生机制的计划行为理论和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以及用于解释社会行为机制的焦虑与自我损耗。而更全面的探究现象背后的机制有助于发现更多有效应对空气污染的举措,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更多纵向的研究范式、增加对行为机制的探究,从而改善人们的风险应对行为。

  • 共情心理机制研究:方法与特点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测量 提交时间: 2019-03-26

    摘要: 由于“共情”缺乏统一的操作性定义,研究者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往往根据各自理解在不同的研究层面采用不尽一致的研究方法。近年来,基于问卷、行为范式、生理信号等多个层面的共情研究方法取得了长足进展,为研究共情不同维度的机制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然而,现有共情研究方法各有优劣,且存在可比性问题和生态效度问题。因此,在未来共情研究中,应有效整合多个层面的研究方法,并开发更具生态效度的实验范式。

  • 效应量置信区间的原理及其实现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统计 提交时间: 2019-04-15

    摘要: 在心理学可重复危机的背景之下,报告效应量及其置信区间正逐渐成为主流心理学界所要求的新标准,但是研究者可能对效应量的置信区间缺乏足够的理解。为增强研究者对效应量置信区间的理解及应用,本文介绍了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效应量指标——Cohen's d与η²——的置信区间的基本原理,即,在备择假设(H1)为真时,需要通过迭代估计的方式来估计相应非中心分布的非中心分布参数,从而构建Cohen's d与η²的置信区间。其中Cohen's d对应的是非中心t分布;而η²对应的则是非中心F分布。使用现有的计算机程序,能够对Cohen's d与η²的置信区间进行计算,例如 R与JASP,本文对此进行了分别展示。报告效应量置信区间不仅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进行统计推断,也有利于整个科学界知识的积累,因此本文介绍的方法对研究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与合作交往模式探究: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心理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提交时间: 2018-03-15

    摘要: 理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民心特点,并找到有效的合作交往模式,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实施的重大问题。但是,由于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且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如原苏联影响、欧美国家殖民、宗教传统等)异常复杂,传统的分析方法往往难以奏效。该研究结合文化心理学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利用社交媒体Twitter数据来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自我表征特点(独立性或个人主义),并建立自我表征与社会信任(普遍信任、特殊信任)的预测模型,以探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合作交往的行为模式,即:自我表征是独立,还是互依;人际关系偏好是陌生人之间的普遍信任,还是熟人间的特殊信任。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在自我独立性这一个人主义文化指标上存在较大的变异,且主要受欧美国家殖民历史和当地宗教传统的影响;此外,针对陌生人、外国人的普遍信任与针对家人、熟人的特殊信任,可以通过个人主义指标来预测。总之,“一带一路”沿线的文化是多样的,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产生的海量语料库快速计算其个人主义指标,并以此来建立自我表征与社会信任的预测模型。该研究为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区域的“民心”特点、探索当地合作交往的行为模式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 变量间的网络分析模型及其应用和特点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测量 提交时间: 2019-08-13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变量间的网络分析模型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本文目的在于介绍网 络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常用指标,并进一步介绍此方法在多个领域中的实证研究,旨在推 进研究者对网络分析模型的理解与应用。不同于潜变量模型将潜变量作为观测变量的共 同先导因素, 网络分析模型将观测变量作为初级指标,采用图论的方法建立观测变量之 间的关系网络,故使观测变量之间的联系不再受到潜变量模型的局限。通过变量网络中 基于各个节点特征的指标(如中心性)以及基于整体结构特征的指标(如小世界性),网络 分析为研究各种心理现象提供了新的可视化描述方式和理解视角。 本文详细介绍了此方 法目前在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等领域的应用, 进一步讨论了在未来研 究者可以发展和完善网络分析模型的方向,以使之运用到更多的数据类型和更多的研究 领域。

  • 脱贫内生动力机制的质性探究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0-15

    摘要: 内生动力是世代贫困个体得以脱贫的核心心理资源。当前,对脱贫的内生动力仍然缺乏系统性的解释框架。文章以脱贫的内生动力为切入点,基于内生和外生融合性视角,采用基于深度访谈的扎根理论方法,运用强度抽样的策略,以海南岛某深度贫困村的成功脱贫个体(7人)、世代贫困个体(10人)及扶贫干部(4人)为研究对象,构建出世代贫困家庭的整体内生动力资源枯竭模型。研究表明:1)以消极的价值观、消极的自我观和被动脱贫的行为倾向为主体的“三因素洋葱模型”是世代贫困个体的消极内在驱动力;2)作为社会心理动力的控制感缺失是引致世代贫困个体内生动力匮乏的重要诱因,而贫困个体缺少市场理性及扶贫的运动式治理可能是导致控制感缺失的外部肇因;3)家长亲职能力在家庭内部建设能力培植子代内生动力的过程中起着中间作用,即家庭内部建设能力可促进家长亲职能力的提高,进而激发子代脱贫的内生动力。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