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更倾向于从事冒险或鲁莽行为,并且更容易受到同伴影响。从个人特质和社交互动等多个角度探讨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伴对青少年冒险行为存在助长作用,即当同伴在场时,青少年的行为会更加冒险。同伴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作用机制可以从心理、神经、遗传、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解释:在心理层面,这种影响源于青少年寻求同伴认可和归属感的需要,以及社会学习的作用;在神经机制层面,源于认知控制网络和刺激处理系统的相互作用;在遗传层面,源于特定基因的易感性等;在社会文化层面,同伴影响会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程度与表现上的差异。未来研究应从发展、文化心理、构建复杂模型网络等视角深入探究同伴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 |
当人们与搭档组成社会群体一起协作讨论某些已经发生的事件或经验时,该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关系对协作提取成绩的影响仍不明确。本研究通过两项实验,分别使用语词词单和情景故事作为实验材料,考察成员关系(关系类型和关系时长)对协作提取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记忆的材料为语词词单时,青年陌生组出现了协作抑制;而当记忆的材料为情景故事时,青年夫妻和老年夫妻组均出现了协作促进。此外,老年夫妻在协作提取情景故事的过程中使用的有效交流策略更多,且这些有效交流策略的使用与更高的协作提取成绩有关。该结果支持了具有长时亲密关系的老年夫妻之间“交互记忆系统”对协作促进的关键作用,为理解成员关系对协作提取成绩的影响提供了全面的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