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蔡笑
  • θ频段(4~8 Hz)的活动反映了汉语口语产生中音节信息的加工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大脑的神经振荡往往反映了人类的各种认知活动。语言理解的研究发现大脑θ频段的活动与音节的加工密切相关, 但目前尚未有研究者探究语言产生过程中大脑特定频段活动与音节加工的联系。我们通过EEG时频分析技术, 采用掩蔽启动范式, 考察了23名健康被试在图片命名过程中θ频段的活动与音节加工过程的关系。行为结果发现, 当启动词和目标图名称之间存在音节相关时, 个体的命名反应时快于音节无关的条件, 而音素相关条件的命名反应时慢于音素无关条件。时频结果发现, 在刺激出现后的270~460 ms, 音节相关条件下个体θ频段神经振荡的能量显著低于音节无关条件, 音素相关与音素无关之间无显著差异。综上, 我们认为汉语口语产生中大脑θ频段的活动反映了对音节的加工, 从神经振荡指标上为音节是汉语口语词汇产生中音韵编码的单元提供了证据。

  • theta频段反映了音节编码过程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6-16

    摘要: 大脑的神经振荡往往反映了人类的各种认知活动。语言理解的研究发现大脑θ频段的活动与音节的加工密切相关,但目前尚未有研究者探究语言产生过程中大脑特定频段活动与音节加工的联系。我们通过EEG时频分析技术,采用掩蔽启动范式,考察了23名健康被试在图片命名过程中θ频段的活动与音节加工过程的关系。行为结果发现,当启动词和目标图名称之间存在音节相关时,个体的命名反应时快于音节无关的条件,而音素相关条件的命名反应时慢于音素无关条件。时频结果发现,在刺激出现后的270~460 ms,音节相关条件下个体θ频段神经振荡的能量显著低于音节无关条件,音素相关与音素无关之间无显著差异。综上,我们认为汉语口语产生中大脑θ频段的活动反映了对音节的加工,从神经振荡指标上为音节是汉语口语词汇产生中音韵编码的单元提供了证据。

  • 言语运动系统中前馈和反馈控制整合加工的作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1-02

    摘要: 口语产生的最后阶段是发声运动,该阶段涉及到言语运动系统中前馈和反馈控制的整合加工。其中,前馈控制指个体自上而下地提取并执行产生目标语音的运动指令,而反馈控制指个体根据发声时产生的感觉反馈自下而上地调整言语运动,感觉目标和感觉预期是联系两者的重要枢纽。基于DIVA(directions into velocities of articulators)神经计算模型,从语言习得和语言产生两个阶段,阐述了前馈和反馈控制整合的认知神经机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听觉反馈如何帮助个体在线控制言语运动和更新前馈运动表征,以及ERP研究中P1-N1-P2成分波相应的认知内涵。此外,总结了影响讲话者前馈和反馈控制的各种因素,包括个体差异、训练经历和任务情境等,并提出这一领域应该重点关注的研究问题。

  • 认知还是元认知:口语产生中舌尖效应的心理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8-19

    摘要: 舌尖效应(Tip-of-the-tongue, TOT)在口语产生领域存在认知和元认知两种研究视角。认知视角主要针对口语产生的词汇通达过程,认为信息激活或提取不充分是TOT发生的主要原因。元认知视角则主要关注口语产生的元认知过程,认为个体对目标词提取状态的监测引发了TOT。TOT的元认知过程不仅可以监测目标词的提取状态及词汇通达过程中相关信息的提取,而且可以控制词汇通达过程,使目标词在TOT发生后成功地提取出来。两种研究视角在TOT发生的认知机制、影响因素以及生理基础方面均存在分离。未来研究应该探讨TOT监测和控制口语产生的作用机制和生理基础,关注汉语背景下TOT发生规律及其对口语产生年老化的积极影响。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