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的排列和描述方式会对人们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选择和拒绝反应模式作为描述方式中的特殊变式,其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被研究者低估。靠“选择和拒绝”反应模式达成决策时的差异表现在认知努力、选择注意力、决策标准等五个层面,近30年来逐渐发展出了丰富选项范式、分阶段缩小技术和直接询问法等研究范式,并探索出兼容性假说、承诺假说和强调假说等较为成熟的理论假说,用以阐述选择和拒绝反应模式差异的内在机制。同时,选择和拒绝反应模式已在消费者行为、医疗卫生等领域中发挥出实在的推动作用,未来研究可考虑着眼于选择和拒绝反应模式作为助推手段的应用价值和助推实践。 |
“心理台风眼效应”与“涟漪效应”:不同程度NCP疫情地区民众的风险感知与焦虑特征
温芳芳 Wen, Fangfang; 马书瀚 Ma, Shuhan; 叶含雪 Ye, Hanxue; 齐玥 Qi, Yue; 佐斌 Zuo, Bin
自武汉“封城”后的一个月内,本研究对武汉、湖北其他地区、湖北接壤地区和全国其他省市共计3972名民众进行了“民众自身”和“武汉居民”双视角评估的动态追踪调查。结果表明,研究1基于疫情期民众自身的心理状态存在明显的“涟漪效应”。武汉和湖北重灾区居民对疫情的关心度、风险感知和焦虑均显著高于湖北接壤地区和全国其他省市等相对轻度灾区,且关心度和风险感知在不同灾区的焦虑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研究2基于不同程度疫情地区对“武汉居民”心理状况评估发现,民众对武汉居民在疫情关注时间、焦虑和武汉所需心理咨询师及医生的人数评估均符合“心理台风眼效应”。这些发现一方面为以往研究所发现的灾难关联的“心理台风眼效应”产生的边界条件提供了更丰富的证据,另一方面也为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事件的应急管理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现实心理依据。 |
脱欧过程尚未完成,而英国政府已经为此“后悔”的“脱欧票”付出了高达20亿英镑(Owen & Lloyd, 2018)的代价。在我们实验中,多印刷一个小小的额外选项方框就能轻易动摇、甚至反转了MV的结果。因此,如果英国今年10月19日为计划第二次“脱欧”公投所举行示威游行起作用,我们建议英国政策制定者在设计第二次公投选票之前,应该仔细审视我们的研究结果并听取其他行为科学家有关“加选项”的建议(e.g., Brams, 2016)。特别地,在相左的公众意见势均力敌时(如,2016英国脱欧或现在中国处理垃圾问题),各国政府应慎重考虑举行公投时是否加上一个“几乎不花钱”的小方框——“尚未决定”选项。 |
备择选项可被表征在多维(各维度描述选项的不同属性)空间中,据此,人们或依据“价值最大化”原则(Luce,1959)对备择选项做出选择。然而,现研究假设:在现实生活中,有虚构故事能力的决策者会主动改造表征选项的空间,即会自我生成额外的虚构维度来表征备择选项。我们将决策者在给定维度上给选项赋予的效用(Uv)定义为“价”(v(x)),而将决策者在自我生成的虚构维度上给选项赋予的效用(Uv)定义为“值”(w(xc))。我们的系列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维度上明显具有更大“价”的选项往往不被选中(违背了“价值最大化”原则);而这种偏偏选择“小梨子”(较不值钱的选项)的行为可以被基于“值”的选择模型描述和解释为:人们的决策旨在选择具有较大“值”的选项,而不是具有较大“价”的选项。希望我们的发现不仅能有助于理解这类“多走一步”决策的奥妙,而且还能有助于我们将这种能进一步自我生成虚构维度、继而在虚构维度上对选项赋予延迟的效用(值)、并做出基于“值”选择的能力,视为并证明成能够测量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一书中提出的“虚构故事能力”程度的操作定义。 |
submitted time 2019-03-25 Hits6172, Downloads1443, Commen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