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神经递质在恐惧记忆去稳定和再巩固中的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医学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1-02

    摘要: 记忆存储在神经细胞间突触连接的强度变化之中,而神经递质在调节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表达特定类型神经递质的神经元可以形成特定的神经递质系统,主要有胆碱能、多巴胺能、去甲肾上腺素能、5-羟色胺能和谷氨酸能系统等。多种类型记忆的去稳定(destabilization)过程的研究揭示,乙酰胆碱在包含新异性信息的记忆提取所引发记忆去稳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高强度恐惧记忆之所以会抵抗记忆去稳定和再巩固,是因为在这类恐惧记忆编码过程中,去甲肾上腺素-蓝斑系统的激活导致的。其他的重要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谷氨酸、-氨基丁酸和血清素等,也都在记忆的不同阶段对记忆可塑性产生影响。神经递质在恐惧记忆去稳定和再巩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通常都不是独立产生的,而是交互作用、相互调节的,包括多巴胺-胆碱能交互、5-羟色胺-谷氨酸交互等。分子层面的神经递质的研究可以给恐惧记忆再巩固干预的研究提供很好的思路启示,未来应基于记忆去稳定的分子机制和神经递质的作用,继续探索恐惧记忆去稳定的关键因素和方法,以更好地改进基于记忆再巩固干预的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治疗。

  • 预期错误在恐惧记忆更新中的作用与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医学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1-01

    摘要: 依据错误驱动的学习理论,行为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不匹配即预期错误(Prediction error, PE)是学习产生的驱动因素。作为显著性信息中的一种,预期错误和物理显著性、惊讶、新异性等存在信息加工阶段的不同,与记忆更新的关系也有差异。近年来,记忆再巩固干预范式(reconsolidation interference)被证明可用于人类条件性恐惧记忆的更新,其中记忆提取激活阶段所包含的预期错误起到了引发记忆去稳定、开启记忆再巩固的关键作用。在促进恐惧记忆更新的行为机制上,PE被认为是记忆去稳定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记忆提取必须包含适量的PE,但其引发的是记忆去稳定、消退还是中间状态,还需结合记忆本身性质确定。在促进恐惧记忆更新的神经机制上,杏仁核、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海马均在PE探测和计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前额叶皮层(PFC)及其亚区在PE开启记忆再巩固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上述过程又受到神经系统中特定神经递质的重要调节,尤其是多巴胺能和谷氨酸能。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基于PE计算模型的量化研究,整合PE与其他边界条件的交互作用,考察不同类型显著性在记忆再巩固中的作用等;并亟待使用多学科手段探索PE在恐惧记忆更新中作用的神经与分子机制。同时,需进一步开展PE作用的个体差异研究,促进研究结果向临床应用转化。

  • 交叉重叠类别结构的自主学习优势和集中学习劣势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5-30

    摘要: 本研究采用四类别交叉重叠结构,探索了不同学习方式(集中、交错、随机和自主)对基于规则和信息整合类别学习的影响,通过计算模型的数据分析方法对265名被试的学习策略进行了模型拟合。结果发现,在基于规则和信息整合任务中,自主学习者均能较多地使用最优策略,自主学习的分类正确率均显著高于集中学习的分类正确率。并没有出现前人发现的规则学习的集中学习优势和信息整合学习的交错学习优势。结果表明,自主学习存在学习效率上的优势而集中学习存在劣势,可能是因为交叉重叠类别结构对自主学习的影响相对少于对集中学习的影响。

  • 条件性恐惧记忆消退的提取干预范式及其作用的神经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基于记忆再巩固理论的恐惧记忆提取干预范式被证明可以有效消退恐惧记忆, 能克服传统消退容易复发的缺点。该范式通过单独呈现条件刺激激活原有恐惧记忆, 使记忆重返不稳定状态, 随后在再巩固时间窗内实施干预则能改写原有记忆。目前该范式起作用的神经机制尚不明确, 本文在现有的人类研究和动物研究基础上, 总结了杏仁核、前额叶和海马三个脑区在提取干预过程中的作用, 以及该领域研究的争议点, 为之后的研究提供思路。

  • 探究事件相关脑电/脑磁信号中的神经表征模式:基于分类解码和表征相似性分析的方法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探究不同心智活动下的神经表征差异, 是认知神经科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早期的脑电/脑磁分析方法主要关注组平均后的神经响应水平, 这要求在关注的时间进程上, 各个被试在相同刺激条件下事件相关电位/事件相关磁场的振幅大小和方向、以及地形图分布和极性均要有较高的一致性。近些年来, 研究者们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常用到的两种技术——机器学习中的分类算法(即基于分类的解码)和表征相似性分析——引入到了脑电/脑磁数据分析中。这两种新技术可以克服传统脑电/脑磁数据基于具体电压/磁感应强度波形平均分析的缺点, 具有在个体水平上探究神经表征编码的特点, 为人们探究大脑在不同时间进程上如何对特定的神经表征信息进行动态编码提供了新的思路。两种技术基于不同的方法学原理来抽提个体间一致的脑认知加工机制, 还为脑电/脑磁研究开展跨时域、跨任务、跨模态、跨群体比较不同认知过程中的表征差异提供了更多新颖的途径。我们首先通过与传统的脑电/脑磁分析方法进行比较, 系统性介绍了基于分类的解码和表征相似性分析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之后对两种方法的应用场景进行了梳理, 并在最后对未来可供研究的方向提出了我们的见解。

  • 人际互动中社会学习的计算神经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人类在社会互动中通过他人的行为对他人特质、意图及特定情境下的社会规范进行学习, 是优化决策、维护积极社会互动的重要条件。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通过结合计算模型与神经影像技术对社会学习的认知计算机制及其神经基础进行了深入考察。已有研究发现, 人类的社会学习过程能够较好地被强化学习模型与贝叶斯模型刻画, 主要涉及的认知计算过程包括主观期望、预期误差和不确定性的表征以及信息整合的过程。大脑对这些计算过程的执行主要涉及奖惩加工相关脑区(如腹侧纹状体与腹内侧前额叶)、社会认知加工相关脑区(如背内侧前额叶和颞顶联合区)及认知控制相关脑区(如背外侧前额叶)。需要指出的是, 计算过程与大脑区域之间并不是一一映射的关系, 提示未来研究可借助多变量分析与脑网络分析等技术从系统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考察大尺度脑网络如何执行不同计算过程。此外, 将来研究应注重生态效度, 利用超扫描技术考察真实互动下的社会学习过程, 并更多地关注内隐社会学习的计算与神经机制。

  • 大脑电刺激在听觉语言加工研究中的应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大脑电刺激是历史悠久但近年来才广泛应用在人类被试上的实验技术。通过对颅内刺激位点进行电刺激, 并分析引发的暂时性行为功能变化和记录位点的电位活动, 大脑电刺激技术可以揭示认知加工过程中脑区内的功能作用与脑区间的有效连接。通过对听觉语言加工过程相关的丘脑、听觉皮层、高级语言皮层进行电刺激, 现有研究发现了各个脑区的不同功能特点以及不同脑区间的信息传递机制, 为进一步探索听觉语言加工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 条件性恐惧泛化的性别差异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恐惧的过度泛化是焦虑障碍的核心症状之一, 表现为患者对与原危险刺激极不相似的中性刺激也有着较高强度的恐惧反应。临床上, 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患焦虑障碍, 因而对恐惧泛化进行性别差异研究可以为解释女性有着更高焦虑障碍发病率提供新的角度, 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辨别性条件恐惧范式, 以主观预期值和皮电反应值作为测量指标, 从行为和生理两个层面对条件性恐惧泛化程度和恐惧泛化消退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在恐惧泛化程度上, 未出现显著性别差异。在恐惧泛化消退上, 在主观预期值和皮电反应值两个层面均有着显著性别差异, 具体表现为相较于男性, 女性恐惧泛化的消退更慢, 持续时间更长。研究结果表明, 女性焦虑障碍高发病率的潜在影响因素之一可能在于女性对于恐惧泛化刺激的难以消除。

  • 探究事件相关脑电脑磁信号中的神经表征模式:基于分类解码和表征相似性分析的方法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7-10

    摘要: 探究不同心智活动下的神经表征差异,是认知神经科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早期的脑电/脑磁分析方法主要关注组平均后的神经响应水平,这要求在关注的时间进程上,各个被试在相同刺激条件下事件相关电位/事件相关磁场的振幅大小和方向、以及地形图分布和极性均要有较高的一致性。近些年来,研究者们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常用到的两种技术机器学习中的分类算法(即基于分类的解码)和表征相似性分析引入到了脑电/脑磁数据分析中。这两种新技术可以克服传统脑电/脑磁数据基于具体电压/磁感应强度波形平均分析的缺点,具有在个体水平上探究神经表征编码的特点,为人们探究大脑在不同时间进程上如何对特定的神经表征信息进行动态编码提供了新的思路。两种技术基于不同的方法学原理来抽提个体间一致的脑认知加工机制,还为脑电/脑磁研究开展跨时域、跨任务、跨模态、跨群体比较不同认知过程中的表征差异提供了更多新颖的途径。我们首先通过与传统的脑电/脑磁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系统性介绍了基于分类的解码和表征相似性分析的原理和操作流程,之后对两种方法的应用场景进行了梳理,并在最后对未来可供研究的方向提出了我们的见解。

  • 大脑电刺激在听觉语言加工研究中的应用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5-10

    摘要: 大脑电刺激是历史悠久但近年来才广泛应用在人类被试上的实验技术。通过对颅内刺激位点进行电刺激,并分析引发的暂时性行为功能变化和记录位点的电位活动,大脑电刺激技术可以揭示认知加工过程中脑区内的功能作用与脑区间的有效连接。通过对听觉语言加工过程相关的丘脑、听觉皮层、高级语言皮层进行电刺激,现有研究发现了各个脑区的不同功能特点以及不同脑区间的信息传递机制,为进一步探索听觉语言加工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 预期错误与急性应激对不同强度恐惧记忆提取消退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医学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2-05

    摘要: 在条件性恐惧记忆再巩固模型下,预期错误被证明是引发记忆不稳定的必要条件,但其在不同强度恐惧记忆下的作用尚不明确。对于高强度可能导致的提取无效,缺乏相应的探索以寻找解决办法,而应激(stress)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值得探索。本研究考察人类被试中,预期错误在不同强度恐惧记忆下的作用,以及提取之后施加外源性应激对于消退进程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较弱的恐惧记忆,单个预期错误提取后消退可显著抑制恐惧自发恢复;而对于较强恐惧记忆,单个预期错误不能提取恐惧记忆进入再巩固,已消退的记忆还会复发;且在该种情况下,如果在提取后施加外源性急性应激,会进一步增大恐惧恢复。

  • 预期错误在复合恐惧记忆提取消退中的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04-18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基于记忆再巩固理论的提取消退范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和颇有前景的消除不良记忆的方法。本研究将预期错误(Prediction Error, PE)应用于提取消退范式中, 采用多感官复合刺激模型(声音+图片)作为条件刺激, 以皮电反应作为恐惧反应指标, 考察在提取阶段不同的预期错误设置(无PE、单个负性PE、单个正性PE和多重PE)对条件性恐惧记忆提取消退效果有何差异。结果表明:无PE组和多重PE组出现了恐惧的自发恢复和重建效应, 而负性PE组和正性PE组均没有出现恐惧的自发恢复和重建效应。说明了在对复合恐惧记忆进行提取消退时, 提取阶段适当的PE才能使记忆进入再巩固过程, 随后传统消退达到抑制恐惧返回效果, 提取阶段没有PE或PE量过多都不能达到恐惧消退效果。

  • 预期错误在复合恐惧记忆提取消退中的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03-22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基于记忆再巩固理论的提取消退范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和颇有前景的消除不良记忆的方法。本研究将预期错误(Prediction Error, PE)应用于提取消退范式中, 采用多感官复合刺激模型(声音+图片)作为条件刺激, 以皮电反应作为恐惧反应指标, 考察在提取阶段不同的预期错误设置(无PE、单个负性PE、单个正性PE和多重PE)对条件性恐惧记忆提取消退效果有何差异。结果表明:无PE组和多重PE组出现了恐惧的自发恢复和重建效应, 而负性PE组和正性PE组均没有出现恐惧的自发恢复和重建效应。说明了在对复合恐惧记忆进行提取消退时, 提取阶段适当的PE才能使记忆进入再巩固过程, 随后传统消退达到抑制恐惧返回效果, 提取阶段没有PE或PE量过多都不能达到恐惧消退效果。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