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管理心理学
  • 组织情境下明星员工的近端及远端涟漪效应探究:以社会影响理论为框架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4-15

    摘要: 作为组织中重要的战略人才资本,明星员工虽然占组织总人数的比重很低,但却能做出极为突出的贡献。他们不仅凭借自身持续且不均衡的高绩效、高社会资本和高知名度为组织绩效的提升做出直接贡献,还可通过影响其他同事间接助力组织的价值创造活动,即明星员工的涟漪效应。在系统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以社会影响理论为框架,分别阐述了组织情境下,明星员工如何对团队内非明星员工及团队整体产生近端涟漪效应,以及如何对团队外同事产生远端涟漪效应,并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明星员工人际特征的角度探究了不同涟漪效应的边界条件。具体而言,我们设计了3个研究模块,涵盖4个理论模型。本文构建的理论框架不仅有助于学者们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明星员工如何对组织的价值创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社会影响,还将为中国各类组织的明星员工管理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 穷则思变,富则思安?金钱稀缺与富足感知对个体风险决策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4-07

    摘要: 金钱作为可以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需求的重要资源,与每个人密切相关。认为自己是“穷”还是“富”会对风险决策产生影响吗?目前,从相对层面探究金钱稀缺(富足)感知对风险决策影响的研究非常有限,金钱稀缺(富足)感知影响风险决策的心理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解构金钱稀缺感知与金钱富足感知的生理和心理维度为基础,开发金钱稀缺与金钱富足感知量表,界定金钱稀缺情绪和金钱富足情绪;通过实验室和现场实验、跨时追踪的实证研究和眼动行为实验,揭示金钱稀缺(富足)感知对个体风险决策(风险感知、预期收益、风险选择)的影响;从心理机制层面,构建和阐明不同金钱感知情境下金钱稀缺与富足感知影响风险决策的认知机制(认知偏差、认知反思、执行控制的中介作用)与情绪机制(特定金钱稀缺情绪与金钱富足情绪的中介作用)。

  • 内卷还是躺平?竞争压力如何影响心理补偿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4-02

    摘要: 在竞争压力面前, 人们选择了两种完全相反的策略, 分别是内卷与躺平。为了解释这一看似矛盾的选择, 本研究区分了竞争压力的维度属性, 并基于心理补偿理论, 探讨了个体在面对不同类型的竞争压力时的补偿策略。具体来说, 竞争压力包括竞争结果压力与竞争过程压力两种。其中, 竞争结果压力威胁到人们的自尊, 进而促使其选择流动补偿策略, 形成内卷效应。竞争过程压力则威胁个体的幸福感, 促使其选择逃避补偿策略, 形成躺平效应。研究发现将有效地补充竞争压力、心理补偿、自尊和幸福感领域的文献。

  • 夙敌之争影响决策者创新识别的双刃剑效应及其认知深度和广度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28

    摘要: 面对激烈竞争,决策者能否准确识别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创新方案,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和发展。决策者的创新识别已成为组织创造力和创新研究的重点议题。然而,创新识别的已有研究忽略了决策者之间竞争因素的重要影响,无法全面揭示决策者的认知偏差及导致偏差的内在机制。企业创新过程中,决策者常常与领域接近、实力相当的对手长时间较量,普通竞争演变为夙敌之争。鉴于此,本项目基于夙敌之争的理论视角,探讨决策者间的竞争如何影响双方创新识别的准确性。拟综合采用实验室和现场实验、档案分析等研究手段,设计4个研究探讨夙敌之争对决策者创新识别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揭示认知加工深度和广度路径的中介作用,并在决策者-决策者二元结对水平探寻其边界条件。本研究从夙敌间竞争角度切入,有望更准确地诊断决策者创新识别的偏差以及导致偏差的内在机制,以帮助决策者更好认识和防范偏差。

  • 职场正念的人际影响及作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28

    摘要: 职场正念在人际领域的益处日渐凸显,有必要厘清其在概念发展和人际作用方面的新趋势,为组织塑造积极的职场环境提供启发。研究揭示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职场正念概念发展趋势:结果导向和过程导向,前者关注职场背景下概念与测量的统一趋势以探索有益的结果集合,后者侧重挖掘正念嵌入人际互动的过程机制;职场正念通过四种关联机制对质量和功能相关的人际结果产生影响:(1)在互动中通过开放的注意力捕捉信息以协调相互依赖工作的知识关联;(2)降低与内外部情绪体验相关的自我推断并强化与他人之间归属、支持和关怀的情感关联;(3)在互动中促进资源积累与抑制资源流失的资源关联;(4)导航资源流动方向与影响价值交换意愿的交换关联;资源和交换关联机制可辅助促进知识和情感关联机制。未来需更深入地探讨职场正念在数字化和AI 技术、远程办公及职场多样化、公平与包容性文化和污名化管理等挑战性工作领域的人际作用。

  • 稀缺类型与调节定向匹配对健康行为决策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28

    摘要: 本文以健康信念模型和调节定向匹配理论为基础,通过细分稀缺类型——需求性稀缺和供应性稀缺,并纳入调节定向动机这一个人特质,探讨稀缺类型和调节定向动机的匹配对健康行为决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一调查了全国不同地区HPV疫苗稀缺类型对接种意愿的影响。研究二在实验室情景下考察稀缺类型与调节定向动机的匹配对健身、体检以及疫苗等健康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三在实验室情景下进一步探讨匹配关系的中介机制,并纳入真实健康行为指标验证稀缺类型与调节定向动机的匹配效应。结果发现:调节定向动机与稀缺类型匹配对健康行为有促进作用,促进定向个体在供应性稀缺条件下健康意愿更强,预防定向个体则在需求性稀缺条件下健康意愿更强;价值感知在调节定向动机与稀缺类型匹配对健康行为决策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特质调节定向动机与稀缺类型的匹配对实际健康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该研究将稀缺的相关研究拓展到健康行为领域,为制定与个人特质匹配的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研究基础。

  • 团队时间领导的概念内涵及其对团队和个体效能的影响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24

    摘要: 时间是组织中最为重要的无形资源。团队时间领导作为提升组织内部时间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深受关注。基于已有的研究发现,团队时间领导的概念内涵仍存在一定分歧、对团队和个体效能的作用机制探讨尤显不足。因此,本研究将紧密围绕“时间”这一内核,在明晰团队时间领导的概念内涵、开发本土化测量工具的基础上展开系列研究,探讨团队时间领导对团队和个体效能的多层次作用机制。该研究不仅能够对团队时间领导的理论发展做出显著贡献,也对团队及组织的时间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 见字如面:虚拟沟通风格对领导力涌现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2-20

    摘要: 随着企业运营数智化和管理平台化,员工涌现的领导力逐渐成为支撑组织的关键力量。因此,线上工作情境中领导力涌现机制成为当前亟待探明的问题。领导力涌现的研究目前主要在传统情境中进行探讨。然而,线上情境与传统情境存在显著差异,互动沟通方式大相径庭。本研究因此从虚拟沟通风格的视角分析线上工作团队中的领导力涌现机制。本研究首先采用扎根理论的方式探索虚拟沟通中具有领导力内涵的特征,基于沟通风格的结构理论将这些特征区分为虚拟沟通的身份特征、渠道特征和互动特征。然后,本文基于领导者身份构建理论分析身份系统特征、采用以模式为导向的方法探讨渠道特征、从社会网络视角刻画互动特征,研究这些特征在线上工作团队中影响领导力涌现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拓展了领导力涌现的理论内涵,并为企业如何善用数字媒介进行有效管理沟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不同道德情境下叠音品牌名称对消费者道德反应的影响——心智知觉理论的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分类: 管理学 >> 企业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2-02

    摘要: 品牌名称是建立品牌-消费者关系的重要连接点,是品牌资产的构成要素。品牌语言学的研究发现,品牌名称的语音特征会影响消费者的认知、情绪与行为,但鲜有研究考察语音特征对消费者的道德反应的影响及其路径。本研究基于心智知觉理论,探究了品牌分别作为道德主体和道德受害者两种不同的角色时,叠音品牌名称影响消费者道德反应的非对称性路径。具体而言:品牌作为道德主体违规的情境下,相较于非叠音,叠音品牌名称能通过降低消费者感知的品牌心智的思考维度(而非感受维度),来缓解消费者对品牌的消极道德反应(愤怒、厌恶、谴责、惩罚行为意图);而当品牌作为道德受害者受害的情境下,叠音品牌名称则通过提升消费者感知的品牌心智的感受维度(而非思考维度),来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积极道德反应(同情、怜悯、遗憾、购买支持行为意图)。本研究通过7个实验证明了假设,从理论上创新性地探索了语音特征与道德反应的因果关系,揭示了品牌心智的两个维度作为不对称中介存在的机制,为实践中品牌道德事件公关和公益营销传播工作提供了借鉴。

  • 区分还是融合?虚拟化团队工作模式下的员工工作-家庭平衡策略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分类: 管理学 >> 企业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1-24

    摘要: 虚拟化团队工作模式成为当前企业运作的一个发展趋势,产生了无边界的工作特征,工作和家庭领域高度重叠,改变了以往工作和家庭可区分的研究和实践前提。为此,学者开始提倡顺应无边界的发展趋势,促进工作和家庭融合。然而,基于这一管理思路的企业实践却导致了一系列负面效果。这让我们不禁重新思考:在虚拟化团队工作模式发展趋势下,我们更适合采用以往的工作-家庭区分思路,还是当前的工作-家庭融合思路,抑或是其他新的管理思路?为解决这一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社会认同理论弥补资源保存理论在解释力上的不足,探讨团队虚拟性如何影响员工的工作-家庭整合行为,采用怎样的管理思路进行有效的干预以达到工作和家庭和谐发展的效果。本研究为数智化变革下的工作-家庭平衡研究构建了新的理论框架,推动该领域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有助于指导企业从新的管理思路促进工作和家庭和谐发展。

  • 委以重任还是排斥打压?明星员工与团队领导的人际互动后果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1-13

    摘要: 通过整合社会相互依赖理论及支配补偿理论,文章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间接效应模型,以阐释明星员工与团队领导的人际互动后果。通过开展1项情境实验和1项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揭示:(1)下属明星员工身份通过增强团队领导对下属的信任促进领导授权行为,抑制领导排斥行为;下属明星员工身份通过增强领导地位威胁感知促进领导排斥行为;(2)下属的支配性强化了其明星员工身份与团队领导地位威胁感知之间的正向关系,并进一步促进了领导排斥行为。研究结果不仅验证了明星员工与团队领导人际互动的双刃剑效应及其边界条件,启发人们进一步思考如何构建有利于发挥明星员工价值的工作情境,还丰富了领导授权与排斥行为的前因研究。

  • 损失情境下创业者资源保存启发式与资源演化机理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1-08

    摘要: 近年来,如何塑造资源演化路径以实现新创企业稳步发展成为实践界与理论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现有研究多强调组织和环境的作用而缺乏对于资源演化有重要价值的创业者认知的考虑;多聚焦于资源约束情境却忽视了企业承担的巨大资源损失压力。本研究以资源演化及创业者认知既有研究为基础,对损失情境下新创企业资源演化的核心要素、演化路径、效果评价等议题展开深入探索。具体而言,归纳损失情境下资源演化行为的内涵和维度;识别创业者资源保存启发式驱动损失情境下资源演化的主要路径;挖掘不同类型机会开发下的资源演化过程,明确机会开发在资源演化过程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考察资源演化效果的环境及认知整合模型。研究结果对应对损失困境、提高企业资源演化的能力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为家所困还是弥补缺憾?负面家庭事件对有效领导行为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22

    摘要: 现有文献对负面家庭事件在个体内层次如何跨领域影响有效领导行为存在为家所困和弥补缺憾两种不一致的观点。本文引入跨领域领导身份认同理论,通过两个经验取样法研究发现:在个体内层次,领导者经历的负面家庭事件一方面会产生为家所困效应,通过自我耗竭降低领导身份认同和有效领导行为;另一方面也会产生弥补缺憾效应,通过弥补提高领导身份认同和有效领导行为。当领导者具有高外向性人格时,在个体内层次,领导者经历的负面家庭事件会提高领导身份认同,促进有效领导行为。当领导者具有低外向性人格时,在个体内层次,领导者经历的负面家庭事件会降低领导身份认同,减少有效领导行为。研究加深了对负面家庭事件如何影响有效领导行为的理解,丰富了对外向性人格在领导力中作用的认识,并拓展了领导身份认同的前因研究。

  • 管理心理研究中情景实验材料的使用现状与设计策略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分类: 管理学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提交时间: 2023-12-01

    摘要: 虽然情景实验是管理心理领域兼具内部效度和生态效度的一种研究设计,但仍缺少详细、规范的情景实验材料设计指南。基于此,本研究在介绍了情景实验内涵、类别、与情境启动法区别的基础上,编码分析了20本国内外管理心理领域期刊近五年的93项情景实验,从设计前、中、后三个阶段开发了情景实验材料的设计策略。其中,设计前阶段侧重能否采用情景实验;设计阶段侧重如何形成实验材料初稿,依次为确定情景数量、初步设计情景、选择情景媒介、规范情景材料和营造真实情景五个子阶段。设计后阶段侧重评价材料是否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若未通过检验或存在扩展材料的需求,研究者应返回设计阶段不断修改或改写,直至使其符合标准。未来研究可以重视理论选择并借助关键事件技术、信息技术及可迭代的决策情景提升情景材料适切性、丰富性和真实性。

  • 团队反思训练对团队双元发展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1-20

    摘要: 本文基于差异化整合化框架,探讨团队反思训练对团队双元增长的影响(研究1)以及元知识共享与观点采择的中介作用(研究2)。本研究通过对360名新大学生组成的90个课程团队、进行为期3个月(研究1)和656名员工组成的74个创新团队、进行为期1年的追踪调查(研究2),分别构建潜变量增长模型和潜在差分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团队反思训练正向影响团队双元增长趋势;(2)元知识共享与观点采择中介了团队反思训练对团队双元增长趋势的正向影响,即当团队接受反思训练后,团队元知识共享与观点采择水平提高,进而使团队双元水平上升。研究支持团队反思在促进团队适应能力、提高双元水平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其内在机制。同时,研究对揭示团队双元的动态性与提升复杂性具有积极作用。

  • 与AI“共舞”:系统化视角下的AI—员工协作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5

    摘要: AI员工协作是一个以高效完成任务为目标,由AI人组织构成的交互系统。促进AI员工协作对于推动AI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以及员工在数字化时代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至关重要。AI与员工的交互关系错综复杂,现有研究呈现碎片化特点,缺乏对AI员工协作的整体认识。因此,有必要在厘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AI员工协作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地梳理。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系统性回顾,厘清了AI和AI员工协作的内涵,梳理了AI员工协作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了构成要素的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基于系统化的视角构建了一个研究框架。最后,基于AI员工协作的研究框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 员工主动行为对同事关系的双刃剑效应: 员工热情特质的调节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1

    摘要: 本研究基于趋近-回避系统理论和刻板印象特质相关文献, 探讨了员工主动行为对同事的人际收益和代价, 以及驱动不同结果生效的边界条件和传导机制。本研究相继通过对三阶段、多来源轮询设计问卷调研(研究1)和情境实验(研究2)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当员工热情特质处于高水平时, 其主动行为会激发同事关系能量, 进而驱动同事采取人际促进行为; 而当员工热情特质处于低水平时, 其主动行为会诱发同事人际反感, 从而致使同事采取人际孤立行为。

  • 被妒忌的矛盾反应:基于能动与共生的自我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04

    摘要: 组织中的明星员工常因其卓越表现而成为他人妒忌的对象。被妒忌既可能会引发员工的积极体验,也可能会引发消极体验,进而对工作绩效、人际行为产生不一致的影响。现有研究对于这些不一致的发现缺乏深入细致、系统全面的梳理与解释。基于能动与共生的双重视角模型,探讨被妒忌对个体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及自我调控的不同影响,并着眼于能动与共生对个体而言的相对重要性梳理相关的边界条件,以期增进对被妒忌效应的系统理解,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同时启示组织对明星员工被妒忌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 建言导向人力资源实践促进员工持续建言行为的动态作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7-17

    摘要: 在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 组织的长治久安迫切需要员工持续反馈有关市场和业务一线的关键信息和有效方案, 员工建言献策的持续性愈发重要。既有文献大多关注如何激发员工建言, 却对如何激发员工持续建言的认识不足。本研究基于现象驱动, 先对本土业界卓有成效的建言实践进行总结, 探究建言导向人力资源实践的概念内涵及内容结构; 再以行动者视角下员工后续建言行为的初始诱发和后续反思两阶段模型为基础, 进一步探究建言导向人力资源实践在两个不同阶段的差异化调节作用; 最后运用案例研究法, 揭示建言导向人力资源实践促进员工持续建言的多阶段动态演化过程。研究结论有望增进对员工持续建言前因机制的理解, 并为本土企业建言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 社会网络视角下团队领导齐美尔网络中介对团队合作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7-12

    摘要: 团队内子群体可能引发分化、冲突,甚至导致团队分崩离析。以往研究忽视了团队领导这一关键个体,未能充分揭示其在子群体间的直接协调过程,更缺乏对领导-子群体-团队三方关系的深度解析。鉴于此,本文拟基于社会网络视角,引入团队领导齐美尔网络中介这一概念(即团队领导作为两个或多个子群体之间的中介人),探讨团队领导对子群体冲突的调和从而实现团队合作的过程机制。本文扩展了子群体领域研究,也为提升团队管理及团队领导效能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