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
  • 执行控制的双语优势效应及其调节变量: 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1-03

    摘要: 双语经验所带来的执行控制优势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然而对于双语优势效应的理论解释和具体表现则莫衷一是。为进一步明确执行控制双语优势效应的内在机制,当前研究区分了干扰抑制和反应抑制,并纳入年龄和语系类型等调节变量,最终通过对102篇文献进行元分析发现,执行控制整体的双语优势边缘显著(g = 0.11),但在控制发表偏差之后双语优势消失。其中,干扰抑制成分的双语优势边缘显著(g = 0.08);控制发表偏差后反应抑制成分的双语优势消失;认知灵活性成分的双语优势受到被试年龄和出版年份的调节。研究结果启示未来研究可更多关注干扰抑制和反应抑制在双语优势效应上的差异及其内在机制,以及双语者年龄和第二语言与母语间的语言距离对于执行控制双语优势的影响。

  • 动词隐喻的加工机制及整合时程—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5-06

    摘要: 动词隐喻的加工是完全基于感知运动模拟还是会涉及抽象语义加工系统的参与,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一直处于争论中。研究通过2个实验,考察汉语动词隐喻的加工机制及整合时程。实验1在短语水平上考察动词隐喻理解的加工,发现在动词隐喻短语启动下,被试对抽象动词的真假词判断反应更快,表明动词隐喻的抽象表征可以促进隐喻义的加工。实验2采用ERP技术,从句子水平上考察动词隐喻句阅读理解句子隐喻义建构的时间进程及神经机制。结果发现:谓语(动词)阶段,动-宾动词隐喻句诱发的N400效应与字面-具体句更为接近,主-谓动词隐喻句诱发的P600/LPC效应与字面-抽象句更为接近,主-谓动词隐喻句比动-宾动词隐喻句诱发更正的P600/LPC;宾语阶段,主-谓动词隐喻句和动-宾动词隐喻句诱发的P600/LPC平均波幅差异不显著,但均比字面句-具体句和字面-抽象句诱发的P600/LPC波幅更大。整个研究表明,动词隐喻语义的加工机制是结合了字面-具体语义和字面-抽象语义的神经模式,并且动词隐喻义是随着语义的展开即时整合的。

  • 眼动记录法在序列学习研究中的应用

    分类: 心理学 >> 实验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12-23

    摘要: 传统的序列学习研究,采用按键作为反应方式,一方面容易混淆几种不同类型的序列学习;另一方面不适用于儿童和病人等人群。眼动记录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为序列学习提供预期眼跳率、眼跳反应时、预期指数和眨眼频率眼动指标。目前眼动记录法广泛应用于序列学习表征、序列学习与注意关系以及序列学习的发展与临床等研究领域,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新的眼动指标,将眼动记录法更广泛应用于内隐学习研究中。

  • 气温与气温变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5-03

    摘要: 气温与气温变化对心理健康的威胁和影响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气温及气温变化对情绪体验、抑郁症等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物质滥用与依赖、自杀意念与行为等心理健康指标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气象情绪效应、棕色脂肪组织理论和血清素理论从生理角度解释气温影响心理健康的机制,健康保持行为理论则从行为角度解释气温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工人是高温与高温压力的易感人群。气温变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还存在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差异。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区分不同的气温指标,增加对低温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关注,控制其它因素对气温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干扰,并揭示群体间差异。

  • 道德情绪在道德隐喻映射中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3-11

    摘要: 道德隐喻的加工,实质上是从始源域的身体感知觉经验映射到目标域,表征抽象道德概念的过程。新近研究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揭示道德隐喻加工的神经机制,进而探讨情绪因素在道德隐喻映射中的作用。道德隐喻映射机制是在具体道德情境中身体感知经验与情绪体验、认知加工相互作用的结果。未来研究应拓展道德隐喻映射的维度和方向,在社会交互环境中丰富和完善研究范式,提高生态效度和跨文化效度。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