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傅世敏
  • 视觉意识是离散还是连续模式?基于注意瞬脱的整合性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01

    摘要: 视觉意识是离散还是连续模式?注意抑制角度下的注意瞬脱范式是回答这一问题的重要工具。注意瞬脱范式指在固定的空间位置中快速连续地呈现多个刺激(约每秒10个),被试需要在若干分心物中报告一个或多个目标。该范式能够通过控制滞后时间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有效地削弱意识,既规避了被试在主观判断中易混淆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外源性注意导致的误差。基于整合理论观点论证注意瞬脱下两种模式的共存,为这一问题的不同观点提供相容的理论框架,并有助于进一步探究测量方式、刺激材料、被试反应方式、加工水平和注意负载等因素影响视觉意识模式的原因。未来研究可以根据上述因素对实验方法和操作进行优化,从而基于注意瞬脱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实证探究。

  • 客体信息在视觉工作记忆编码和维持阶段的不同注意选择模式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4-12

    摘要: 视觉工作记忆不同加工阶段(编码、维持)对多特征客体信息的注意选择模式是否相同目前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变化觉察范式,引入前注意线索和后注意线索,分别探测在视觉工作记忆编码和维持两个阶段中的注意选择模式。三个实验结果显示,在前注意线索试次中,被试对任务相关特征变化的觉察显著受到任务无关特征变化的干扰,表现为任务无关特征变化条件相比于不变条件的反应更慢,报告标准更低;且该干扰效应并不受记忆负荷的影响。而在后注意线索试次中,仅在低记忆负荷条件下(实验1a/1b)存在干扰效应,当记忆负荷增大后(实验2/3)干扰效应消失。结果表明,在视觉工作记忆编码阶段,客体中任务相关与无关特征均被编码进视觉工作记忆并相互竞争注意资源;而在维持阶段,任务无关特征仅在低记忆负荷条件下得到加工。结果揭示,在编码阶段的注意选择模式是基于客体的;而维持阶段的注意选择模式是基于特征的,且受到记忆负荷的调控。

  • 研究争论:空间注意是否调制C1成分?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视觉注意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中, 对源于V1的C1成分是否受空间注意调制存在争议。多数派观点认为C1不受空间注意直接调制, 但存在对V1的延迟反馈调节; 少数派观点则认为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 空间注意可以在视觉信息加工的早期前馈加工阶段直接调制C1成分。近期双方就此问题展开了讨论。本综述中, 我们首先概述了双方基本观点和实验证据。其次, 简要概括了C1注意效应的多个影响因素。再次, 就近期关于C1注意效应的可重复性、注意负载与知觉负载对诱发C1注意效应的作用、极性翻转与源于V1的关系这三方面的争论进行了述评。最后, 针对该研究争论我们提出了两个原创性观点:其一, 需以开放而又谨慎的态度对待C1注意效应; 其二, 有些方法和技巧可能有助于观察到潜在的C1注意效应。综上, 多数派观点已得到大量实验证据支持, 而少数派观点尚需提供更加决定性的实验证据; 该项争论还将继续。

  • 孤独症谱系障碍者视觉定向与视觉搜索的特点及神经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定向网络是注意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视觉定向与视觉搜索两大任务。对于这两大注意任务, 正常个体在神经机制上存在较大的重叠, 然而, 孤独症个体却表现出截然相反的行为证据。研究者从非社会信息的注意视角发现, 一般而言, 在视觉定向上, 孤独症个体注意转移不存在缺陷, 而注意脱离存在困难, 但该结论仍有争议; 在视觉搜索上, 孤独症个体存在视觉搜索优势, 但该优势发生的阶段及原因仍需进一步探究。未来研究应进一步考察孤独症个体在视觉定向任务中左右视野的不对称性、视觉搜索优势的内在机制及两大注意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

  • 物体表征强度对基于动态物体的注意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基于物体的注意已得到许多静态物体实验的证实, 然而, 对注意分配如何受动态物体影响的研究较少, 存在提示物体假设和动态更新假设两种观点。提示物体假设认为基于物体的注意由最初的物体决定, 而动态更新假设则认为由变化之后的物体决定。动态物体的注意研究还发现了即时物体效应, 即注意基于新物体进行。对于物体变化时注意究竟基于旧物体还是新物体, 新旧物体的相对物体表征强度在其中起决定作用; 当提示物体表征较强时表现为提示物体(即旧物体)决定注意分配, 而当即时物体表征较强时表现为即时物体(即新物体)决定注意分配。相对物体表征强度的概念对理解物体动态变化情况下基于物体的注意的分配以及解决相关理论之冲突可能有重要作用。

  • 数字空间联结的灵活性及其内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数字空间联结一直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探索数字空间联结的一个重要指标为空间-数字反应联合编码(spatial-numerical association of response codes, SNARC)效应(左/右手对小/大数反应更快更准确)。以往研究已验证SNARC效应的普遍性及其在方向上的灵活性, 并提出多种理论解释。此外, SNARC效应在加工阶段上也具有灵活性, 其原因可能有:(1)加因素法则的理解偏差; (2)观察的角度单一; (3)观察效标的差异; (4)使用任务的差异。结合以上因素, 提出双阶段(数量信息的空间表征、空间表征到反应选择)加工模型, 不同的操控因素分别作用于两个阶段可能是引起SNARC效应灵活变化的核心原因。未来研究可从对比任务差异、引入不同干扰因素等方面进一步验证双阶段加工模型, 并结合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揭示数字空间联结灵活性的内在神经机制。

  • EMMN受偏差-标准刺激对类型和情绪类型影响: 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自动探测面孔情绪的变化对个体生存是十分重要的。许多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的研究表明情绪失匹配负波(EMMN)可以作为检测面孔情绪自动加工的指标。前人的研究表明偏差-标准刺激对(不同/相同)和情绪类型(消极/积极)影响了EMMN效应, 但是结论存在争议。本研究对35项以EMMN为指标的研究(共721名被试)进行元分析, 结果表明: (1)在早期(0~200 ms)和晚期(200~400 ms)都发现了显著的EMMN效应, 偶然呈现的情绪性面孔在两个时间窗内诱发更负的ERP, 表明EMMN反映了面孔情绪相关的早期和晚期ERP成分的概率效应; (2)偏差-标准刺激对类型影响了早期而不是晚期EMMN效应: 在早期区间内, 不同的偏差-标准刺激对诱发了更大的EMMN; (3)在相同偏差-标准刺激对的研究中, 等概率和非等概率的EMMN效应在两个时间窗内都没有显著差异; (4)早期和晚期EMMN都具有消极偏向, 即, 消极情绪诱发的EMMN显著大于积极情绪诱发的EMMN。这些结果表明, EMMN效应受到偏差-标准刺激对和情绪类型等实验变量的影响。

  • 无意识信息的刺激表征及其时间特性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无意识信息是否存在刺激表征有待解决。实验采用字母Flanker任务, 通过目标和flanker在刺激水平和反应水平上的冲突效应, 重点考察阈下flanker在刺激水平的表征。在相同的实验设计下, flanker可觉察时(实验1A), 观察到经典的刺激冲突效应和反应冲突效应; 而flanker无意识时(实验1B), 重复了反应冲突效应, 却观察到刺激冲突效应发生反转, 提示了无意识信息的反应加工及刺激加工。实验2采用符号材料促使刺激−反应的自动联结, 减少刺激−反应规则的难度, 结果重复了实验1B的发现——无意识信息引起反转的刺激冲突。刺激冲突下反转效应的一致结果表明无意识信息的刺激表征影响了认知加工。实验3考察这种影响在时间进程上的特点。无意识刺激表征的影响随反应时变化:在快速反应中观察到刺激冲突效应, 之后该效应发生反转且反转量随反应时增加而增大。相反, 无意识反应表征的影响在不同反应时下保持稳定。以上结果提供了无意识信息存在刺激表征的行为学证据并揭示了其时间特性, 提供了无意识领域中不一致研究结果的整合思路。

  • 预期对注意的影响受制于被预期主体是目标还是分心物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以往研究表明, 预期机制和注意机制都能促进感知行为, 但两者以何种方式共同作用于感知行为仍然存在争议, 特别是, 对于预期主体在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空间提示以及视觉搜索相结合的范式, 通过4个实验, 考察了当被试对目标进行预期以及对分心物进行预期时, 空间预期对空间注意效应的不同影响。结果显示:(1)当目标为预期主体时, 预期对注意效应具有调节作用; (2)当分心物为预期主体时, 预期与注意的作用独立; (3)当目标为预期主体时, 通过刺激数增加而导致的任务难度变化不影响预期和注意之间的关系。这表明, 空间预期是否影响空间注意效应受制于预期主体——当预期主体为目标时, 预期和注意两者交互式地影响感知行为; 当预期主体为分心物时, 预期和注意独立地影响感知行为; 而且, 预期和注意之间的关系不受任务难度影响。

  • 情绪面孔的意识神经相关物及其无意识自动加工: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意识的神经相关物尚有争议, 且个体能否无意识自动检测视觉环境变化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非注意视盲范式操控视觉意识, 并引入具有社会信息的情绪面孔, 探讨意识的神经相关物以及视觉意识与自动检测变化机制的关系。在A阶段, 部分被试对任务无关的情绪面孔处于无意识水平; 在B阶段, 所有被试对任务无关的情绪面孔处于意识水平; 在C阶段, 所有被试对任务相关的情绪面孔处于意识水平。结果显示, 任务无关的情绪面孔的意识过程诱发视觉意识负波(visual awareness negativity, VAN)、晚期正成分(late positivity, LP)和晚期枕区正成分(late occipital positivity, LOP)。此外, 无意识的情绪面孔能诱发视觉失匹配负波(visual mismatch negativity, vMMN), 且其幅值不受意识影响, 但是受任务相关性调制。这些结果提示对情绪面孔的视觉意识在不同的时间进程上有不同的ERP指标——VAN反映早期知觉经验, 而LP和LOP反映晚期意识过程, 而且面孔情绪信息的自动加工独立于视觉意识, 但是受视觉注意调制。

  • 物体表征强度对基于动态物体的注意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0-26

    摘要: 基于物体的注意已得到许多静态物体实验的证实,然而,对注意分配如何受动态物体影响的研究较少,存在提示物体假设和动态更新假设两种观点。提示物体假设认为基于物体的注意由最初的物体决定,而动态更新假设则认为由变化之后的物体决定。动态物体的注意研究还发现了即时物体效应,即注意基于新物体进行。对于物体变化时注意究竟基于旧物体还是新物体,新旧物体的相对物体表征强度在其中起决定作用;当提示物体表征较强时表现为提示物体(即旧物体)决定注意分配,而当即时物体表征较强时表现为即时物体(即新物体)决定注意分配。相对物体表征强度的概念对理解物体动态变化情况下基于物体的注意的分配以及解决相关理论之冲突可能有重要作用。

  • 数字空间联结的动态性及其内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7-27

    摘要: 数字空间联结一直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探索数字空间联结的一个重要指标为空间-数字反应联合编码(spatial-numerical association of response codes,SNARC)效应(左/右手对小/大数反应更快更准确)。以往研究已验证SNARC效应的普遍性及其在方向上的灵活性,并提出多种理论解释。此外,SNARC效应在加工阶段上也具有灵活性,其原因可能有:(1)加因素法则的理解偏差、(2)观察的角度单一、(3)观察效标的差异、(4)使用任务的差异。结合以上因素,提出双阶段(数量信息的空间表征、空间表征到反应选择)加工模型,不同的操控因素分别作用于两个阶段可能是引起SNARC效应灵活变化的核心原因。未来研究可从对比任务差异、引入不同干扰因素等方面进一步验证双阶段加工模型,并结合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揭示数字空间联结灵活性的内在神经机制。

  • EMMN受偏差-标准刺激对和情绪类型的影响: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2-18

    摘要: 自动探测面孔情绪的变化对个体生存是十分重要的。许多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的研究表明情绪失匹配负波(EMMN)可以作为检测面孔情绪自动加工的指标。前人的研究表明偏差-标准刺激对(不同/相同)和情绪类型(消极/积极)影响了EMMN效应,但是结论存在争议。本研究对36项以EMMN为指标的研究(共733名被试)进行元分析。结果表明:(1)在早期(0 - 200ms)和晚期(200 - 400ms)都发现了显著的EMMN效应,偶然呈现的情绪性面孔在两个时间窗内诱发更负的ERP,表明EMMN反映了面孔情绪相关的早期和晚期ERP成分的概率效应;(2)偏差-标准刺激对类型调节了早期而不是晚期EMMN效应:在早期区间内,不同的偏差-标准刺激对诱发了更大的EMMN;(3)在相同偏差-标准刺激对的研究中,等概率和非等概率的EMMN效应在两个时间窗内都没有显著差异;(4)早期和晚期EMMN都具有消极偏向,即,消极情绪诱发的EMMN显著大于积极情绪诱发的EMMN。这些结果表明,EMMN效应受到偏差-标准刺激对和情绪类型等实验变量的影响。

  • 自闭症谱系障碍者视觉定向与视觉搜索的特点及神经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9-12

    摘要: 定向网络是注意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视觉定向与视觉搜索两大任务。对于这两大注意任务,正常个体在神经机制上存在较大的重叠,然而,自闭症个体却表现出截然相反的行为证据。研究者从非社会信息的注意视角发现,一般而言,在视觉定向上,自闭症个体注意转移不存在缺陷,而注意脱离存在困难,但该结论仍有争议;在视觉搜索上,自闭症个体存在视觉搜索优势,但该优势发生的阶段及原因仍需进一步探究。未来研究应进一步考察自闭症个体在视觉定向任务中左右视野的不对称性、视觉搜索优势的内在机制及两大注意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