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home > Browse

Institution

1. chinaXiv:202303.00203 [pdf]

日间光暴露对睡眠的优化效果及作用机制

何美亨; 汝涛涛; 李乐; 李丝雨; 张辰泽; 周国富
Subjects: Psychology >> Applied Psychology

光照作为最重要的授时因子,对机体的昼夜节律与睡眠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已有研究发现日间更多的光照暴露,特别是晨间高强度光照会显著促进个体的夜间睡眠,但这一优化效果会受到光照参数和个体特征等的调节。日间光照可以通过前置或延迟机体的生物节律进而对睡眠产生间接影响;而日光暴露是否会通过调节睡眠内稳态压力直接影响睡眠尚不明晰。未来研究可探究日光水平与时间对睡眠的交互影响,面向特定人群如长期室内办公者、轮班工作人员或睡眠障碍群体构建健康人因照明模式。

submitted time 2023-03-23 Hits93Downloads22 Comment 0

2. chinaXiv:202303.00194 [pdf]

视觉意识是离散还是连续模式?来自注意瞬脱的整合性证据

刘一鸣; 罗浩诚; 傅世敏
Subjects: Psychology >> Cognitive Psychology

视觉意识模式的相关问题一直以来为研究者所关注。视觉意识到底是离散的、全或无模式的,还是连续的、具有分级状态的?两种视觉意识模式的存在已从知觉抑制的角度得到检验,然而其在注意抑制角度的证据尚不充分。因此本文聚焦注意抑制下的注意瞬脱范式,基于整合理论观点论证了注意抑制下两种模式的共存,并论述测量方式、刺激材料的性质、被试的反应方式、加工水平和注意负载等因素影响视觉意识模式的原因。此外,本文根据前人研究中存在的测量结果不纯粹、概念界定不清晰等问题,进一步对后续研究提供具体实验操作方面的展望和建议。

submitted time 2023-03-19 Hits176Downloads46 Comment 0

3. chinaXiv:202303.00184 [pdf]

测试的两面性:中期测试对错误信息效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何宁; 李梦; 康彬; 王梦云; 岳云帆
Subjects: Psychology >> Social Psychology
Subjects: Psychology >> Cognitive Psychology

中期测试对错误信息效应的影响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中,提取加强暗示感受性(retrieval enhanced suggestibility, RES)是指接受中期测试的被试在最终记忆测试中的正确率较低,且更可能报告错误信息;测试的保护作用(protective effect of testing, PET)则是指中期测试削弱了错误信息效应,并改善了被试的记忆表现。对现有研究的系统回顾表明:首先,这两种现象可分别采用记忆再巩固理论、注意捕捉假说、提取流畅性假说(RES)以及记忆强度理论、提取努力理论、差异检测理论(PET)等进行解释。相关理论在作用阶段和解释角度两方面存在不同,并被整合在一个新的理论模型中。其次,RES和PET的分离存在一些潜在的影响因素,包括原始信息材料、中期测试类型以及错误信息特点等。最后,未来研究可从模型验证和研究拓展两方面继续探索。

submitted time 2023-03-18 Hits175Downloads55 Comment 0

4. chinaXiv:202303.00181 [pdf]

基于无损脑刺激的情绪调节干预

周士人; 仇秀芙; 何振宏; 张丹丹
Subjects: Psychology >> Cognitive Psychology
Subjects: Psychology >> Applied Psychology

既往研究积累了无损脑刺激(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NIBS)技术干预情绪调节以改善负性情绪的大量证据。总结NIBS的情绪调节干预效果和适用范围,对于丰富情绪调节理论、促进转化研究有重要意义。通过综述文献可发现NIBS能有效影响相关脑区(例如前额叶)的活动,从而干预外显与内隐情绪调节过程;通过改善情绪调节功能,NIBS具有改善精神障碍症状的潜在可能性。此领域尚需解决的问题如下:首先,研究间异质性太强导致结果不一;其次,情绪调节干预过程的脑神经环路机制仍不明确,情绪调节的衡量指标单一。此外,以往NIBS方案存在定位精度不高、单时段效果微弱、现有方案难以满足新需要,以及具有一定的副作用等问题。据此,未来有必要全面定量总结现有文献,结合神经导航技术确定最优靶点,考察干预状态下外显/内隐情绪调节的脑神经环路改变,并从主观体验-生理指标-神经特征多层面评估NIBS干预效果。未来还可采用多靶点NIBS方案,或结合超扫描、神经反馈等技术以提高研究效度,为相关的转化研究和临床提供启示。

submitted time 2023-03-17 Hits231Downloads62 Comment 0

5. chinaXiv:202303.00159 [pdf]

消费失败情境下人际亲密度对口碑传播意愿的U型影响 ——基于动机冲突的视角

孙洪杰; 王美玲; 钟科
Subjects: Psychology >> Management Psychology
Subjects: Psychology >> Industrial Psychology
Subjects: Management Science >> Enterprise Management

[目的]消费失败情境下消费者对不同亲密度群体的口碑传播意愿受保护他人利益和保护自我形象动机的影响。

[方法]不同于前期研究亲密度对口碑影响的线性关系结论,本研究基于动机冲突的视角,构建动机冲突模型,考察了消费失败情境下人际亲密度对口碑传播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

[结论]通过 4 个主实验和 2 个附加实验,结果表明亲密度对口碑传播意愿的影响呈 U 型关系,与低高亲密度对象相比,消费者面对中亲密度对象时口碑传播意愿最低。这种影响可以通过消费者产生的保护他人利益动机和保护自我形象动机之间的张力来解释,商家责任调节了以上机理,当商家在导致消费失败的结果中承担的责任较高时,口碑传播意愿不再随亲密度的增加呈现 U 型关系。

submitted time 2023-03-16 Hits129Downloads67 Comment 0

6. chinaXiv:202303.00158 [pdf]

自闭特质对疼痛共情的影响:疼痛负性情绪和认知的中介作用

张文芸; 卓诗维; 郑倩倩; 关颖琳; 彭微微
Subjects: Psychology >> Cognitive Psychology

已有研究提示自闭症个体的疼痛共情缺陷可能源于自身疼痛的异常。鉴于高自闭特质与自闭症的相似性, 本研究分别通过实验范式和问卷调查评估了状态和特质共情, 旨在刻画自闭特质、自身疼痛与共情之间的联系。在假双人疼痛共情范式中, 高自闭特质个体在目睹他人接受疼痛时P2响应更强, 不愉悦度评分更高, 且部分源于对疼痛的高恐惧水平。问卷调查结果发现, 自闭特质水平越高, 在共情特质量表的观点采择维度得分越低, 而个人痛苦维度得分越高, 其中疼痛恐惧和灾难化中介了自闭特质与个人痛苦之间的联系。因此, 高自闭特质个体表现出高水平的状态和特质情绪共情, 且部分源于对疼痛存在更为负面的情绪和认知。这支持从自身疼痛异常的角度去理解高自闭特质和自闭症群体的共情等社会功能障碍, 为临床治疗和干预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submitted time 2023-03-15 Hits190Downloads58 Comment 0

7. chinaXiv:202303.00140 [pdf]

老年人面孔信任评价的积极效应及其发生机制

陆晓伟; 郭治斌; 程雨; 沈洁; 贵文君; 张林
Subjects: Psychology >>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面孔信任评价的积极效应是指相比年轻人,老年人对陌生面孔的信任评价更加积极。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和动态整合理论分别从认知控制和认知衰退的角度解释其内在机制,未形成统一模型。现有研究发现,在认知资源充足和不充足的条件下,老年人会分别提高对可信和不可信面孔的信任评价。而来自脑成像的证据表明,杏仁核和前脑岛功能的衰退可能降低老年人对不可信面孔的敏感性,而尾状核功能的过度激活可能增强老年人对可信面孔的敏感性。最后,综合以往研究提出面孔信任评价积极效应的双过程模型。未来研究可以试图构建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论解释框架,考察面孔信任视知觉加工的年龄差异,并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厘清神经机制。除此之外,可以考虑引入正念练习和经颅磁刺激来改善老年人在初始人际交往中的受骗脆弱性。

submitted time 2023-03-14 Hits3421Downloads82 Comment 1

8. chinaXiv:202303.00098 [pdf]

品牌名称视听形式表征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

肖婷文; 卫海英; 陈斯允; 刘福
Subjects: Psychology >> Cognitive Psychology
Subjects: Psychology >> Social Psychology

品牌名称作为一类特殊词汇,其形式表征分为视觉表征(印刷字母的视觉特征)和听觉表征(词语的整体声学特征),字样(包括字母大小写、字形、颜色)和语音(包括音素、音节、声调或重音)可以分别代指二者。品牌名称字样和语音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均发生在词汇的知觉加工阶段,两者的影响结果和作用机制既存在联系,又相互区别。此外,品牌名称的视听效应之间存在跨通道联结。未来研究应结合实践问题,对品牌名称视听效应进行补充性探讨。

submitted time 2023-03-13 Hits441Downloads63 Comment 0

9. chinaXiv:202303.00099 [pdf]

不只是努力抑制——自我控制策略及其使用机制

陈雪飞; 利振华; 聂衍刚
Subjects: Psychology >> Cognitive Psychology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我控制不仅仅是努力抑制冲动,人们还会主动采取各种自我控制策略来促进自我控制成功。基于自我控制过程模型提出的策略被认为包含了绝大多数的自我控制策略,但是该模型提出的早期策略比晚期策略更有效的假设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考察。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会使用至少一种策略来抵制欲望,会根据欲望类型和情境的不同选择使用不同的策略,策略使用的有效性也会因个体差异、欲望类型和情境差异等因素而发生变化。未来研究需要深入挖掘自我控制策略使用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多种策略联合使用的机制,重视研究自我控制策略使用与自我控制能力提升的关系以及加强自我控制策略使用的干预研究。

submitted time 2023-03-13 Hits3395Downloads58 Comment 0

10. chinaXiv:202302.00068 [pdf]

啮齿动物帮助行为动机的实证研究

韩书; 陈亚勤; 郑本汇源; 王雅欣; 尹彬
Comment:相比于上个版本,我们对正文及附件表格中的全部推断性统计结果的小数写法做了修改,使用规范的写法,去掉了P,2partial小数点前面的0;对正文及附件表格中的描述性统计结果,部分计算错误的SE做了修正;对正文中,部分推断性统计结果有误的df值做了修正;对t检验结果写法做了修改,补充了df值;同时,将原先的补充材料直接附在了文后。
Subjects: Psychology >>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Subjects: Psychology >>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近年来利用啮齿动物模型探究帮助行为动机成为新趋势,共情、减轻自身痛苦和社会接触欲望等被认为是啮齿动物做出帮助行为的动机。本研究以108只Sprague–Dawley大鼠为被试,改进了Carvalheiro等(2019)的两腔室帮助行为实验装置,以三个实验探究啮齿动物帮助行为的主要动机。研究结果表明:(1)不论暗室是否存在,社会接触欲望和追求有趣环境是帮助行为的主要动机;(2)自身痛苦的减轻以及之前的社会接触经历而非受困经历有助于帮助行为的发生及持续性。

submitted time 2023-03-10 Hits2755Downloads117 Comment 0

12345678910  Last  Go  [123 Pages/ 1230 Tot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