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9-12
摘要:目的 为了探索派遣员工在双重组织身份(互补性和动态性)发展过程如何解决身份问题。
方法 通过两阶段的访谈设计,收集了34位来自不同行业派遣员工的深度访谈及问卷数据,并结合第一作者的实习观察资料,三位作者进行了开放式、轴心式和选择式逐级编码分析。
结果 研究发现,双重组织身份期望与体验比较结果中的“匹配-不匹配”是引发双重组织身份尴尬(身份问题)的主要原因,派遣员工会通过四种身份辩护策略来应对。
局限 忽视了个体特征或组织情境对身份尴尬和身份辩护策略的影响,且对派遣员工双重组织身份的动态性探索不足。
结论 构建了劳务派遣员工双重组织身份动态发展模型,丰富了身份理论和组织社会化理论。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9-12
摘要:自我参照(self-reference,或自我参照加工)指人们加工与自己相关的信息时的认知过程。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对“自我参照”进行诸多研究以理解人类自我认知的神经基础。但是,“自我参照”一词在不同研究中是否表征着相同的心理过程?这一根本问题鲜受关注。本研究尝试初步建立自我参照的本体论数据集以检验该问题。使用规范化流程系统地检索文献并筛选文章,随后两位独立的编码者对纳入文章在行为和神经层面对自我参照的操作化定义进行编码并标准化,形成“自我参照的神经成像认知本体论数据集”。本数据集来自66篇神经成像论文,包括行为与神经层面对自我参照的操作化定义(以CSV文件格式保存)、不同操作化定义下自我参照所激活大脑区域的坐标数据(以BrainMap格式保存)、说明手册。数据编码的一致性分析表明,编码结果可靠。与自动化元分析数据库Neurosynth相比,本数据集的论文筛选更加精准,且能够比较自我参照的不同操作化定义所激活脑区的异同,为理解自我参照的神经基础提供更精确的结果。本数据集为深入理解人类自我认知的神经机制提供基础,也为其他类似的元研究数据集的创建提供参考,促进认知本体论的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实验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9-12
摘要:建之于序列加工理论、平行加工理论和交互激活理论,一些经典的眼动控制模型对阅读过程中常见的眼动行为、实验效应及其背后可能的信息加工认知机制进行了模拟和探究。阅读研究中的五种经典眼动控制模型——E-Z Reader 10th、SWIFT、Glenmore、OB1 Reader和CRM,在模型结构、模型基本逻辑、解释常见眼动行为、解释常见实验效应上存在相似性亦有独特性。基于对上述模型的对比分析,未来模型需要考察词汇后整合的问题、语序的问题、语言外因素的问题,可尝试对偏好注视位置的最新实证研究结果进行一定程度的解释,建立模型对比的统一标准,探索各个模型的跨语言解释力。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9-12
摘要:债务是指个体现在或将来负有向他人或机构还款的法律或道德义务。随着我国居民负债水平的持续上升,它所造成的心理和行为后果值得关注。债务引发的债务压力会导致个体有较差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较多的短视行为、消费行为以及不道德行为,并对其伴侣和子女有潜在的影响。债务的影响机制包括两条路径:心理需要受阻和补偿机制以及认知资源损耗机制。未来研究应探究债务的其他心理和行为后果并寻找边界条件,梳理债务的特征维度,拓展债务的研究方法,以及构建解释债务后果的整合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