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8-12
摘要: 为揭示小学生学习焦虑-学习投入潜在类别的异质性,并探讨不同潜在类别及父母消极教养方式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和小学生学业成绩中的纵向作用机制,本研究以425名小学生(200名男生,T2Mage= 9.73±0.86岁)为被试,于冬春夏三个季节进行间隔三个月的三次追踪,采用个体中心的方法, 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结果表明:(1)小学生的学习焦虑-学习投入潜在类别存在个体差异,分为“高焦虑-低投入”组、“高焦虑-中等投入”组以及“低焦虑-高投入”组三种潜在类别。(2)以“低焦虑-高投入”为参照组, “高焦虑-中等投入”组部分中介家庭SES与小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纵向关系。低SES家庭的学生更容易形成“高焦虑-中等投入”的学习模式,进而造成更差的学业表现。(3)父母消极教养方式在家庭SES与小学生学习焦虑-学习投入潜在类别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当父母较少采用消极教养方式时,家庭SES越高,小学生更容易形成较好的“低焦虑-高投入”学习模式;而当父母较多采用消极教养方式时,家庭SES越高,小学生更容易形成较差的“高焦虑-中等投入”学习模式,支持了反向压力缓冲模型。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家庭SES在小学生学业成绩作用模式为线性模型。本研究结果提示可针对不同潜在类别学习模式的小学生进行精准教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