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结伴购物情境下消费者冲动购买行为发生机理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冲动性购买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也是消费者行为研究的重要子领域。围绕单人购物情境下的冲动购买研究成果较多, 而对结伴购物情境下的冲动购买行为研究明显不足。聚焦结伴购物情境下消费者的冲动购买现象, 基于“欲望-意志力”模型, 在情绪感染理论、归因理论等理论基础之上, 采用焦点访谈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 从欲望和意志力两个方面, 深入探讨结伴购物消费者冲动购买行为发生的内部决策机理。研究结论将丰富现有结伴购物情境下的冲动购买行为研究内容, 也为企业营销实践、个人冲动购买行为管理以及政府部门开展消费者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 积极身体意象的前因后果及其提升策略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积极身体意象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接纳和独特性与功能性的欣赏, 以及对身体评价信息的积极加工与保护, 对个体具有内外增益的作用。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以及身体意象的操作性定义为理论框架, 研究发现积极身体意象受到性别、年龄及身体质量指数等生物因素, 人格因素、认知方式与内感受等心理因素以及重要他人、大众媒体及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对个体的身体认知、情绪体验及行为调控具有保护作用, 其中, 身体质量指数、神经质及感知来自重要他人和大众媒体的压力具有凸显性, 心理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积极身体意象的影响大于生物因素。同时, 功能性聚焦干预和基于自我同情的干预成为了当前使用最多的两种提升策略, 前者的有效性更强, 而后者的应用与推广更具优势。未来研究可以基于交叉理论, 丰富积极身体意象的理论模型, 探究其发展特点与发生机制, 优化提升策略的内容与适用性并注意家庭因素的防治作用, 助推积极身体意象的中国化研究。

  • 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在程序性运动学习中的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程序性运动学习包括序列学习和随机学习。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和初级运动皮层(M1)在程序性运动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DLPFC和M1之间的联通性及其与不同程序性运动学习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连续反应时间任务, 结合经颅磁刺激(TMS)方法, 探讨左侧DLPFC到M1的联通性在不同程序性运动学习中的差异。实验1采用两连发TMS探测DLPFC到M1的最佳投射时间点; 实验2, 被试分为2组, 分别进行序列学习和随机学习, 在学习前、后采集行为学数据, 以及M1的运动诱发电位和DLPFC-M1联通性的电生理学数据。行为学结果发现序列学习组的学习效果更佳; 电生理学结果发现, 两组被试学习前、后M1的运动诱发电位均未发生改变; 在最佳时间投射点、适当刺激强度下, 序列学习组DLPFC-M1联通性发生改变, 且与学习成绩相关, 而随机学习组没有改变。结果说明DLPFC到M1的联通性增强可能是序列学习成绩更佳的重要原因, 这一结果从电生理角度为DLPFC在运动学习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证据。

  • 认知和情感共情与负性情绪:情绪调节的作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情绪调节在社会情境中对认知和情感共情的影响尚待厘清, 这一问题的阐明将有助于理解社会交互中负性情绪的产生和影响机制, 为未来的社会认知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通过问卷调查验证了共情、情绪调节与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 并采用中文版共情准确性任务探讨认知重评策略使用对共情情绪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 情感共情与日常生活中更多的焦虑和压力有关, 而认知共情与更少的抑郁情绪相关, 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均在共情与负性情绪之间起保护性调节作用; 共情准确性任务中, 使用认知重评策略能提高个体对他人消极情绪的共情准确性、降低自身的负性情绪体验; 在积极情境下还可以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结果表明情绪调节, 特别是认知重评, 在认知和情感共情与负性情绪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

  • 环境无序性对消费者多样化寻求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在日常生活和购物环境中, 混乱无序无处不在。然而, 关于环境无序性对消费者产品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却十分有限, 本文试图填补这一不足。具体而言, 本文创新性地提出环境无序性与多样化寻求行为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且自我效能威胁和未来偏好不确定感在其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通过1个预实验和4个实验, 本文发现无论在真实环境、线下购物环境、工作环境, 还是线上产品陈列情境下, 环境无序性均可提升多样化寻求行为; 无序的环境会对消费者的自我效能产生威胁, 进而增强其对未来产品偏好的不确定性感知, 最终促使其通过增加多样化寻求行为来应对未来可能变化的产品偏好。

  • 积极身体意象的前因后果及其提升策略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12-10

    摘要: 积极身体意象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接纳和独特性与功能性的欣赏,以及对身体评价信息的积极加工与保护,对个体具有内外增益的作用。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以及身体意象的操作性定义为理论框架,研究发现积极身体意象受到性别、年龄及身体质量指数等生物因素,人格因素、认知方式与内感受等心理因素以及重要他人、大众媒体及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对个体的身体认知、情绪体验及行为调控具有保护作用,其中,身体质量指数、神经质及感知来自重要他人和大众媒体的压力具有凸显性,心理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积极身体意象的影响大于生物因素。同时,功能性聚焦干预和基于自我同情的干预成为了当前使用最多的两种提升策略,前者的有效性更强,而后者的应用与推广更具优势。未来研究可以基于交叉理论,丰富积极身体意象的理论模型,探究其发展特点与发生机制,优化提升策略的内容与适用性并注意家庭因素的防治作用,助推积极身体意象的中国化研究。

  • 认知和情感共情与负性情绪:情绪调节的作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12-03

    摘要: 情绪调节在社会情境中对认知和情感共情的影响尚待厘清,这一问题的阐明将有助于理解社会交互中负性情绪的产生和影响机制,为未来的社会认知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通过问卷调查验证了共情、情绪调节与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并采用中文版共情准确性任务探讨认知重评策略使用对共情情绪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情感共情与日常生活中更多的焦虑和压力有关,而认知共情与更少的抑郁情绪相关,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均在共情与负性情绪之间起保护性调节作用;共情准确性任务中,使用认知重评策略能提高个体对他人消极情绪的共情准确性、降低自身的负性情绪体验;在积极情境下还可以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结果表明情绪调节,特别是认知重评,在认知和情感共情与负性情绪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

  • 环境无序性对消费者多样化寻求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9-24

    摘要: 在日常生活和购物环境中,混乱无序无处不在。然而,关于环境无序性对消费者产品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却十分有限,本文试图填补这一不足。具体而言,本文创新性地提出环境无序性与多样化寻求行为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且自我效能威胁和未来偏好不确定感在其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通过1个预实验和4个实验,本文发现无论在真实环境、线下购物环境、工作环境,还是线上产品陈列情境下,环境无序性均可提升多样化寻求行为;无序的环境会对消费者的自我效能产生威胁,进而增强其对未来产品偏好的不确定性感知,最终促使其通过增加多样化寻求行为来应对未来可能变化的产品偏好。

  • 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在程序性运动学习中的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2-24

    摘要: 程序性运动学习包括序列学习和随机学习。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和初级运动皮层(M1)在程序性运动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但DLPFC和M1之间的联通性及其与不同程序性运动学习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连续反应时间任务,结合经颅磁刺激(TMS)方法,探讨左侧DLPFC到M1的联通性在不同程序性运动学习中的差异。实验一采用两连发TMS探测DLPFC到M1的最佳投射时间点;实验二,被试分为2组,分别进行序列学习和随机学习,在学习前、后采集行为学数据,以及M1的运动诱发电位和DLPFC-M1联通性的电生理学数据。行为学结果发现序列学习组的学习效果更佳;电生理学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学习前、后M1的运动诱发电位均未发生改变;在最佳时间投射点、适当刺激强度下,序列学习组DLPFC-M1联通性发生改变,且与学习成绩相关,而随机学习组没有改变。结果说明DLPFC到M1的联通性增强可能是序列学习成绩更佳的重要原因,这一结果从电生理角度为DLPFC在运动学习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证据。

  • 正字法深度对汉族、维吾尔族大学生汉字词命名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0-26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汉字的多音字数量众多, 种类复杂, 为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带来了困难。通过两个实验, 考察正字法深度对汉族大学生和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汉字词命名的影响。结果表明, 无论是命名单字词还是命名双字词, 维吾尔族学生的反应时均比汉族学生显著长。对单字词, 两个民族被试的命名时间均受汉字的正字法深度和词频影响, 被试命名多音字的时间显著长于命名单音字, 命名低频字的时间显著长于命名高频字。对双字词, 两个民族被试的命名时间存在着词频与正字法深度的交互作用:对高频词, 汉族学生对由多音字组成的词与由单音字组成的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 维吾尔族学生对由多音字组成的词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对由单音字组成的词; 对低频词, 汉族学生对由多音字组成的词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对由单音字组成的词, 维吾尔族学生对由多音字组成的词与由单音字组成的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整个研究表明, 正字法深度对两个民族大学生的汉字词命名的影响具有不同模式。所以如此, 与两个民族的母语特点、词汇获得年龄、语言熟练程度和语言加工方式不同有关。

  • 健康目标启动降低高热量食物消费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03-22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高热量食物摄入导致的能量正平衡是导致肥胖的原因之一。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考察了健康目标启动能否以及如何降低高热量食物的消费, 提高低热量食物的消费。结果发现:(1)健康目标启动能够显著减少人们对高热量食物的消费, 增加对低热量食物的消费。(2)对食物的情感预测分别在健康目标启动减少高热量食物消费、增加低热量食物消费中起中介作用。因此, 健康目标启动可以通过降低(增加)对高(低)热量食物的情感预测来帮助人们减少(增加)高(低)热量食物的选择和消费。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