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恶人格的特质差序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1-04

    摘要: 善恶问题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话题,在对他人进行知觉时,人们首先关心的信息是什么,是否会对不同类型善恶特质有所权衡?研究基于人格心理学视角,通过4个研究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首先探究了人格的道德概念激活时善恶的差异,并以代表性、好恶度、特质度和重要性为衡量指标分别考察了不同类型善恶特质的核心程度差异。结果发现,善恶人格的特质差序体现在两个方面:(1)善恶人格间的差序,在人格的道德范畴中,存在善人格的优先效应;(2)善恶人格内的差序,“善”的核心由内到外为尽责诚信、仁爱友善与包容大度、利他奉献;“恶”的核心由内到外为凶恶残忍、背信弃义与污蔑陷害、虚假伪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中国人的善恶观,为善恶领域的探究提供了新思路。

  • 视觉形状知觉在近似数量系统和计算流畅性关系中的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2-06

    摘要: 已有大量研究揭示了近似数量系统与计算流畅性的相关关系,但缺少对二者关系原因的系统检验与论证。视觉形状知觉假设有别于传统的数量领域特异性解释,认为对形状的快速知觉是近似数量系统与计算流畅性的共同认知机制,即视觉形状的快速知觉能力可以解释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近似数量系统和计算流畅性在加工过程中依赖对形状的快速知觉,二者在加工过程中都涉及了复杂视觉刺激的快速处理。视觉形状知觉假设得到了一系列研究结果的支持,但局限在视觉形状知觉与二者关系的探讨上,视觉形状知觉在二者关系中作用的加工机制仍不清楚。未来研究需要结合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多角度深入探讨视觉形状知觉在二者关系中作用的认知与脑机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和计算困难的干预中。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