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理学 >> 心理测量 提交时间: 2025-04-11
摘要: 心理测验、教育测验和医学测验广泛应用于测试者分类,而内部一致性和α等信度系数并不能直接评价分类信度,如何评估标准参照测验的分类信度,成为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从分类一致性方法视角,探究单次施测测验的分类一致性估计模式,分析各类代表性方法发展脉络及其核心思想,结合各方法相关软件包与程序,分析人格测验、学业测验、诊断测验等真实数据。结合理论分析与数据分析,总结各类方法的优劣与影响因素,提出选用各类方法的建议,讨论分类一致性区间估计等问题,推动分类测验的分类一致性的研究、应用与报告。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2-22
摘要: 空间-数字反应编码联合(SNARC)效应普遍存在于各种形式的数字和数量刺激加工之中, 但是刺激中包含的数量和顺序线索影响SNARC效应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设计字母数量启动任务, 系统考察了数量和顺序线索对SNARC效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通过连续呈现不同数量的字母启动字母的数量信息后, 分别要求被试执行字母顺序分类任务(实验1), 字母数量奇偶分类任务(实验2)和字母颜色分类任务(实验3)。结果发现:(1)在字母顺序分类任务中同时出现数量SNARC效应和顺序SNARC效应, 但二者交互作用不显著。(2)在字母数量奇偶分类任务中, 数量SNARC效应和顺序SNARC交互效应显著, 具体表现为在字母顺序-空间一致条件下才出现数量SNARC效应, 在数量-空间一致条件下才出现顺序SNARC效应。(3)在字母颜色分类任务中, 只出现顺序SNARC效应, 未出现数量SNARC效应, 且两者交互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1)SNARC效应既可以由刺激的数量线索引起, 也可以由刺激的顺序线索引起。(2)数量和顺序线索对SNARC效应的影响机制不同, 且具有任务情景依赖性。结果支持并修正了数量顺序双重作用理论。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01
摘要: 品牌拟人化是企业将品牌或产品主动附加类人的思想、感情、心理以及言语特征等的行为,是一种重要的品牌营销策略。基于自我-品牌一致性理论与品牌个性理论,品牌拟人化与商品类型会对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影响,并且品牌认同中的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多组实验发现相较于非拟人化,品牌拟人化显著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商品类型在品牌拟人化与消费者购买意愿间起调节作用;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在品牌拟人化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品牌拟人化可以显著提升消费者的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进而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以上结果可以丰富品牌拟人化、品牌认同、消费者心理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证,也同时可以为企业、市场营销人员提供品牌拟人化策略制定的借鉴。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4-03
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当前互联网捐赠转化率普遍较低的问题,基于心理学理论,提出了一个能够影响和促进个体互联网捐赠意愿的潜在因素:增加“捐赠箱”(即,互联网“捐赠箱”效应)。通过1项模拟真实募捐平台的小程序实验和5项控制实验,本研究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并揭示了背后机制:在互联网募捐情境中,增加(vs.未增加)“捐赠箱”为个体提供了一个感知难度较低的初始决策(即,是否“加入捐赠箱”比是否“立即捐赠”的决策难度低),从而提升了他们的决策意愿(即,加入捐赠箱意愿更高)。而这一初始决策会增强捐赠者与之相关的一致性动机,进而提高其后续捐赠意愿。此外,我们识别了互联网“捐赠箱”效应的边界条件:该效应在一致性偏好较低(vs.较高)的个体中将被削弱。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捐赠行为决策相关的理论研究,并为公益行业从业者开展互联网公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与参考。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28
摘要: 研究旨在考察影响人际情绪调节的关键因素。实验1采用情绪选择范式, 发现双方情绪一致时调节效果更好, 不一致时则优先调节负性情绪。同时, 策略匹配度仅在调节负性情绪时受到调节者情绪状态的影响。这可能是调节者分配部分认知资源于自我调节所致。因此, 实验2设置情绪一致情境的同时操纵调节者的注意资源, 发现仅在负性状态下, 关注自我组的人际调节效果更差, 策略匹配度更低。这就表明: (1)对负性事件的人际情绪调节效果优于正性事件。(2)人际情绪调节存在情绪一致性效应。(3)关注他人仅在调节负性情绪时能有效提高策略匹配度和调节效果。
分类: 心理学 >> 实验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1-15
摘要: 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探讨群体信息对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结果发现:(1)周围面孔的情绪状态影响个体对目标面孔情绪的识别,两者情绪一致时的反应时显著短于不一致时的反应时,且面部表情识别准确性更高。(2)群体信息会调节周围面孔情绪对目标面孔的影响,进而影响面部表情识别。具体而言,群体条件下,个体对目标面部表情的识别受到周围面孔情绪状态的影响,相比周围面孔情绪与目标面孔情绪不一致,两者情绪一致时,即符合个体基于知觉线索建立的群体成员情绪具有一致性的预期,面部表情识别的准确性更高、速度更快;而非群体条件下,个体则不受周围面孔情绪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个体能够基于互动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识别面孔情绪,群体存在时,会建立群体成员情绪具有一致性的预期,进而影响面部表情识别。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多源评价在国外企业中的运用已日益成熟, 但在我国还停留在探索与发展阶段。基于已有的研究发现, 围绕评价过程、评价源及被评价者三方面对多源评价的特点及内在机制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从评价过程看, 其评价目的具有多重性, 评价形式注重匿名性, 且评价结果的合理应用非常重要; 从评价源看, 不同评价源间的评价一致性较低, 且易造成晕轮效应和宽大效应; 从被评价者来看, 个体对多源评价结果的反应, 受到个性特征、反馈信号及自我-他人评价间差距等因素影响。研究也发现, 多源评价所带来的绩效改进结果具有不稳定性。基于此, 如何提高多源评价过程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改善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反应, 以及如何对多源评价结果进行有效汇总等是未来值得研究的重要内容。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当前中国品牌消费全线升级, 人们期望品牌不仅满足其功能需求, 还能带来情感寄托和精神慰藉, 因此如何通过品牌为消费者谋取更多的幸福和长远利益即品牌福祉, 已成为时代的挑战。事实上, 品牌能否带来福祉, 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企业与消费者的良性互动。作为当下企业广泛采用的互动形式之一——服务仪式可能成为培育和提升品牌福祉的一种有效方式。基于此, 研究拟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视角, 构建品牌福祉的概念和结构, 剖析服务仪式的组成要素和关键类型, 建构并验证服务仪式和品牌福祉关系的理论模型, 探讨企业共创导向和自我品牌一致性的调节作用。预期结果将有效促进品牌管理、积极心理学、服务管理三领域的融合, 在实践上也可为企业扩展和提升品牌建设提供有效指导。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时频分析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到心理学脑电数据分析领域以来, 克服了传统的时域ERP方法只能分析相位锁定成分的缺陷, 可以帮助研究者挖掘到脑电信号中非相位锁定的成分。在心理学领域, 应用最多的时频分析方法是小波变换和Hilbert变换, 而能量、相位一致性和耦合是三个最常用的分析指标。研究者利用不同的分析指标来揭示不同的心智过程。不同频段的能量被认为体现了不同的认知过程, 如α能量被发现与注意选择性有关, 而γ能量则与特征整合相关。相位一致性常被用于讨论ERP产生的机制。耦合则通常说明了长距离脑区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高级脑区对低级脑区的认知控制, 在完成各种复杂认知任务的时候会表现出不同的耦合模式。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创造力测评中的评分者效应(rater effects)是指在创造性测评过程中, 由于评分者参与而对测评结果造成的影响.评分者效应本质上源于评分者内在认知加工的不同, 具体体现在其评分结果的差异.本文首先概述了评分者认知的相关研究, 以及评分者,创作者,社会文化因素对测评的影响.其次在评分结果层面梳理了评分者一致性信度的指标及其局限, 以及测验概化理论和多面Rasch模型在量化,控制该效应中的应用.最后基于当前研究仍存在的问题, 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包括深化评分者认知研究,整合不同层面评分者效应的研究, 以及拓展创造力测评方法和技术等.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自我概念一致性已经被证明对于享乐的和自我实现的幸福感具有促进作用。然而文化可以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 具有独立型自我构念和低水平的辩证思维, 因此他们的自我概念一致性较高, 且对幸福感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而东方人崇尚集体主义, 具有互依型自我构念和高水平的辩证思维, 因此他们的自我概念一致性较低, 且对幸福感的促进作用微弱。未来的研究需要在特质以外的人格水平上, 检验不同分类标准下的自我概念一致性与文化和多种类型的幸福感间的关系。并且探索文化发挥作用的其他机制, 解析文化与自我概念相互作用, 共同影响幸福感的深层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Bouba-Kiki效应(简称BK效应)指语音和形状特征之间的映射关系。针对BK效应的产生机制, 先天论和后天论之间争论激烈。先天论的观点认为人们对语音象征的敏感性是出生时便存在的一种语言机制。而后天论的观点则强调语音象征是语言经验的产物。上述理论均获得大量研究证据的支持, 且均无法完全否定对方。这表明, 上述理论可能均未完整揭示语音象征的产生机制。鉴于此, 针对BK效应的产生机制, 梳理先天论与后天论的支持证据, 并率先提出语言相关的BK效应敏感期假设。同时, 梳理了支持BK效应敏感期的初步研究证据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而, 以语言相关的BK效应敏感期假设为基础, 提出语音象征产生的先天后天相互作用模型, 以整合以往研究中的矛盾。最后, 展望了语音象征的未来研究进展和方向。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考察时间压力下不同类型的情绪刺激和情绪状态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并进一步探讨时间压力对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影响。实验1采用经典的DRM范式, 记录被试对情绪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数。结果发现时间压力增强了被试对负性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实验2先在测试阶段启动被试的情绪, 再记录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数。结果发现, 在时间压力下, 正性情绪组的被试有更多的错误记忆。实验3采用带有情绪效价的DRM词表, 并在测试阶段启动被试的正负情绪, 然后再记录情绪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数。结果发现, 压力组和控制组被试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研究结果表明, 时间压力对错误记忆具有增强作用, 尤其对负性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具有更为明显的增强作用, 但个体的负性情绪会削弱在时间压力下错误记忆的产生。这些结果进一步发展了激活监控理论和情感信息等价假设理论。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采用义符启动范式, 考察任务性质、家族大小和词类一致性对义符语法信息激活的影响。实验1通过词汇判断任务和词性判断任务的比较, 发现义符的语法信息激活具有任务特定性:只有在直接针对词类的词性判断任务中, 义符的语法信息才比较容易显现。实验1的结果为实验2的任务选择奠定了基础。实验2考察在词性判断任务中, 义符的家族大小和词类一致性对义符语法信息激活的影响, 发现家族大小和词类一致性都是影响义符语法信息激活的重要变量, 具体表现为大家族义符和高词类一致性义符在语法信息激活上具有促进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采用具有不同深度信息的剪影和图片刺激为材料, 要求被试完成形状判断任务, 探究基于客体的一致性效应的产生机制。实验1中客体刺激呈现于屏幕中央位置; 实验2进一步增强了刺激空间呈现的左右位置倾向; 实验3则通过交叉手的范式分离了反应位置和反应手不同的编码对一致性效应的作用。结果发现:当刺激不存在显著的左右位置信息时, 剪影刺激出现了一致性效应, 图片则没有; 而当刺激的空间位置信息显著时, 剪影和图片均出现了一致性效应, 这一效应在反应位置和反应手编码分离后仍然存在。因此得出结论:空间位置编码假说对解释基于客体的一致性效应的产生有重要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冲动性是药物成瘾者的典型特征, 它既包含了抑制控制成瘾者药物使用的力量, 也包含驱动成瘾者使用药物的成分, 两者不平衡导致冲动性用药行为。海洛因成瘾者本身具有冲动性人格特质, 长时间的海洛因使用又会造成成瘾者冲动性相关的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异常。目前难以确定戒断后, 冲动性及相关的大脑结构与功能是否还呈异常状态。本研究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低频振幅、局部一致性和功能连接方法, 以35例海洛因成瘾戒断者和无任何成瘾史的健康个体26人为研究对象, 探索在长期戒断后, 海洛因成瘾者与其冲动性相关的驱动、控制系统脑网络的结构和功能情况。结果显示, 相比对照组, 戒断组灰质总体积及右内侧额上回的灰质体积显著减小, 右侧颞中回和左内侧旁扣带回的灰质体积随用药总量的增加而降低; 右侧眶部额下回与尾状核功能连接显著增强, 右侧颞中回和左侧中央前回功能连接显著降低; 右眶额中回的ReHo值、右眶额下回和左海马体的ALFF值比对照组显著更低, 而右中央后回的ReHo值显著更高。这些脑区的状况与冲动性的神经基础相吻合, 说明海洛因成瘾戒断者在戒断44个月, 奖赏、凸显、习惯性行为等网络系统仍然呈现异常状态, 且与成瘾药物使用总量有关。这些异常可能是成瘾冲动性的驱动力的神经基础, 可以作为解释成瘾者戒断后容易复吸的因素之一。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多感觉整合遵循空间原则和时间原则, 有研究表明Pip-and-Pop效应产生的原因是多感觉整合, 那么Pip-and-Pop效应是否同样遵循空间原则和时间原则呢?本研究采用动态视觉搜索范式, 通过两个眼动实验考察空间一致性(实验1)和时间一致性(实验2)对Pip-and-Pop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当视觉目标颜色变化伴随一个同侧的听觉刺激时所产生的Pip-and-Pop效应最大, 对侧条件没有发现Pip-and-Pop效应。(2)视听刺激同时呈现所产生的Pip-and-Pop效应最大, 随视听刺激呈现时间间隔的增加Pip-and-Pop效应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结果表明, 视听时、空一致性对Pip-and-Pop效应具有调节作用, 这为多感觉整合在产生Pip-and-Pop效应中的作用提供了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时间焦点是塑造内隐时空映射的关键因素, 但不同生命史策略个体的时间取向差异是否影响时间焦点和内隐时空映射以及二者如何交互影响内隐时空映射尚不清晰。本文通过3个研究考察不同生命史策略个体的时间焦点和内隐时空映射偏好, 并进一步探讨生命史策略和时间焦点如何对内隐时空映射起作用。研究1发现快生命史策略个体不存在时间焦点偏好, 慢生命史策略个体偏好未来焦点。研究2发现快生命史策略个体的内隐时空映射方向没有明显偏好, 而慢生命史策略个体偏好“未来在前”的内隐时空映射。研究3发现干预时间焦点可以塑造快生命史策略个体的内隐时空映射, 但对慢生命史策略个体内隐时空映射的影响甚微。整个研究从进化适应性角度证明生命史策略能够影响时间焦点和内隐时空映射, 并发现时间焦点假设的影响具有边界条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男性代言女性产品的广告策略真的奏效吗?本文旨在探讨女性产品代言人性别与女性消费者对该产品评价之间的关系。4个实验的结果显示, 与女性代言女性产品相比, 男性代言时女性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评价会显著降低。该影响是通过身份威胁感的中介实现的。此外, 身份肯定对该效应存在调节作用。具体来讲, 当被试受到女性身份肯定操控时, 主效应会加强。本文实证研究了男性代言女性产品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基于性别认同一致性理论拓展了产品性别属性的下游结果。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6-14
摘要: 多感觉整合遵循空间原则和时间原则,有研究表明 Pip-and-Pop 效应产生的原因是 多感觉整合,那么 Pip-and-Pop 效应是否同样遵循空间原则和时间原则呢?本研究采用动态视觉搜索范式,通过两个眼动实验考察空间一致性(实验 1)和时间一致性(实验 2)对Pip-and-Pop 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当视觉目标颜色变化伴随一个同侧的听觉刺激时所产生的 Pip-and-Pop 效应最大,对侧条件没有发现 Pip-and-Pop 效应。(2)视听刺激同时呈现所产生的 Pip-and-Pop 效应最大,随视听刺激呈现时间间隔的增加 Pip-and-Pop 效应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结果表明,视听时、空一致性对 Pip-and-Pop 效应具有调节作用,这为多感觉整合在产生 Pip-and-Pop 效应中的作用提供了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