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医学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24
摘要: 目的:识别急性应激反应模式,并探索不同急性应激反应模式在不同时间点上的状态焦虑、正负性情绪分数差异。方法:通过应激诱发任务诱发健康成年被试的急性应激反应,并在不同时间点上收集唾液皮质醇,填写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正负性情绪量表,运用潜类别增长模型分析对皮质醇浓度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急性应激反应模式可识别出低应激、中应激及高应激三个潜在类别。在状态焦虑和负性情绪上,低应激个体在应激诱发任务结束一段时间后的分数显著低于应激任务结束时的分数。此外,低应激个体在状态焦虑分数上的应激反应变化率显著大于中应激和高应激个体。结论:急性应激反应模式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包括低应激、中应激及高应激,低应激个体在应激后的应激恢复速度会更快。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急性应激是机体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 对认知加工, 尤其是核心的工作记忆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以往的研究存在大量不一致的结果。从应激诱发方式、工作记忆加工子成分、个体差异等三个方面系统阐释应激影响工作记忆的生理心理机制, 并结合认知神经机制的框架, 可以更好地理解以往的结果。未来研究应综合考虑应激诱发、认知任务和响应个体等方面的差异对应激带来的影响, 并关注急性应激负面影响的干预与调控。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关于急性应激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单次急性应激情境下。然而, 相比单次急性应激, 对重复暴露于同一应激源的研究更能反映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的应激事件。与单次应激不同, 重复性急性应激与应激适应有关, 能够节省资源, 具有很强的进化和适应意义, 但目前关于重复性急性应激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却知之甚少。鉴于此, 研究运用事件电位相关技术、鼻喷催产素和催产素受体基因型分析方法, 探讨重复性急性应激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内部机制, 并进一步探讨通过内部和外部调控重复性急性应激反应后攻击行为的变化。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在条件性恐惧记忆再巩固模型下, 预期错误被证明是引发记忆不稳定的必要条件, 但其在不同强度恐惧记忆下的作用尚不明确。对于高强度可能导致的提取无效, 缺乏相应的探索以寻找解决办法, 而应激(stress)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值得探索。本研究考察人类被试中, 预期错误在不同强度恐惧记忆下的作用, 以及提取之后施加外源性应激对于消退进程的影响。结果发现, 对于较弱的恐惧记忆, 单个预期错误提取后消退可显著抑制恐惧自发恢复; 而对于较强恐惧记忆, 单个预期错误不能提取恐惧记忆进入再巩固, 已消退的记忆还会复发; 且在该种情况下, 如果在提取后施加外源性急性应激, 会进一步增大恐惧恢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为探索应激对决策的作用机理及其个体差异, 减少工程作业中因应激导致的决策失误, 本研究采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和气球模拟风险任务考察应激反应与应激下风险倾向的关系, 并探索兴奋易感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应激下个体的皮质醇反应越大, 行为越冒险。且这一作用受到兴奋易感性的调节:兴奋易感性较高的个体, 应激下皮质醇反应越大, 行为越冒险;而兴奋易感性较低的个体, 其皮质醇变化不能预测风险倾向。该发现提示了兴奋易感性在应激影响中的重要作用, 也为高压岗位的人员选拔提供了科学启示。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23
摘要: 应激包括反应和恢复两个主要阶段。应激恢复测量主要是通过曲线下面积,曲线拟合,平均恢复率,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等方法对恢复过程进行量化。应激恢复与人们身心健康密切相关,恢复缓慢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人格特质、环境、睡眠、认知模式等因素会影响应激恢复。未来研究可以系统考察认知模式对应激恢复的影响,关注不同恢复模式个体的身心健康状态。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2-04
摘要: 为探索应激对决策的作用机理及其个体差异,减少工程作业中因应激导致的决策失误,本研究采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和气球模拟风险任务考察应激反应与应激下风险倾向的关系,并探索兴奋易感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应激下个体的皮质醇反应越大,行为越冒险。且这一作用受到兴奋易感性的调节:兴奋易感性较高的个体,应激下皮质醇反应越大,行为越冒险;而兴奋易感性较低的个体,其皮质醇变化不能预测风险倾向。该发现提示了兴奋易感性在应激影响中的重要作用,也为高压岗位的人员选拔提供了科学启示。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实验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6-02
摘要: 急性应激会影响个体对情绪刺激的隐性注意(covert attention)偏向,但其如何影响显性注意(overt attention)偏向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眼动记录方法,让被试在应激状态下完成注意定向-解除任务,研究急性应激对正性和负性情绪面孔显性注意偏向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应激组在皮质醇浓度、焦虑状态和负性情绪上显著高于控制组,正性情绪显著低于控制组。在行为上,应激组对正性面孔的注意定向显著慢于控制组,在负性面孔上没有显著差异;应激组对正性和负性面孔的注意解除均显著慢于控制组。在眼动上,两组对正性和负性面孔的注意定向无显著差异;应激组对负性面孔的注意解除比控制组更困难,对正性面孔的注意解除两组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急性应激损害了个体对负性刺激的注意解除,这可能是因为急性应激损害了大脑额-顶网络相关的注意功能。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4-12
摘要: 关于急性应激对攻击行为的影响,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单次急性应激情境下。然而,相比单次急性应激,对重复暴露于同一应激源的研究更能反映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的应激事件。与单次应激不同,重复性急性应激与应激适应有关,能够节省资源,具有很强的进化和适应意义,但目前关于重复性急性应激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却知之甚少。鉴于此,研究运用事件电位相关技术、鼻喷催产素和催产素受体基因型分析方法,探讨重复性急性应激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内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通过内部和外部调控重复性急性应激反应后攻击行为的变化。
分类: 心理学 >> 医学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2-05
摘要: 在条件性恐惧记忆再巩固模型下,预期错误被证明是引发记忆不稳定的必要条件,但其在不同强度恐惧记忆下的作用尚不明确。对于高强度可能导致的提取无效,缺乏相应的探索以寻找解决办法,而应激(stress)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值得探索。本研究考察人类被试中,预期错误在不同强度恐惧记忆下的作用,以及提取之后施加外源性应激对于消退进程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较弱的恐惧记忆,单个预期错误提取后消退可显著抑制恐惧自发恢复;而对于较强恐惧记忆,单个预期错误不能提取恐惧记忆进入再巩固,已消退的记忆还会复发;且在该种情况下,如果在提取后施加外源性急性应激,会进一步增大恐惧恢复。
分类: 心理学 >> 实验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0-16
摘要: 生活中,个体会时时关注自己的行为结果并及时做出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但在应激下个体能否有效地监控行为并做出适应性调整依然未知。本研究招募了52名男性大学生被试,将其随机分入应激组与控制组,采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rier Social Stress Test, TSST)诱发个体的应激反应,并结合错误意识任务(error awareness task,EAT)探索个体急性应激下的错误监控与错误后调整过程。应激指标的结果显示应激组个体在应激状态下的皮质醇、心率、应激感知自我报告和负性情绪均显著高于控制组,表明急性应激的诱发是成功的。行为结果显示应激组的错误意识正确率显著低于控制组,错误意识反应时显著短于控制组;进一步地,应激组个体在意识到错误之后的试次上正确率显著低于未意识到错误之后的试次,并且应激组个体在意识到错误之后的试次上正确率低于控制组。结果表明急性应激降低了个体对错误反应的监控水平,即便在辨别出错误反应的情况下,个体的行为监控与调节也更差。本研究说明急性应激会损伤行为监控系统,导致个体的行为适应性下降。
分类: 心理学 >> 实验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9-28
摘要: 急性应激会增强个体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但急性应激是增强了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定向还是损害了对威胁刺激的注意解除还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社会评估冷压任务和点探测任务,结合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急性应激对威胁刺激注意偏向影响的认知机制。在进行社会评估冷压任务后,应激组个体的状态焦虑和皮质醇浓度显著升高。在注意偏向中,应激组对威胁刺激的注意解除比控制组更慢,应激组和控制组在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定向上无显著差异。ERP结果上,威胁刺激诱发应激组比控制组产生了更负的SPCN,在N2pc上没有显著差异。应激组和控制组皮质醇增量的差异和N2pc、SPCN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正相关。这些结果说明,急性应激增强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是因为其损害个体对威胁刺激的注意解除,这可能是因为急性应激损害了与注意解除相关的额-顶网络的功能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