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机器人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中的应用

    分类: 心理学 >> 医学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1-18

    摘要: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 ASD)儿童的核心症状之一是社交互动障碍。早期干预对ASD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至关重要,而传统心理干预方法存在耗时长、花费高昂、专业康复治疗师短缺等诸多局限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社交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ASD儿童社交能力的干预研究。通过梳理社交机器人在ASD儿童干预中的可行性,分析社交机器人在ASD儿童社交互动中的研究现状,探讨社交机器人在ASD儿童干预中实验环境、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优势与挑战。未来社交机器人在ASD儿童中的研究可考虑从探索人机双方特点开发新的社交场景,结合多模态和脑科学技术揭示人机互动的心理过程以及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构建社交机器人闭环系统等方面展开。

  • 智能时代的新玩伴:儿童与机器人的互动特征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工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1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儿童与机器人的互动日益频繁。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以按照儿童对机器人的认识、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这三个过程进行总结。在认识上,儿童更容易被机器人的拟人化外观吸引,倾向基于兴趣来探索机器人,并且将机器人视为生命或类生命体。在互动中,儿童更愿意接受机器人为亲密伙伴,容易向其寻求情感慰藉和保护欲,但也可能会欺负机器人。通过与机器人互动,儿童的认知和元认知能力、学习兴趣,以及社交意愿和共情能力得到了发展;然而,由于机器人无法提供适当的诤言和反馈,因此其有可能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未来需要拓展相关研究的设计、方法和深度,尝试进行纵向和跨文化研究,改进评估方法,深入探讨儿童与机器人互动的原因和情境,并注意涉及到的伦理问题。

  • 视角下短视频沉迷的发生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12

    摘要: 短视频沉迷是一种个体因强迫性观看短视频,导致明显的行为失控或注意力障碍,并进一步造成人际、学习和/或工作适应困难的问题行为。随着短视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与低龄化趋势,短视频沉迷对用户身心健康的威胁引起了广泛关注。基于人机互动视角,首先,将短视频使用划分为工具性与仪式性两类。其次,通过考量人机交互过程和用户易感特征,构建短视频沉迷的发生机制框架。最后,从认知、情绪、动机和社会角度对短视频沉迷进行理论阐释。未来研究应重视短视频沉迷的发生机制,关注引发沉迷的媒介特性与技术属性,致力于促进短视频沉迷的预防与治理。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