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noErrors.js
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人际距离和策略对人际情绪调节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9-04

    摘要: 本研究采用行为学实验和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考察不同人际距离和认知重评创造性对人际情绪调节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 与由陌生人提供的创造性认知重评策略相比, 由好友提供的创造性认知重评策略指示语会诱发更大的SPN波。不仅如此, 在使用好友提供的策略调节自身情绪后, 个体的愉悦度显著大于使用陌生人提供的策略, 但两种条件下个体的LPP波幅没有显著差异。不管提供者是好友还是陌生人, 在使用创造性认知重评策略后, 个体的愉悦度和唤醒度均显著大于常规性认知重评策略, 同时产生更大的LPP波。上述结果表明, 相较于人际距离, 认知重评策略的创造性在人际情绪调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人际距离的作用在更高质量策略的调节效果中凸显。

  • 活动参与是否促进了恐怖娱乐消费?来自二手数据和实验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06

    摘要: 恐怖娱乐消费是指对唤起恐惧和害怕情绪的体验或产品的消费(如,观看恐怖电影)。以往研究表明,消费者会出于不同的动机和原因消费恐怖体验及产品。由于消费者过去的经历会对其后续消费偏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基于跨情境视角探究了影响消费者恐怖娱乐消费偏好的前因。通过一项二手数据研究和六项实验研究,本文发现先前参与创造性活动(vs.非创造性活动)会促进消费者随后对恐怖娱乐消费的偏好与选择,自我效能的提升是中介机制。此外,本文还表明,创造性活动参与对消费者的恐怖娱乐消费偏好的影响受到反馈效价以及活动难度的调节。本文对已有的消费者创造力研究和恐怖娱乐消费研究做出了推进,对恐怖娱乐产业提供了实践启示。

  • 越创造,越环保?活动对消费者环保行为参与意愿的影响及机理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4-24

    摘要: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如何引导消费者从事环保行为变得至关重要。前人研究着重讨论了影响消费者环保行为的同情境因素,对于消费者环保行为的跨情境诱因关注较少。考虑到消费者的行为往往具有时间序列性,消费者在先前情境中的行为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消费者随后的环保行为参与意愿?这一研究空缺有待解答。本文提出,让消费者事先从事创造性活动可以增加其随后参与环保行为的意愿。本文通过一项二手数据研究和五项实验研究验证了这一观点。本文发现,自我重要性感知中介先前创造性活动经历对消费者环保行为参与意愿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发现,环保广告的利益诉求会调节上述效应。也即当环保广告传达个人利益诉求(社会利益诉求)时,先前创造性活动经历对消费者环保行为参与意愿的影响存在(消失)。本文对已有的创造力研究和环保行为研究做出了推进,对环保组织和经营环保产品的企业如何增加消费者的环保参与提供实践启示。

  •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思维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08

    摘要: 创造性思维是指产生新颖且适用观点或产品的思维形式。随着具身认知观的兴起,基于该观点的创造性思维研究涌现,但国内相关研究匮乏。为推动国内该领域发展,从身体动作、视觉、触觉、味觉角度对具身认知视角下创造性思维研究进行综述,并从概念隐喻理论、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进化心理学说角度对相关具身效应进行解释。未来需从具身效应双向性、认知神经机制、可重复性、多感觉通道、善恶意创造力、机器学习等角度进行深入探索。

  • 中文词语远距离联想测验的编制及初步探索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9-10

    摘要: 远距离联想测验(RAT)及其变式复合远距离联想测验(CRAT)是揭示聚合思维和顿悟认知神经机制最常用的实验材料,也是评估个体创造性潜能的常用测试。相较于CRAT,RAT更适合跨文化研究,然而目前缺乏与RAT对等的中文远距离联想材料。基于经典的联想层级理论和中文语境下的联结特性,研究开发80组中文词语远距离联想测验(CWRAT);此外制定等级计分模式。借鉴潜在类别分析方法,以联结方式为分类指标对80个条目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探究分类结果对条目各项指标(如:顿悟感)的影响。效度检验显示CWRAT与创造性类比、创造性成就、开放性显著相关。依据潜在类别分析的统计指标,CWRAT可划分为3个类别,发现高象征/比喻概率联结方式的C1,C3类别比高特征概率联结方式的C2类别顿悟感更高,且C2类别在通过率方面高于C3,在反应时方面低于C3。本测量丰富现有中文创造性测评工具库,也为创造性的跨文化比较提供了新的实验材料。

  • 禅修对思维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禅修是一种能够对人类心理有广泛影响的训练工具。作为两种重要、相似但又不同的禅修方式, 冥想和正念对创造性思维中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产生了不同影响。在发散思维方面, 冥想主要通过对注意调控和无意识激活影响以及对解题动机和情绪的有效调控两方面显著增强了发散思维, 尤其是认知灵活性; 在聚合思维方面, 正念和冥想的影响相当复杂, 主要是通过聚合思维所需的执行功能和可能涉及表征重构来促进定势转移或功能固着的消除。就机制而言, 禅修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总体上不仅得益于走神时的无意识关联加工, 而且受禅修中诱发的情绪效应的调节。基于这些, 对未来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 语义距离与思维关系的元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为探究语义距离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提供了可靠且有效的研究方法。近些年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逐渐增多, 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研究基于创造力联想理论及扩散激活模型, 通过元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语义距离与创造性思维的整体关系, 并且分析了以往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本文经过文献检索和筛选后获得14项研究, 提取r值作为效应值(共53个效应值, 4729个独立样本), 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了元分析。结果显示:语义距离与创造性思维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 = 0.379, 95% CI [0.300, 0.452]); 二者的相关强度受到被试年龄和创造性思维不同测量指标的调节。研究结果表明语义距离与创造性思维关系密切, 同时解释了以往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上述结果不仅能为更深入地探讨创造性思维的认知神经机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解释, 而且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语义距离与创造性思维二者的关系及其边界条件, 为更好地解释、预测和提升创造力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启示。

  • 睡眠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基于记忆重组的解释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睡眠通过影响记忆重组帮助创造性问题解决。其中,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主要帮助增强记忆间的新奇联系, 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帮助规则提取、形成关系记忆和记忆整合。而睡眠影响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程度会受睡眠结构变化、在睡眠期间操纵记忆、任务类型的影响。目前睡眠影响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理论解释中, 睡眠期间激活扩散程度增加已被较少关注, 从系统和细胞层面进行解释成为主流, 包括睡眠期间海马-新皮层的对话, 突触缩减, 以及重叠交替的记忆回放, 睡眠通过上述机制促进记忆重组, 进而帮助创造性问题解决。未来研究需通过转换需要创造性解决的问题类型拓展研究广度, 基于情绪记忆和记忆表征间的跨模态迁移深化机制研究。

  • 道德情绪:探寻道德与创造力关系的新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先前有关道德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多关注道德的认知与行为差异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 但研究结果却存在较大的分歧。为此, 研究从道德情绪的视角, 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地梳理, 发现道德情绪存在: 以情绪效价调节创造性认知; 激发道德动机, 中介人格与创造力的关系; 引发自我觉察, 促进顿悟与创造性成就的产生; 提升心理资本, 影响不同创造力特性的表达等, 多种影响个体创造力的路径。这表明, 与道德认知和行为相比, 道德情绪不仅能更加全面准确地体现出个体实际的道德活动、促进符合道德标准的创造力产生; 还为人们解释道德与创造力的关系提供了多样的路径与可能。未来需继续加深对道德情绪及其内在机制的理解、通过系统性地选取创造性任务, 明确道德情绪、道德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寻找道德培养与创造力激发的新模式。

  • 认知重评在情绪调节中的迁移效应及其神经基础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认知重评在负性情绪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传统认知重评重构程度不够高、调节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研究团队在先前的工作中提出了一种使消极情绪“转负为正”的高效情绪调节方法, 即创造性认知重评, 这种调节策略伴随着大脑海马的新颖联结形成和杏仁核的积极情绪唤醒。然而这些工作采用“指导式”的重评更像是对重评解读的“理解”而非主动的情绪调节; 鉴于主动情绪调节的产生难度较大, 造成创造性认知重评在实际应用上的两难困境。基于此, 本项目拟指导受试者进行创造性认知重评的学习, 通过学习将这种策略迁移并且应用到生活中的负性情绪调节事件中。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行为学上, 探索创造性认知重评在大学生群体和青少年群体负性情绪调节中的迁移效应; (2)影像学上, 探索创造性认知重评迁移前后在脑认知表征模式上的变化。本项目是对已有工作基础的延伸和拓展, 为验证和推动创造性认知重评成为一种可学、可用、高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奠定理论基础。

  • 才思泉涌“举步”间:体育运动对思维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创造性思维是运用独特且新颖的观点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 发散与聚合思维是两种常见的类型。体育运动对发散与聚合思维具有不同的影响, 且受到运动强度、方式、时长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的调节。目前解释体育运动如何影响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有情绪假说、执行功能假说与身心隐喻理论。未来的研究需要在进一步重视研究规范性的基础上, 加强神经科学研究并拓宽群体覆盖面, 关注体育运动与创造性成就的关系, 为开具创造性思维运动处方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持。

  • 市场信息整合的思维机制初探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采用个别测试和集体测试相结合的方法, 辅以个别访谈等技术, 运用自编的实验测试材料, 通过两个实验探索市场信息的量、关键启发信息的突出性等对商业投资问题的思维决策结果的影响, 初步探讨了市场信息整合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和机制。实验结果发现, 提供给被试的市场信息越多, 信息整合的问题空间越大, 其整合过程难度越大; 在问题空间进行搜索时, 被试需要抓住关键启发信息形成一个初始意向, 明确进一步搜索的思维方向; 初始意向形成后, 被试须筛选必要信息、排除冗余信息, 并进一步整合有用信息, 使初始意向更加精致化, 最终形成一个“可盈利的完善的投资方案”。

  • 问题先导下语义相似性和原型难度 对原型启发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采用现实生活中的科学发明事例, 通过两个研究探讨了问题先导下的原型启发促发顿悟的机制。实验1采用简单原型材料, 利用“先问题”范式探讨了问题先导下的原型启发促发顿悟的关键认知过程, 结果发现问题激活率可以解释问题解决正确率89.3%的变异。实验2采用3种不同难度的原型材料, 用“先问题”范式和被试自我报告问题和原型中关键词的方式探讨问题自动激活的机制。结果发现原型和问题关键词的提取对问题激活率有显著影响, 而原型和问题关键词之间的语义相似性与问题激活率显著相关。研究表明, 问题激活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问题先导下的原型启发促发顿悟的关键认知过程。原型的特征性功能和问题的需求性功能之间的语义相似性是问题自动激活的机制。

  • 科学发明情境中问题提出的脑机制再探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以高生态学效度的科学发明问题情境作为实验材料,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基于低频振幅(ALFF)和静息态功能连接(RSFC)的分析方法, 探讨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的脑机制。结果发现, 在控制了被试性别、年龄后, 提出新颖有效性问题的比率越高, 左内侧前额叶(Left media prefrontal cortex, L-mPFC)和右小脑前叶(Right cerebellum)的ALFF值越高。进一步功能连接分析发现, 提出新颖有效性问题的比率与mPFC和楔叶(Cuneus)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呈显著正相关。结果强调mPFC对于科学发明情境中问题提出的重要作用, 且更高比率的新颖有效性问题的提出是通过mPFC与其它脑区的协同联结来实现的。

  • 思维中语义搜索过程:基于答案累积时间函数和语义相似性的量化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通过描绘发散性思维测验(物品多用途, AUT)中答案生成在累积函数和语义相似性等一系列参数上的量化特征, 揭示创造性思维的语义搜索过程。结果发现:(1)新颖AUT条件中, 语义搜索呈现与自由联想类似的负加速特点, 但搜索速度较寻常AUT条件更慢。(2)新颖AUT条件中所生成的答案与题目(即物品)均具有较低的语义相似性, 且显著小于寻常AUT条件。(3)新颖AUT条件中生成的答案比寻常AUT条件表现出显著更低的聚类程度, 其中可聚类答案和未聚类答案与题目的语义相似度均较低, 且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者在新颖性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说明了创造性思维的语义信息搜索过程具有与自由联想类似的激活扩散特征, 但总体搜索速度较慢。新颖性要求使得个体在最初搜索时便开始摆脱题目的语义限制而进行远距离搜索(避免就近搜索), 并倾向于在每个语义场中只生成一个答案(避免局部搜索), 但也可能会在远离题目的语义场中生成多个同类别答案。

  • 语义距离与思维关系的元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测量 提交时间: 2022-11-20

    摘要: 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为探究语义距离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提供了可靠且有效的研究方法。近些年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研究基于创造力联想理论及扩散激活模型,通过元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语义距离与创造性思维的整体关系,并且分析了以往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本文经过文献检索和筛选后获得14项研究,提取r值作为效应值 (共53个效应值,4729个独立样本),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了元分析。结果显示:语义距离与创造性思维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r = 0.379, 95%CI [0.300, 0.452]);二者的相关强度受到被试年龄和创造性思维不同测量指标的调节。研究结果表明语义距离与创造性思维关系密切,同时解释了以往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上述结果不仅能为更深入地探讨创造性思维的认知神经机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解释,而且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语义距离与创造性思维二者的关系及其边界条件,为更好地解释、预测和提升创造力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启示。

  • 才思泉涌“举步”间:体育运动对思维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9-21

    摘要: 创造性思维是运用独特且新颖的观点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发散与聚合思维是两种常见的类型。体育运动对发散与聚合思维具有不同的影响,且受到运动强度、方式、时长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的调节。目前解释体育运动如何影响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有情绪假说、执行功能假说与身心隐喻理论。未来的研究需要在进一步重视研究规范性的基础上,加强神经科学研究并拓宽群体覆盖面,关注体育运动与创造性成就的关系,为开具创造性思维运动处方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持。

  • 睡眠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基于记忆重组的解释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2-01

    摘要: 睡眠通过影响记忆重组帮助创造性问题解决。其中,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主要帮助增强记忆间的新奇联系,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帮助规则提取、形成关系记忆和记忆整合。而睡眠影响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程度会受睡眠结构变化、在睡眠期间操纵记忆、任务类型的影响。目前睡眠影响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理论解释中,睡眠期间激活扩散程度增加已被较少关注,从系统和细胞层面进行解释成为主流,包括睡眠期间海马—新皮层的对话,突触缩减,以及重叠交替的记忆回放,睡眠通过上述机制促进记忆重组,进而帮助创造性问题解决。未来研究需通过转换需要创造性解决的问题类型拓展研究广度,基于情绪记忆和记忆表征间的跨模态迁移深化机制研究。

  • 道德情绪:探寻道德与创造力关系的新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10-28

    摘要: 先前有关道德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多关注道德的认知与行为差异对创造力产生的 影响, 但研究结果却存在较大的分歧。为此, 研究从道德情绪的视角, 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 系统的梳理, 发现道德情绪存在: 以情绪效价调节创造性认知; 激发道德动机, 中介人格与 创造力的关系; 引发自我觉察, 促进顿悟与创造性成就的产生; 提升心理资本, 影响不同创 造力特性的表达等,多种影响个体创造力的路径。这表明, 与道德认知和行为相比,道德情 绪不仅能更加全面准确的体现出个体实际的道德活动、促进符合道德标准的创造力产生;还 为人们解释道德与创造力的关系提供了多样的路径与可能。未来需继续加深对道德情绪及 其内在机制的理解、通过系统性的选取创造性任务, 明确道德情绪、道德与创造力之间的关 系, 寻找道德培养与创造力激发的新模式。

  • 科学发明情境中问题提出的脑机制再探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7-21

    摘要: 以高生态学效度的科学发明问题情境作为实验材料,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基于低频振幅(ALFF)和静息态功能连接(RSFC)的分析方法,探讨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的脑机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被试性别、年龄后,提出新颖有效性问题的比率越高,左内侧前额叶(Left media prefrontal cortex, L-mPFC)和右小脑前叶(Right cerebellum)的ALFF值越高。进一步功能连接分析发现,提出新颖有效性问题的比率与mPFC和楔叶(Cuneus)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呈显著正相关。结果强调mPFC对于科学发明情境中问题提出的重要作用, 且更高比率的新颖有效性问题的提出是通过mPFC与其它脑区的协同联结来实现的。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