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详细浏览

青少年心理韧性与恶意创造性行为倾向的关系

请选择邀稿期刊:

The relationship of adolescents’ resilience and their malevolent creative behaviors

摘要: 恶意创造力因其独特的“危害性”而与一般创造力有所区分。积极的人格特质如心理韧性由于可以促进一般创造力但对恶意有所抑制,故其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2个研究考察心理韧性与恶意创造力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心理韧性与应激对恶意创造力的共同作用。结果表明:心理韧性水平能够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恶意创造性行为,且主要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对恶意创造性行为起作用;心理韧性对恶意创造性行为的影响也会受到应激环境的调节,即相对于非应激条件,应激条件下削弱了积极应对方式对恶意创造性行为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表明有必要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心理韧性以抵御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并正确引导其创造力的发展。

版本历史

[V1] 2021-10-08 18:17:19 ChinaXiv:202110.00014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预览
同行评议状态
待评议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2714
  •  下载量785
评论
分享
申请专家评阅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