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MathMenu.js
您当前的位置: > 详细浏览

网络热点话题、评论方式与注意力捕获的研究

请选择邀稿期刊:
摘要: 专注于社会热点事件并捕捉稀缺的公众注意力是实现信息流动的必要前提。通过两个实验研究的生理行为,基于自我控制理论和情绪感染理论,验证了社会热点事件引发的先前正/负面情绪是否会通过对他人的“共情”观点评论触发的规范性道德情绪或通过“评判性”观点和评论触发的视角道德情绪产生降低阈值的效果。此外,本文比较了在情绪感染过程中这两种不同道德情绪的注意力捕捉效果。研究结果发现:(1)与“评判性”观点评论不同,先前的负面情绪对由“共情”观点评论触发的规范性道德情绪(如同情/怜悯、自豪等)有更明显的降低调节效果,其捕捉速度更快;(2)与“共情”观点评论相比,先前的正面情绪对由“评判性”观点评论引发的视角道德情绪(如厌恶/恐惧、羞耻等)有更大的降低阈值效果,其捕捉注意力的速度更快;研究表明,及时利用社会热点事件,通过先前情绪对不同类型道德情绪的阈值调节效果,将捕捉公众稀缺的注意力以获得关注,扩大社会影响力,并为实现信息流的实现提供实践启示。

版本历史

[V1] 2024-10-26 00:32:25 ChinaXiv:202411.00072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预览
同行评议状态
待评议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1165
  •  下载量454
评论
分享
申请专家评阅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