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脑功能同伦亲和度图谱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分类: 生物学 >> 神经生物学 提交时间: 2023-12-19

    摘要: 人脑左右半球中空间对等的区域亦称同伦脑区,往往表现出功能相似性,暨功能同伦。为理解人类心理行为的功能同伦规律和机制,本文基于脑连接组的双因子生成理论,提出一种人脑功能同伦研究方法:功能同伦亲和度。该方法通过计算同伦脑区的全脑功能连接模式的余弦距离,量化同伦脑区的功能亲和度。使用美国和中国人脑连接组计划的全脑功能磁共振影像数据库,我们首先绘制了700毫秒2毫米时空精度的功能同伦亲和度图谱,评估了其个体差异的重测信度。其次,我们对该图谱的系统分析定位出人类颞顶联合区的三个特定区域,发现了它们半球偏侧化的特征规律,揭示了其与注意、语言和社会认知的功能关联。最后,我们通过多模态脑图谱关联计算进一步探索了人脑功能同伦亲和度与遗传、进化、结构与功能组织分布的相关规律。综上,我们所提出的功能同伦亲和度方法可为人口神经科学研究提供高信效度人脑功能测量图谱。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组蛋白修饰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1-08-11

    摘要: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具有复杂病因学的精神疾病,多发生于个体受到重大创伤事件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受到环境和遗传易感性的共同作用,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而表观遗传学作为一门研究多变环境因素调控基因表达的可遗传变化的学科,近年来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表观遗传机制之一——组蛋白修饰机制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由于组蛋白修饰可以受到多种酶的调控,其灵活的可逆化和精细调控为相应的药物研发提供了可能性和便利。因此,深入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组蛋白修饰机制,对于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及药物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组蛋白修饰研究主要使用动物模型,临床研究较少;组蛋白的类型则主要关注组蛋白H3和H4乙酰化;此外,同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组蛋白修饰水平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前额叶、海马体和杏仁核区域,参与免疫系统、血清素系统和神经肽Y能系统等相关通路的调节。当前PTSD组蛋白修饰的研究结果间还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未来的研究应采用更加一致和实用的分析和报道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研究的影响。

  • 实验室大鼠超声波的情绪意义与测量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21-05-15

    摘要: 大鼠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等实验研究中,其中不乏需要对实验对象的情绪状态进行测量的研究。大鼠的超声波具有情绪表达与情绪传递的功能:使用FM-50kHz超声波表达愉悦的积极情绪;使用flat-50kHz用于社交通讯;使用22kHz范围的超声波表达焦虑、厌恶等消极情绪。通过采集并分析大鼠的超声波,可以量化大鼠在实验操作中的情绪状态。本文论述了大鼠超声波的情绪意义,并针对大鼠超声波的测量与分析给出了建议。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