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5-03-08
摘要: 从文化心理学角度,探索了中国社会中的委屈情绪的心理内涵,并编制了委屈倾向量表以测量委屈特质。研究1根据半结构化访谈分析委屈的心理结构(N=16),研究2、3在研究1基础上先确定量表初始条目,并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量表最终条目(N=300),并检验其信效度(N=463)。最终形成了包含委屈感知和委屈表达两个维度的正式量表。该量表有助于推动委屈情绪的研究进展,丰富对本土文化情绪及人际互动方式的理解。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0-21
摘要: 学校的师生和同伴关系以及家庭的人际关系是构建中学生社交网络的关键部分。临床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与缺少正常的社交互动和稳定的人际关系有关。本研究以心理健康测试量表(MHT)与多维感知社会支持量表(MSPSS)量表为工具,以达州市4228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中学生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好坏与其人际关系密切相关,76.1%的学生在心理健康评估中表现为正常,但这些学生的人际关系并不一定理想。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人际关系质量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相关性,其中相关系数约为0.197,显示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本项研究强调了中学生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密切联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心理健康较差的学生通常难以维持稳定的人际关系。此外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之间存在动态互动,强调了心理健康的持续改善对于促进更健康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人际关系指导提供了实证支持。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测量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测量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0-09
摘要: 【目的】对Denise等人的情绪调节灵活性量表(Flexible Emotion Regulation Scale, FlexER)进行汉化和修订,并且探究情绪调节灵活性量表的结构与信效度,以及该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试用情况。【方法】采用情绪调节灵活性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对1010名大学本科生施测,并对情绪调节灵活性量表进行项目分析,效度分析和信度分析。【结果】9个条目的区分度良好,各条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30-0.62之间。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了三个维度:可变性,惰性和多样性。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指数:χ2 =41.69(df =24),RMSEA=0.04,GFI =0.98,AGFI=0.96,NFI=0.94,CFI=0.98,IFI=0.98。各项指标都表明量表的模型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FlexER量表总的α=0.72,各维度的α系数在0.66~0.68间。【结论】FlexER中文版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考察中国的大学生的情绪调节灵活性。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7-31
摘要: 摘要:目的:本研究将探讨心理健康,睡眠质量和护士压力应对的关系,探究压力应对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压力应对方式量表对山西省人民医院289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护士压力应对与心理健康和睡眠障碍的相关性,并采用SPSS PROCESS宏程序构建调节效应检验模型分析压力应对在心理健康和睡眠障碍中的中介效应。结果:压力应对,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得分两两显著相关(P<0.01),其中压力应对对心理健康有正相关(P<0.01),心理健康对睡眠质量有正相关(P<0.01),压力应对对睡眠质量有正相关(P<0.01)。在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之间,压力应对方式的标准化间接影响为0.12,而中介效应占据了总影响的20.69%。结论:护士压力应对,心理健康,睡眠质量之间呈正相关,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与更好的睡眠质量呈正相关,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即积极的应对压力,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睡眠质量,压力应对在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之间以中介变量的形式存在,并且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测量 提交时间: 2024-07-24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生育决策中个体自我选择的成分增多,年轻人的生育观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作为生育观念的主要成分之一,生育动机,反映了个体生育或不生育的原因。对于育龄群体生育动机的准确测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应对当前严峻的人口问题。然而,我国目前尚无成熟的用于评估生育动机的标准化量表。本研究在系统回顾国内外生育动机测量工具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编制生育动机量表,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线上调查2000名育龄男女,以验证新编制量表的信效度。由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大脑通路不同,将积极和消极生育动机单独计分。因子分析发现积极生育动机和消极生育动机均存在两个维度(追求和渴望/习俗和规范;情感和社会/躯体和物质),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构想效度、校标效度和内容效度的检验结果提示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适用于测量我国育龄人群的生育动机水平。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16
摘要: 共享型员工与平台企业之间不属于雇佣关系,基于雇佣关系的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面对这类新型员工显得捉襟见肘,探索专门针对共享型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势在必行。本文采用扎根理论、跨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共享型员工管理实践的结构维度、测量工具和作用机制进行系统探索。首先,以滴滴出行和花椒直播两个共享平台为案例,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了共享型员工管理实践的三级职能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平台支持、平台激励和平台约束3个维度。其次,基于职能体系开发了11题项的共享型员工管理实践量表。最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并发现:共享型员工管理实践各维度对共享型员工的工作投入均有正向影响,组织认同的中介效应显著,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部分显著。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6-19
摘要: 线上办公日渐成为常态, 虽与组织的时空分离给予员工高度自主, 但削弱了领导的控制感并带来不确定性。领导如何实现在虚拟空间的控制感, 保持其管理有效性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然而, 鲜有研究将“线上办公”与“领地行为”结合, 故限制了对线上控制和线上领导领地行为表征形式的理解。本研究拟首先开发符合线上办公这一时代背景的线上领导领地行为量表, 提供实证测量工具; 其次, 探讨并解析线上办公与线上领导领地行为的联系; 再次, 线上领导领地行为虽能化解领导关于控制方面的忧虑, 却会违背员工对自主的期望, 故本研究提出并分析这一行为的双刃剑效应; 最后, 分析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调节作用。关注线上领导领地行为这一命题可为线上控制提供有益借鉴。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测量 提交时间: 2023-05-04
摘要: 学业内卷虽有可能危害高校人才培养,但尚缺乏可靠的测量工具进行检验。本文通过3 个研究开发了大学生学业内卷问卷并验证其有效性。研究 1 结合文献分析、生活观察和访谈构建了初始题库,并基于 338 名大学生的试测结果筛选了题目。研究 2 基于大样本(N =3000)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独立样本(N = 571)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确立了 16 个条目,三因子(舍心逐物、竞争失格和脱实务虚)的最终版问卷。 3000 人的样本显示, 多数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业内卷。 高学业内卷个体的零和信念更强、特质焦虑更高、生活满意度更低、睡眠质量更差,但创造力倾向却没有更高。研究 3 基于 99 人的数据发现问卷重测信度为 0.83。本研究不仅开发了可靠的测量工具,还发现大学生学业内卷普遍存在且危害明显。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对极端膜拜团体造成身心伤害现象的科学研究, 集中在对极端膜拜伤害的界定、测量和机制三个方面。本文的目的, 是梳理这三个主题上的研究脉络, 明晰其中的争议之处和取得的成绩。文本分析表明, 对极端膜拜伤害的界定从“洗脑”转向了“心理虐待”, 对这类伤害的经验观察由个体症状转向了群体行为和经历的描述, 测量方法由传统心理测试工具变成了新型团体心理虐待量表, 膜拜伤害的心理机制研究在综合环境和个人精神特质两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二者交互的病理模型, 表观遗传学和人际神经生物学用于极端膜拜伤害的生理机制研究已见端倪。但是, 迄今对于极端膜拜伤害的学术研究尚未形成范式。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根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历时系统和宏观系统可能对个体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间接证据表明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趋势不明朗, 且相关研究缺乏从社会宏观视角的切入。基于此局限, 运用横断历史元分析的方法对1999到2020年间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I)的215篇文献进行分析(N = 103876)。结果发现:(1)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水平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 其中时间价值感保持稳定, 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呈下降趋势; (2)来自社会经济因素(GDP、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化率)、就业因素(城镇登记失业率、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和网络因素(互联网普及率、网民每周互联网使用时长)的7项社会指标能显著预测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下降; (3)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在性别和高校所在地上的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为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时代变迁提供了证据支持, 从社会宏观因素的视角扩宽了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机制模型。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个体学习符号分数的一个关键是能对其数值形成准确表征。现有研究假设符号分数表征的认知基础是人类自婴幼儿期就具有的非符号数量表征(如表征两个集合各自的数量, 或两个数量的比例)。其证据包括表征非符号数量(尤其是非符号数量比例关系)和表征符号分数在行为和大脑神经活动层面上都表现出相关性。然而要说明非符号数量表征是符号分数表征的认知基础, 还需更多研究表明两者在数量概念上的独特相关和因果联系, 并阐明符号分数表征形成的认知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教师主观幸福感作为衡量教师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一项关键指标, 对其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至关重要, 同时, 对其随社会变迁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的监测也不可忽视。本研究对2002至2019年间的51篇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测量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报告(共包括13600名教师)进行横断历史的元分析。研究发现:(1)教师主观幸福感均值与年代呈显著负相关, 这说明我国教师主观幸福感在逐年下降。(2)来自社会经济条件(居民消费水平、房价、老年抚养比和教育经费)、社会联结(家庭规模数、离婚率和城镇化水平)和社会威胁(犯罪率)三方面的8项宏观社会指标的变化能显著预测教师主观幸福感的下降。(3)中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随年代下降的趋势更明显, 其主观幸福感得分要显著低于高校教师。本研究不仅探究了我国教师主观幸福感近20年的变迁趋势, 而且结合社会宏观发展的指标, 提出了影响我国教师主观幸福感的三维理论框架, 对群体社会心理的研究思路进行了纵向(随时代变迁)及横向(宏观社会指标)的拉伸, 拓展理论基础的同时, 在实践上, 为干预调节我国教师群体主观幸福感提供决策依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皮亚杰认知发展量表” (IPDT)中的守恒与关系领域经动态化改编后已被证实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潜能评估。在此基础上, 本研究旨在构建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儿童的IPDT表征、分类、规律领域的动态测验; 并运用所构建的IPDT动态测验对低社会经济地位(SES)儿童进行认知潜能评估; 而后经过对低SES儿童的推理认知干预, 进一步考查认知干预在低SES不同潜能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数学成就中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1)改编的IPDT表征、分类、规律领域的动态测验包含“前测—干预—迁移—后测”4个阶段, 所构建的逐级提示干预方案合理适切, 可以有效区分不同认知潜能水平的小学高年级儿童, 特别是弱势儿童; (2)推理认知干预对由IPDT动态测验细致区分出的不同潜能水平的低SES儿童作用不同, 尽管他们在认知能力与数学成就上均有进步, 但低SES高潜能儿童比低SES低潜能儿童从干预中获益更多。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03
摘要: 根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历时系统和宏观系统可能对个体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间接证据表明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趋势不明朗,且相关研究缺乏从社会宏观视角的切入。基于此局限,运用横断历史元分析的方法对1999到2020年间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I)的215篇文献进行分析(N= 103876)。结果发现:(1)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水平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其中时间价值感保持稳定,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呈下降趋势;(2)来自社会经济因素(GDP、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化率)、就业因素(城镇登记失业率、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和网络因素(互联网普及率、网民每周互联网使用时长)的7项社会指标能显著预测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下降;(3)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在性别和高校所在地上的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为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时代变迁提供了证据支持,从社会宏观因素的视角扩宽了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机制模型。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7-21
摘要: 个体学习符号分数的一个关键是能对其数值形成准确表征。现有研究假设符号分数表征的认知基础是人类自婴幼儿期就具有的非符号数量表征(如表征两个集合各自的数量,或两个数量的比例)。其证据包括表征非符号数量(尤其是非符号数量比例关系)和表征符号分数在行为和大脑神经活动层面上都表现出相关性。然而要说明非符号数量表征是符号分数表征的认知基础,还需更多研究表明两者在数量概念上的独特相关和因果联系,并阐明符号分数表征形成的认知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6-07
摘要: “皮亚杰认知发展量表”(IPDT)中的守恒与关系领域经动态化改编后已被证实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潜能评估。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旨在构建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儿童的IPDT表征、分类、规律领域的动态测验;并运用所构建的IPDT动态测验对低社会经济地位(SES)儿童进行认知潜能评估,经过对低SES儿童的推理认知干预,进一步考查认知干预在低SES不同潜能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数学成就中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1)改编的IPDT表征、分类、规律领域的动态测验包含“前测—干预—迁移—后测”4个阶段,所构建的逐级提示干预方案合理适切,可以有效区分不同认知潜能水平的小学高年级儿童,特别是弱势儿童;(2)推理认知干预对由IPDT动态测验细致区分出的不同潜能水平的低SES儿童作用不同,尽管他们在认知能力与数学成就上均有进步,但低SES高潜能儿童比低SES低潜能儿童从干预中获益更多。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8-14
摘要: 为编制中国医患信任量表,预测试经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确立了患方信任量表中预设性信任分量表的9个条目和现实性信任分量表的13个条目,以及医方信任量表8个条目,并以此在全国范围内以便利抽样方式对2658名患方和1229名医方有效被试进行初测。预测试和初测结果均表明,患方信任量表只能作为单维度总加量表,而医方信任量表可分为“关系感知”和“防御心态”两个维度。患方预设性信任分量表、患方现实性信任分量表和医方信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1、0.85和0.63,效标效度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项参数均在可接受范围,专家评定效度良好。患方预设性信任分量表可用于从群际层面了解患方对医生群体的一般信任水平,现实性信任分量表可用于从人际层面了解患方对具体医生的特殊信任水平;医方信任量表可用于评估医师对其所接诊的患方个体的信任度;结合三者可评估医患双方的信任匹配度。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03-29
摘要: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选取或接受一个导致明显损失的选项(如,无酬加班)。主流决策理论不会将此选择预测或解释为我们主动做出的行为选择,反倒是中国古语“吃亏是福”这一信条不仅对此进行了阐释,而且还大力推崇这类行为。为了探索“吃亏是福”信条起作用的机制,我们自创了一个基于成功人士吃亏轶事的量表,用于测量“吃亏似然性”。考虑到“福”可分为“主观”与“客观”之福;“报”可分为“现报”与“后报”,我们发现(1)当下吃亏似然性分数越高的人,当下拥有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SEI)越高、主观幸福感(SWB)越强;(2)真金白银的当前社会经济地位指数(SEI)既可以被当下的吃亏似然性所预测,也可以被想象的多年前吃亏似然性所预测(即以前吃的亏能预测现在受的福),且想象以前吃亏的年代越久远,预测的效果越佳。我们的发现提示“吃亏是福”不是传说而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