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脑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国家兴, 语言强。近年来,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日渐增长, 但汉语二语学习脑机制的系统归纳及相关理论模型仍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汉语二语学习近20年的脑机制研究, 以及最新二语学习脑机制的研究和理论, 可以归纳主要发现为:1)汉语声调学习最初依赖右颞上回和右额下回, 掌握后转而依赖左颞上回; 2)汉字字形学习与双侧额下回及右梭状回有关, 而汉字语音学习则与左颞顶叶区相关; 3)汉语二语学习初期会依赖右脑重要脑区(额下回、梭状回等), 随汉语能力的提升, 这种依赖减弱。综上, 汉语二语学习与右脑关系密切, 经历了由右侧功能主导转向双侧化或者左侧化的动态大脑发展变化过程。汉语学习者所采取的二语学习方法及其语音听辨能力, 会影响学习者的语言功能、脑结构及其脑功能网络连接方式。未来研究可以从被试语言背景、研究范式和内容、数据分析等角度出发, 探寻汉语二语学习的有效方法, 构建并完善汉语二语学习认知神经机制的相关理论模型。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