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4项实验探讨了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 相比单独经历负性情绪事件, 是否以及如何促进了个体间的合作。实验1~3分别采用抽奖任务和瑞文推理测验任务操纵负性情绪事件, 采用公共物品博弈任务测量合作行为, 结果表明, 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 相比单独经历负性情绪事件, 促进了个体间的合作行为。实验2通过测量归属需要、社会联结和内群体认同, 实验3通过操纵归属需要, 来考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的潜在机制, 结果表明, 共同经历者之间的合作行为受归属需要的驱动, 而社会联结和内群体认同不足以对该现象进行解释。实验4通过操纵个体共同经历“相同”和“不同”的负性情绪事件, 进一步厘清了, 促进个体间的合作是由于“共同经历相同的负性情绪事件”而非“共同经历负性情绪”造成的。研究结果有利于解释小群体的形成, 对群体和社会管理亦具有借鉴意义。

  • 跨情境的刺激泛化在面孔信任形成中的作用:基于直接互动与观察学习的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基于联结学习理论(associative learning theory),通过3项实验考察了跨情境(公平—信任)的刺激泛化在信任形成中的作用。实验1a和实验1b分别从亲历者和观察者视角,发现了信任形成中跨情境的刺激泛化效应(stimulus generalization effect),即相比于中等不公平条件,随着被信任者的面孔与先前互动中公平(不公平)分配者面孔相似度的增加,个体对其信任程度逐渐增加(降低);并且这一效应具有不对称性(asymmetry),对不公平分配者面孔的泛化强度高于对公平面孔的泛化强度。采用漂移扩散模型(Drift-Diffusion Modeling, DDM)分析发现,不公平条件下的漂移率ν显著小于中等不公平或公平条件下的漂移率ν;表明在对与先前互动中不公平分配者面孔相似的陌生面孔进行信任决策时,个体更倾向累积不信任的证据。实验2结果发现,对行为意图的感知参与了刺激泛化效应的产生;在无意图条件下,上述跨情境的刺激泛化效应消失。上述结果表明,个体采用联结学习机制将不同情境中习得的声誉信息泛化到新的互动情境中,进而指导其随后的信任决策。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