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张婕
  • 睡眠对恐惧学习的影响及其认知神经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睡眠问题可能会诱发恐惧相关情绪障碍(焦虑、创伤性应激障碍、恐怖症等), 研究睡眠影响恐惧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 有助于增强对恐惧相关情绪障碍的预测、诊断和治疗。以往研究表明睡眠剥夺影响恐惧习得和消退主要是通过抑制vmPFC活动, 阻碍其与杏仁核的功能连接, 从而导致恐惧习得增强或是消退学习受损。进一步研究发现睡眠不同阶段对恐惧学习相关脑区有独特的影响: 剥夺(缺乏)快速眼动睡眠会抑制vmPFC活动、增强杏仁核、海马激活, 导致恐惧习得增强, 消退学习受损, 此外边缘皮层的功能连接减少破坏了记忆巩固(恐惧记忆和消退记忆); 而慢波睡眠主要与海马变化有关, 慢波睡眠期间进行目标记忆重激活可促进恐惧消退学习。未来研究需要增加睡眠影响恐惧泛化的神经机制研究、及昼夜节律中断对恐惧消退的影响, 以及关注动物睡眠研究向人类睡眠研究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 婴幼儿面孔注意偏向:先天倾向与发展轨迹——来自正常和孤独症婴幼儿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正常发展(Typically developing, TD)婴儿的先天面孔注意倾向稳定地存在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刺激情景中, 且在生命第一年内呈现短暂下降后快速增强的发展趋势。TD婴幼儿的视觉注意在第4至6周之间发生由皮下控制向皮层控制的关键性转变之后, 伴随面孔视觉经验的不断积累, 逐渐形成的面孔特异性皮层网络对面孔的优先选择性反应逐渐增强。而孤独症谱系(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婴幼儿具备初始的面孔注意先天倾向, 但在面孔皮层发育关键期内逐渐偏离正常轨道, 在1岁左右表现出面孔注意障碍。该群体先天的感知注意损伤或社会动机缺失可能导致其在关键性转变期内的面孔视觉经验输入不足, 进而阻碍面孔特异性皮层网络的正常发展。未来研究可考虑采用生物遗传学方法和近红外脑成像技术探索新生儿面孔注意先天倾向的起源, 系统考察社会场景中感知觉特征和社会性特征对ASD高危婴儿面孔注意发展轨迹尤其是关键性转变期的影响作用。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