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变量间的网络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变量间的网络分析模型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不同于将潜变量作为观测变量的共同先导因素的潜变量模型, 网络分析模型将观测变量作为初级指标, 采用图论的方法建立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网络, 其中变量为网络的节点, 而变量间的关系是节点之间的连线。因此网络分析可以突显观测变量之间的联系以及观测变量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系统。通过变量网络中基于各个节点特征的指标(如中心性)以及基于整体结构特征的指标(如小世界性), 网络分析为研究各种心理现象提供了新的可视化的描述方式和理解视角。近10年来, 网络分析的方法已在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等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未来研究应继续发展和完善网络分析模型的理论和方法, 使之运用到更多的数据类型和更广的研究领域中。

  • 孤独感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其理论解释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孤独感已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社会现象。近年来, 孤独感影响消费行为的研究成果为消费者行为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个体的孤独感会对补偿性消费行为、回避性消费行为、非理性消费行为及独特性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同时, 这些影响会受到消费者亲密关系状态、营销策略、产品属性及消费情境等因素的影响。社交替代理论、控制感理论、补偿性消费行为理论、自我调节理论和人格特质理论可用来解释孤独感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未来研究应当关注孤独感对利他型消费行为的影响、孤独感类型和程度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孤独感影响消费行为的调节因素、孤独感影响消费行为的内在机制、消费行为对孤独感的反向影响等方向。

  • 福至心灵:幸运感知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其理论解释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寻求幸运的行为从古至今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幸运感知如何影响消费行为的理论成果为消费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系统回顾相关文献发现, 个体的幸运感知会对冒险行为、独特性寻求、传染效应、特定事物的态度和幸运消费产生影响。归因理论、人格特质理论、认知启动理论、反事实思维、社会比较理论、控制感理论和启发式决策可以用于解释幸运感知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未来研究应深化幸运感知影响消费行为的作用机制并拓展边界条件及其双向结果。

  • 及脑功能连接对社交网络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采用网络分析的方法, 本研究从个体受欢迎程度和个体间亲密程度两方面探究了人格特质对社交网络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个体间大脑静息态功能连接相似性和社交网络的关系。结果发现:(1)高尽责性的个体在需要“值得信任”特质的社交网络中更受欢迎, 高宜人性的个体在需要“共享时光”的社交网络中更受欢迎; (2)在需要“相同兴趣”特质的社交网络中, 个体间人格相似性和社会距离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3)同样在需要“相同兴趣”特质的社交网络中, 个体间部分功能连接相似性与社会距离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这些功能连接主要集中在额顶控制网络以及背侧注意网络; 同时, 部分节点功能连接相似性与社会距离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这些功能连接主要集中在默认网络。研究结果揭示了人格特质对不同社交网络结构的影响, 以及个体间人格特质相似性和静息态脑网络相似性与社会距离的关系。本研究对理解社交网络的结构, 形成规律以及其中的信息传播规律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 PTSD易感性、工作记忆能力和创伤期间认知加工对模拟创伤闪回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基于模拟创伤研究范式, 采用道路交通事故影片对159名健康大学生进行模拟创伤, 考察PTSD易感性人格特质(特质焦虑、特质分离和神经质)、工作记忆能力(注意控制和工作记忆容量)和创伤期间认知加工(数据驱动加工和概念加工)对模拟创伤后不同时段闪回的影响。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 结果发现:(1)数据驱动加工正向预测不同时段闪回(即时闪回、一周闪回和触发闪回)的数量、生动性、痛苦度以及一周侵入频率; (2)神经质正向预测触发闪回痛苦度, 注意控制和工作记忆容量负向预测一周侵入频率; (3)概念加工在注意控制与即时闪回痛苦度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提示:数据驱动加工是创伤后不同时段闪回的主要影响因素; 概念加工主要作用于早期急性应激反应, 注意控制是其保护因素; 神经质和工作记忆能力对闪回具有较长期的影响, 且工作记忆能力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孤独感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其理论解释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12-09

    摘要: 孤独感已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社会现象。近年来,孤独感影响消费行为的研究成果为消费者行为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个体的孤独感会对补偿性消费行为、回避性消费行为、非理性消费行为及独特性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同时,这些影响会受到消费者亲密关系状态、营销策略、产品属性及消费情境等因素的影响。社交替代理论、控制感理论、补偿性消费行为理论、自我调节理论和人格特质理论可用来解释孤独感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未来研究应当关注孤独感对利他型消费行为的影响、孤独感类型和程度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孤独感影响消费行为的调节因素、孤独感影响消费行为的内在机制、消费行为对孤独感的反向影响等方向。

  • PTSD易感性、工作记忆能力和创伤期间认知加工对模拟创伤闪回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0-19

    摘要: 基于模拟创伤研究范式,采用道路交通事故影片对159名健康大学生进行模拟创伤,考察PTSD易感性人格特质(特质焦虑、特质分离和神经质)、工作记忆能力(注意控制和工作记忆容量)和创伤期间认知加工(数据驱动加工和概念加工)对模拟创伤后不同时段闪回的影响。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结果发现:(1)数据驱动加工正向预测不同时段闪回(即时闪回、一周闪回和触发闪回)的数量、生动性、痛苦度以及一周侵入频率;(2)神经质正向预测触发闪回痛苦度,注意控制和工作记忆容量负向预测一周侵入频率;(3)概念加工在注意控制与即时闪回痛苦度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提示:数据驱动加工是创伤后不同时段闪回的主要影响因素;概念加工主要作用于早期急性应激反应,注意控制是其保护因素;神经质和工作记忆能力对闪回具有较长期的影响,且工作记忆能力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福至心灵:幸运感知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其理论解释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分类: 管理学 >> 管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1-08-15

    摘要: 寻求幸运的行为从古至今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幸运感知如何影响消费行为的理论成果为消费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系统回顾相关文献发现,个体的幸运感知会对冒险行为、独特性寻求、传染效应、特定事物的态度和幸运消费产生影响。归因理论、人格特质理论、认知启动理论、反事实思维、社会比较理论、控制感理论和启发式决策可以用于解释幸运感知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未来研究应深化幸运感知影响消费行为的作用机制并拓展边界条件及其双向结果。

  • 及脑功能连接对社交网络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7-27

    摘要: 采用网络分析的方法,本研究从个体受欢迎程度和个体间亲密程度两方面探究了人格特质对社交网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 上进一步探究了个体间大脑静息态功能连接相似性和社交网络的关系。结果发现:(1)高尽责性的个体在需要“值得信任”特质的社交网络中更受欢迎,高宜人性的个体在需要 “共享时光”的社交网络中更受欢迎;(2)在需要“相同兴趣”特质的社交网络中,个体间人格相似性和社会距离呈显著负相关关系;(3)同样在需要“相同兴趣”特质的社交网络中,个体间部分功能连接相似性与社会距离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些功能连接主要集中在额顶控制网络以及背侧注意网络;同时,部分节点功能连接相似性与社会距离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些功能连接主要集中在默认网络。研究结果揭示了人格特质对不同社交网络结构的影响,以及个体间人格特质相似性和静息态脑网络相似性与社会距离的关系。本研究对理解社交网络的结构,形成规律以及其中的信息传播规律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 变量间的网络分析模型及其应用和特点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测量 提交时间: 2019-08-13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变量间的网络分析模型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本文目的在于介绍网 络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常用指标,并进一步介绍此方法在多个领域中的实证研究,旨在推 进研究者对网络分析模型的理解与应用。不同于潜变量模型将潜变量作为观测变量的共 同先导因素, 网络分析模型将观测变量作为初级指标,采用图论的方法建立观测变量之 间的关系网络,故使观测变量之间的联系不再受到潜变量模型的局限。通过变量网络中 基于各个节点特征的指标(如中心性)以及基于整体结构特征的指标(如小世界性),网络 分析为研究各种心理现象提供了新的可视化描述方式和理解视角。 本文详细介绍了此方 法目前在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等领域的应用, 进一步讨论了在未来研 究者可以发展和完善网络分析模型的方向,以使之运用到更多的数据类型和更多的研究 领域。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