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联合行动情境对个体时间知觉的影响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03

    摘要: 以往研究大多从个体水平上探究时间知觉偏差来源, 但鲜有研究关注社会情境下的时间知觉偏差机制。本文结合联合行动和时间二分任务范式,系统探讨了联合行动情境对个体时间知觉的影响机制。实验一发现, 相对于单人情境, 联合情境下个体的主观相等点显著偏移并且时间知觉敏感性显著下降。实验二通过操纵信念来激发共同表征, 同时通过同伴不在场削弱社会抑制强度。结果显示,相较于单人情境, 个体表现出和联合情境类似的主观相等点偏移, 但时间知觉敏感性无显著变化。实验三中通过操纵同伴的任务目标为非时间估计任务来削弱共同表征的影响, 同时通过操纵同伴在场激发社会抑制。结果显示, 相较于单人情境, 个体的时间知觉敏感性显著下降, 但主观相等点则无显著偏移。上述研究结果表明, 联合行动情境中个体通过共同表征机制表征了同伴的任务信息, 使得时间估计发生了偏移;同时由于他人在场竞争了注意资源, 降低了联合行动情境中个体的时间知觉敏感性。

  • 引入迷思概念的关键行动编码及其在过程数据诊断分类分析中的应用 「open review」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测量 提交时间: 2024-04-27

    摘要: 迷思概念是指基于个人经验构建的对一些对象、事件或观点的错误理解。相比于识别问题解决技能的缺失,额外识别迷思概念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关键行动编码是将传统心理测量模型迁移应用至分析行动序列等过程数据的必要手段。针对现有关键行动编码无法精细识别导致错误问题解决的原因的局限,本研究提出一种引入迷思概念的关键行动编码方式,以实现同时考虑问题解决技能和迷思概念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影响。通过一则实证研究对比探究不引入和引入迷思概念的两种关键行动编码在过程数据诊断分类分析中的表现;结果主要发现引入迷思概念可实现对被试的更精细化分类,有助于进一步识别导致问题解决成败的具体原因。

  • 吸烟者的“防弹衣”:自我豁免信念的形成机制及干预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19

    摘要: 吸烟者自我豁免信念对戒烟和吸烟行为有显著影响。以往研究使用认知失调理论解释吸烟者自我豁免信念的产生过程,这忽略了自我豁免信念的特殊性。吸烟者自我豁免信念的形成经过了认知失调和合理化、自我特殊性凸显以及信念竞争与稳固等三个过程。基于此,对吸烟者自我豁免信念的干预可采取伪善诱导干预、动机性访谈、问题式吸烟警示信息等措施。未来研究需结合我国吸烟者特点探究吸烟者自我豁免信念影响戒烟意愿的作用机制、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及有效干预措施。

  • 问题解决任务中行动序列的二分类建模:单/两参数行动序列模型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测量 提交时间: 2023-01-05

    摘要: 行动序列作为一种典型的过程数据,可反映被试解决问题的详细步骤。鉴于行动序列可区分正误,本文基于二分类Logistic建模提出两个复杂度相对较低的行动序列模型单/两参数行动序列模型(1P-/2P-ASM);两者差异在于是否允许自由估计问题状态的区分度。通过实证研究和模拟研究对比探究两个新模型与基于多分类Logistic建模的序列作答模型(SRM)的表现。研究结果主要发现(1)两个ASM能够获得与SRM几乎一致的问题解决能力估计值;(2)两个ASM的计算耗时明显低于SRM的;(3) 2P-ASM比1P-ASM的综合表现更优。总之,两个模型复杂度相对低的ASM均能够实现对行动序列的有效分析,有益于行动序列数据分析的落地。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