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韩宪国
  • 父母温暖与儿童晚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集体取向的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29

    摘要: 本研究采用自我报告法和教师评价法对1033名四年级学生(49.5%女生, M年龄 = 10.28岁, SD = 0.69)进行为期三年的三次追踪调查, 旨在探讨父母温暖与儿童晚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以及儿童集体取向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1)父母温暖与儿童亲社会行为直接预测关系因父母角色而异, 前测母亲温暖正向预测后测儿童亲社会行为, 前测儿童亲社会行为正向预测后测父亲温暖; (2)纳入儿童集体取向后, 前测父亲温暖和母亲温暖均正向预测后测儿童集体取向, 儿童集体取向与亲社会行为相互正向预测; (3)中介效应检验表明, T1的父亲温暖和母亲温暖均能够通过T2的儿童集体取向预测T3的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结果为理解文化价值观在父母教养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提供实证依据, 并为儿童价值观教育和亲社会行为干预带来一定启示。

  • 歧视知觉对初中生的合作倾向与行为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本文通过两个研究揭示歧视知觉对初中生合作倾向与行为的影响, 研究1采用问卷法对752名初中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 运用潜变量交叉滞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歧视知觉与合作倾向之间的纵向预测关系; 研究2采用动态公共物品困境实验考察歧视知觉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以及群体类型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初中生的歧视知觉与合作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 T1合作倾向可负向预测T2歧视知觉, T2歧视知觉可负向预测T3合作倾向; (2)在公共物品困境前三轮投资比和贡献率上, 歧视知觉和群体类型的交互效应显著; 而在后三轮仅发现歧视知觉在投资比和贡献率上的主效应, 以及群体类型在贡献率上的主效应。以上结果表明, 歧视知觉与合作倾向之间存在纵向螺旋式影响; 歧视知觉对前期合作行为的影响受到群体类型的调节, 但随着互动时间延长, 该调节作用消失。

  • 歧视知觉对初中生的合作倾向与行为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0-16

    摘要: 本文通过两个研究揭示歧视知觉对初中生合作倾向与行为的影响,研究1采用问卷法对752名初中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运用潜变量交叉滞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歧视知觉与合作倾向之间的纵向预测关系;研究2采用动态公共物品困境实验考察歧视知觉对合作行为的影响,以及群体类型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初中生的歧视知觉与合作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T1合作倾向可负向预测T2歧视知觉,T2歧视知觉可负向预测T3合作倾向;(2)在公共物品困境前三轮投资比和贡献率上,歧视知觉和群体类型的交互效应显著;而在后三轮仅发现歧视知觉在投资比和贡献率上的主效应,以及群体类型在贡献率上的主效应。以上结果表明,歧视知觉与合作倾向之间存在纵向螺旋式影响;歧视知觉对前期合作行为的影响受到群体类型的调节,但随着互动时间延长,该调节作用消失。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