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赵丽华
  • 儿童阅读与心理理论间的关系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阅读与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ToM)在儿童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梳理文献发现两者可能存在双向促进作用。儿童通过与家长或老师的共享阅读, 启动联合注意, 使用心理状态术语进行对话, 进一步根据社会想象力, 模拟社会互动, 从而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另一方面, 在阅读过程中, 心理理论能够助力儿童从宏观的阅读观的建立、元认知阅读策略的使用、故事情境模型的构建, 到微观具体的短语、句子、语篇和多文本的理解等能力的提高, 这些证据揭示了心理理论可以从多方面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进一步的神经生理证据发现, 阅读和心理理论这两个过程的神经活动是有一定重叠的。由此推测, 两者可能具备潜在的双向促进关系。未来需要更深入和长期的纵向追踪研究为两者的关系提供丰富的实证证据。此外, 还应进行更多中国的低龄儿童的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线上课程的盛行, 也应更多关注多媒体内容阅读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

  • 孤独症儿童非典型人际同步表现及其神经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08

    摘要: 人际同步在个体构建社会交流系统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系统回顾文献发现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儿童在社会互动中,行为、认知和情感不同层面都表现出人际同步减少或中断。进一步的神经影像证据发现,ASD 儿童与同伴之间大脑同步性协调反应降低或中断,较难实现内隐心理状态的共享和外显互动行为的同步。未来研究可能要从认知固化、行为不协调和情感表达失衡三个方面来构建 ASD 儿童非典型人际同步模型,并探索 ASD 儿童非典型人际同步是个体发育受损的产物,还是个体发育受损的潜在机制。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