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龚园超
  • 不道德传染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不道德传染, 是指道德违法者作为传染源将消极道德品质直接传递给传染对象, 或先传递给道德中性物品, 再由此物品传递给受传染对象, 引起其情绪、认知、生理等方面变化的过程。本文主要讨论了不道德传染发生的心理机制——厌恶, 围绕不道德传染对道德心理领域(道德情绪以及道德认知过程)产生的影响进行梳理; 进而将视角拓宽到非道德层面, 如具身认知、组织管理以及人际互动, 探究其对人类社会的广泛影响。最后, 从不同文化视阈、不同个体差异、传染过程的动态神经机制及正向道德传染等方面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政府无形类文化关注度对空气质量的预测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1-21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空气质量常常引起人们担忧。而中国文化中抽象精神层面内容即无形类文化(如价值观、意识形态、社会准则等等)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对于提高环保意识、促进亲环境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究政府对无形类文化的关注度是否有助于环境问题改善,本研究采用词频分析法对1978年-2009年人民日报无形类文化关键词进行年度词频统计代表政府对无形类文化的关注度,利用对应同期客观可吸入颗粒PM2.5和PM10浓度年增长率作为空气质量状况指标考量环境质量,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构建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政府对科技的关注度和年度GDP总量后,政府对无形类文化的关注度可以负向预测PM2.5和PM10浓度年增长率,即绿色发展水平提高。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