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2019-08-26
  • 计算精神病学:抑郁症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新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8-26

    摘要: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而异质的精神疾病,给全球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尽管基于症状学的诊断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但这种方法并不利于病理机制的探讨。另外,该诊断方法预测效度较低,导致其难以准确评估和比较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计算精神病学方法则能通过理论驱动和数据驱动两种互补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高对抑郁症的认识、预防和治疗。理论驱动方法基于经验知识或假设,利用计算建模方法对数据进行多水平分析;数据驱动方法则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分析高维数据,提高抑郁症诊断和预测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治疗的精准度。理论驱动和数据驱动方法的发展与结合,以及人才和资源的整合,将会更有效地推进抑郁症的防治。

  • 安全依恋对共情和利他行为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8-26

    摘要: 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指以增加其他个体的福利为最终目标的行为,它既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共情(Empathy)指个体感知或想象他人的情感,并部分体验到他人感受的心理过程,是利他行为的内在动机。已有研究证明,安全依恋风格和安全依恋启动对个体共情和利他行为有积极影响。根据依恋理论和相关文献可以推测,情绪调节和认知图式可能是安全依恋影响个体共情和利他行为的两种心理机制。未来可以探讨利他行为的实施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远近及双方依恋风格匹配程度的调节作用,进一步验证安全依恋影响共情和利他行为的心理机制,探讨利他行为对安全依恋的反向促进作用以及开发通过安全依恋培养个体共情能力和利他行为的干预方案。

  • 饥饿对认知与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史 提交时间: 2019-08-26

    摘要: 从心理学视角综述了饥饿对个体认知与社会行为的广泛影响。饥饿会损害一般认知功能,潜在导致决策与认知偏差,并引发道德判断标准降低、社会态度改变以及攻击行为增加等现象。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饥饿影响认知与社会行为内在机制的三种假说:自我损耗说、认知激活说以及协调机制说。最后,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着饥饿主观感受差异、测量方法不够准确等问题,未来研究需要提高饥饿的测量效度,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对饥饿影响的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 可以改变历史进程的一个小方框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8-26

    摘要: 脱欧过程尚未完成,而英国政府已经为此“后悔”的“脱欧票”付出了高达20亿英镑(Owen & Lloyd, 2018)的代价。在我们实验中,多印刷一个小小的额外选项方框就能轻易动摇、甚至反转了MV的结果。因此,如果英国今年10月19日为计划第二次“脱欧”公投所举行示威游行起作用,我们建议英国政策制定者在设计第二次公投选票之前,应该仔细审视我们的研究结果并听取其他行为科学家有关“加选项”的建议(e.g., Brams, 2016)。特别地,在相左的公众意见势均力敌时(如,2016英国脱欧或现在中国处理垃圾问题),各国政府应慎重考虑举行公投时是否加上一个“几乎不花钱”的小方框——“尚未决定”选项。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