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中英文整合复杂性建模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提交时间: 2024-04-10

    摘要: 整合复杂性是心理学中用来测量个体思维结构的一个概念,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区分性和整合性。区分性是指个体能够识别和理解信息中存在的不同观点或元素的能力;整合性是指个体能够将这些不同的观点或元素合并成一个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的整体的能力。整合复杂性的测量主要依靠人工对于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这些文本可以是书面材料、演讲稿、面试记录或任何其他形式的口头或书面表达。针对当前整合复杂性人工测评方法成本高、自动化评估方法精度低以及缺乏中文文本评估方案等问题,本研究基于大语言模型文本数据增强技术和模型迁移技术为整合复杂性的评估设计了对于中英文文本的自动化评估方案,并探索了整合复杂性两种子结构:精细整合复杂性和辩证整合复杂性的自动化评估方法。本文设计并实施了两个研究,首先基于大语言模型文本数据增强技术实现了对于英文文本整合复杂性的预测模型,其次基于模型迁移技术实现了对于中文文本整合复杂性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1)使用GPT-3.5-Tubo对于英文文本数据进行增强,使用预训练多语言Roberta模型进行词向量提取,使用文本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作为下游模型。与人工标注相比,整合复杂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2,辩证整合复杂性相关系数为0.51,精细整合复杂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0。优于机器学习方法以及未经过数据增强的神经网络模型。2)本文在研究二中建立了与研究一中的神经网络结构一致的模型,并将研究一中最终的模型参数迁移至本研究的模型中,对于中文文本整合复杂性进行训练。在零样本的情况下,迁移学习模型整合复杂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1,辩证整合复杂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1,精细整合复杂性相关系数为0.33,均优于随机参数情况下的模型表现(整合复杂性:0.17,辩证整合复杂性:0.10,精细整合复杂性:0.10)。在小样本情况下迁移学习模型整合复杂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3,辩证整合复杂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51,精细整合复杂性相关系数为0.73。

  • 整合复杂性与自杀之间的关系-基于微博文本大数据的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4-10

    摘要: 整合复杂性是心理学中用来测量个体思维结构的一个概念。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区分性和整合性。区分性是指个体能够识别和理解信息中存在的不同观点或元素的能力;整合性是指个体能够将这些不同的观点或元素合并成一个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的整体的能力。整合复杂性的测量主要依靠人工对于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这些文本可以是书面材料、演讲稿、面试记录或任何其他形式的口头或书面表达。整合复杂性目前在管理心理学、政治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领域展现出了其跨学科的价值和广泛的研究潜力。在管理心理学领域,领导者的整合复杂性水平影响他们如何处理复杂的管理挑战、制定战略和促进团队多样性。在政治心理学中,研究者利用整合复杂性来分析政治领袖的思维风格、外交政策决策过程以及群众的政治态度和行为。文化心理学利用整合复杂性来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的思维模式和信息处理策略。但是在健康心理学领域,整合复杂性并没有被充分研究。整合复杂性作为一种思维结构的测量方式,能够对个体如何处理信息和应对压力以及负面情绪做出一定的解释,这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自杀逃避理论,个体可能通过自杀行为来逃避无法忍受的自我意识和情绪痛苦,这一理论框架下,低整合复杂性可能是自杀行为的一个风险因素,因为较低的整合复杂性可能导致个体在面对压力和心理痛苦时,难以看到问题的多个方面和可能的解决方案,从而感到无助和绝望。本研究在社交网络媒体数据上探索了整合复杂性对于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辩证整合复杂性负向影响个体的自杀意念,精细整合复杂性正向影响个体的自杀意念,辩证整合复杂性负向调节负性情绪对于自杀意念的影响。低辩证整合复杂性个体更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干扰,从而更容易表现出自杀意念;高辩证整合复杂性个体更不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干扰,从而更不容易表现出自杀意念,但是这种模式并不稳定,可能受到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干扰。在个体在自杀行为发生前夕,个体的整合复杂性会持续降低。

  • 简体中文LIWC2024(SCLIWC2024)词典的修订与验证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提交时间: 2024-04-09

    摘要: 近年来,字词分析取向的方法逐渐受到重视,特别是语言探索与字词计数(Linguistic Inquiry and Word Count, LIWC)工具,它的问世让许多心理学家对语言分析研究重新燃起热情。最新版本LIWC-22词典的修订新增了许多心理变量,在增加了LIWC工具的应用潜力的同时也使其更加完善。为进一步推动LIWC工具中文化的进程,我们对多个版本的中文LIWC词典进行汇总,修订形成了SCLIWC2024,并对其效度进行了检验。研究一中,我们对照LIWC-22词典和CLIWC2015词典,以SCLIWC词典为基础,修订形成了SCLIWC2024词典。研究二中,我们进行了两项实验来检测SCLIWC2024在不同类型网络文本心理表达的有效性,并回答了如何更有效地使用SCLIWC2024来检测社交网络平台短文本的心理表达的重要问题。

  •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中庸思维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道德中心性的中介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提交时间: 2024-03-23

    摘要: 近年来,研究者们已较为一致地认识到中庸思维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然而其潜在的作用机制还不甚明晰。以往研究表明,当个体能较好地协调代表“利己”的能动动机和代表“利他”的共生动机时,就会拥有相对高的道德中心性水平。道德中心性体现了内部动机系统的平衡状况,其能降低内在动机之间的冲突,促使两种动机相互支持、相互激励。道德中心性或许在中庸思维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发挥了潜在中介作用。当前对于个体道德中心性的测量存在较为成熟的评估方法——Values Embedded in Narratives(VEIN),但其涉及到对个人奋斗文本的价值观编码工作,因此测量过程较为复杂且人力成本较高。然而,近几年大型语言模型(比如ChatGPT)的发展显示出了其卓越的上下文理解能力,为心理学领域的文本分析和编码工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研究希望借助大型语言模型前沿技术,将其应用于心理学研究编码工作,降低个体道德中心性测量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以及人力成本,同时探究中庸思维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了解文化是如何通过影响道德中心性进而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研究一通过提示工程设计差异化提示词来训练GPT-3.5 Turbo识别个人奋斗中包含的价值观(成就/权力/博爱/仁爱),并对识别准确率、精确率和召回率进行评估,以得到符合要求、满足应用条件的识别模型。在研究二中将上述模型应用于道德中心性的测量中,验证道德中心性在中庸思维对心理健康(抑郁和焦虑)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GPT-3.5 Turbo大型语言模型在识别权力、成就、博爱和仁爱价值观的准确率不低于0.80,展现了ChatGPT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潜力;(2)道德中心性在中庸思维对抑郁/焦虑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高中庸思维的个体能更有效地整合能动与共生动机,增强其道德中心性,从而降低个体的抑郁/焦虑水平。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大型语言模型技术突破了传统心理学研究技术上的限制,探究了中庸思维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验证了道德中心性在其中起到的中介作用。一方面证明了大型语言模型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潜力,另一方面也加深了我们对文化因素影响心理健康机制的认识,丰富了该领域的理论基础,启示了政策制定者,可以尝试发挥中庸文化优势,倡导重视个人发展同时注重集体福祉的价值观,帮助民众形成协调的思维模式,维护和促进人民精神健康与社会的良性发展。

  • 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道德中心性的中介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提交时间: 2024-03-23

    摘要: 近年来,研究者们已较为一致地认识到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然而对于其内在的心理作用机制还不甚明晰。经济环境作为个体所处的宏环境,塑造着人们不同的价值观,使个体拥有不同水平的动机取向。以往研究表明,当个体能较好地协调代表“利己”的能动动机和代表“利他”的共生动机时,就会拥有相对高的道德中心性水平。道德中心性体现了内部动机系统的平衡状况,其能降低内在动机之间的冲突,促使两种动机相互支持、相互激励,帮助个体高效实现个人价值,通过寻找生活意义提高幸福感,进而减少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因此,道德中心性或许在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发挥了潜在中介作用。本研究希望探究收入分配不平等是如何通过影响道德中心性进而影响民众的心理健康水平,一方面丰富心理健康领域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策略,以提升公众的心理福祉。借助社交媒体大数据以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我们利用地区微博用户发布的帖子,通过心理语义词典提取代表群体道德中心性以及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词频特征,采用面板数据分析考察收入分配不平等如何通过道德中心性影响地区群体的负面情绪和自杀风险。研究结果证实了道德中心性在地区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群体负性情绪/自杀风险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越高的地区往往伴随着越低的群体道德中心性水平,进而导致该地区群体的负性情绪/自杀风险增加。

  • 基于HPV疫苗接种意愿影响因素的人格与信息说服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3-17

    摘要: 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和治疗宫颈癌的有效途径,然而我国疫苗接种情况并不乐观,许多年轻人对于接种HPV疫苗犹豫不决。研究表明,信息说服是提高疫苗接种率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将聚焦说服信息内容,探究影响因素和个体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为此,我们通过在线招募284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包含不同影响因素信息的说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选择更有效的影响因素对产生促疫苗接种的说服效果是必要的,并且个体的大五人格特征会对信息的说服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本研究可为疫苗接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对于促进公共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中国年轻女性HPV疫苗接种意愿影响因素的探究及评估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2-29

    摘要: HPV疫苗的接种不仅能有效地阻止宫颈癌及其前期病变的发展,同时也能预防HPV感染引发的其他部位的疾病。然而我国疫苗接种情况并不乐观,许多年轻人对于接种HPV疫苗犹豫不决。基于计划理论模型,本研究旨在探究HPV疫苗接种意愿产生影响的因素,同时编制出一份具有良好信效度的HPV疫苗接种意愿影响因素重要性评估问卷,并探究不同疫苗接种意愿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在实验一中,本研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探究了个体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得到了疫苗安全性、疫苗有效性、接种便利性、专业性、从众、数据等25个影响因素;在实验二中,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及信效度检验,构建了一个包含17个题目,4个维度的HPV疫苗接种意愿影响因素重要性评估问卷。其中,验证性因子分析支持 4 因子模型(χ²/df<3,RMR=0.059,RMSEA=0.054,GFI=0.928,TLI=0.914,IFI=0.929),显示出良好的模型拟合度。问卷的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53,间隔 4 周的重测信度为 0.804。表明我们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此外,个体对于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评估存在明显差异,是否有家族癌症史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个体在评价因素重要性时也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将为疫苗接种推广策略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 代际困境中的合作行为:影响因素与促进策略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4-06

    摘要: 代际困境反映了当前自我利益与未来他人利益之间发生冲突的情境。人们在代际困境中如何权衡利益事关个体、组织乃至全人类的福祉。相比于传统社会困境,代际困境具有权力不对称、合作行为无直接回报和心理距离较远这三个特异性特征,它们是阻碍代际合作的主要原因。基于当前研究广泛关注的个人特质、决策情境和社会规范这三类影响代际合作的因素,本文建议可通过培养感恩与亲社会品质、扩大代际合作的声誉影响、提高与未来世代的亲近度、减少对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感等方式促进代际合作行为。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究研究范式的生态效度,声誉线索对代际合作的影响,并广泛开展跨文化研究,为促进代际合作行为提供更有力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噪音抑制缺陷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缺陷本质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近些年, 有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假设——噪音抑制缺陷假设, 并得到了许多研究证据的支持。这种缺陷在视觉和听觉通道中均存在, 说明阅读障碍具有多感觉/一般性噪音抑制缺陷。但也有研究者指出知觉噪音抑制本质上反映了注意的功能, 因而这种缺陷可能是由注意缺陷导致的。目前还缺乏直接证据支持汉语阅读障碍存在噪音抑制缺陷。最后本文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 基于脑结构像的精神分裂症机器学习分类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将机器学习应用于精神疾患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是近年来的趋势。研究者将机器学习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及高危人群的T1加权像和弥散张量成像的脑影像数据中, 为了解疾病的生理病理学机制提供帮助。回顾以往研究发现额叶及颞叶的脑结构特征具有较高的区分能力, 行为数据和脑影像数据结合的分类效果优于单模态数据。现阶段研究存在样本量不足和泛化能力欠缺的局限, 未来研究应注意扩大样本量、制定标准化的分类方法, 从而进一步探究机器学习在精神疾患中的作用。

  • 体型知觉的准确性及其认知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体型知觉的准确性既和一般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关, 又对进食障碍的理解、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进食障碍患者可能高估自己的身体, 其体型知觉准确度可能受其BMI和症状的影响, 并与患者预后相关。其次, 通过和对他人体型估计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 对自己的体型的高估可能受到对自己身体态度因素的影响。第三, 一般人群对自己的体型估计的结果往往不一致, 这可能是体型知觉的不同量化方式所致。最后, 体型知觉准确性的相关认知机制主要有收缩偏差、视觉适应和序列依赖效应。

  • 发展性阅读障碍视听时间整合缺陷可能的机制:视听时间再校准能力受损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本质一直是研究者争论的焦点。大量研究发现, 阅读障碍者具有视听时间整合缺陷。然而, 这些研究仅考察了阅读障碍者视听时间整合加工的整体表现, 也就是平均水平的表现, 却对整合加工的变化过程缺乏探讨。视听时间再校准反映了视听时间整合的动态加工过程, 对内部时间表征与感觉输入之间差异的再校准困难则会导致多感觉整合受损, 而阅读障碍者的再校准相关能力存在缺陷。因此, 视听时间再校准能力受损可能是发展性阅读障碍视听时间整合缺陷的根本原因。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考察发展性阅读障碍者视听时间再校准能力的具体表现, 以及这些表现背后的认知神经机制。

  • 动作视频游戏对发展性阅读障碍者阅读技能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在获得阅读技能方面的特殊困难, 这种障碍会严重影响个体的发展, 如何帮助发展性阅读障碍者改善其阅读技能是近年来研究的焦点。传统的干预方法主要针对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语音缺陷, 这类方法存在一些问题, 如费时费力、给阅读障碍者带来阅读压力等。近年来, 大部分研究表明通过趣味性的动作视频游戏训练可以显著地提高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阅读技能, 但是其背后的机制尚不明确。基于大细胞通路缺陷理论框架, 从视觉空间注意、注意跨通道转换、视觉运动加工等方面来梳理动作视频游戏与阅读之间的关系, 揭示了动作视频游戏训练对阅读效率影响的可能内在机制。未来的研究可以在大细胞通路缺陷理论的框架下, 深入分析动作视频游戏改善阅读的神经机制, 并尝试开发更适合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干预程序。

  • 认知和情感共情与负性情绪:情绪调节的作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情绪调节在社会情境中对认知和情感共情的影响尚待厘清, 这一问题的阐明将有助于理解社会交互中负性情绪的产生和影响机制, 为未来的社会认知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通过问卷调查验证了共情、情绪调节与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 并采用中文版共情准确性任务探讨认知重评策略使用对共情情绪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 情感共情与日常生活中更多的焦虑和压力有关, 而认知共情与更少的抑郁情绪相关, 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均在共情与负性情绪之间起保护性调节作用; 共情准确性任务中, 使用认知重评策略能提高个体对他人消极情绪的共情准确性、降低自身的负性情绪体验; 在积极情境下还可以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结果表明情绪调节, 特别是认知重评, 在认知和情感共情与负性情绪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

  • 跨期选择的变易程度正向预测中华文化圈国民的自评扛疫成效:亚非欧美大洋洲18国跨国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跨期选择是对不同时间点的得失的权衡与选择。伊索寓言《蚂蚁和蚱蜢》假借群居型昆虫的跨期选择偏爱暗喻投资未来的慢策略比只顾眼前的快策略更利于生存。用跨期选择领域通用的语言解读这一寓言便是:选择大而迟选项的蚂蚁比选择小而早选项的蚱蜢更可能扛过严冬而生存下来。为了探索何种跨期选择策略更有助于我们扛过疫情, 本研究调查了亚非欧美大洋洲这5大洲18个国家共计26355名受测者对混合得失双结果的跨期选择偏爱, 测量了人们平时和疫时跨期选择偏爱的变易程度(2类变易的程度指标), 以及人们自评的扛疫成效。跨文化比较结果的主要发现是:不同通货的选择变易程度(指标1)和不同时期的选择变易程度(指标2)能联合预测中国/新加坡文化圈国民的自评扛疫成效; 不同时期的选择变易程度(指标2)也可以单独预测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尼日利亚文化圈国民的自评扛疫成效; 这2类选择偏爱变易的程度指标不能预测其他文化圈国民的自评扛疫成效(或者预测方向和假设相反)。基于易经“穷则变, 变则通”的要旨和跨国比较的发现, 我们认为:面临历史危机时善于变通的特长抑或成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竞争优势; 在应对危机时, 与中国文化距离越相近的国家或民族抑或也能越受益于类似的竞争优势。

  • 发展性阅读障碍视听时间整合缺陷可能的机制:视听时间再校准能力受损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6-30

    摘要: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本质一直是研究者争论的焦点。大量研究发现,阅读障碍者具有视听时间整合缺陷。然而,这些研究仅考察了阅读障碍者视听时间整合加工的整体表现,也就是平均水平的表现,却对整合加工的变化过程缺乏探讨。视听时间再校准反映了视听时间整合的动态加工过程,对内部时间表征与感觉输入之间差异的再校准困难则会导致多感觉整合受损,而阅读障碍者的再校准相关能力存在缺陷。因此,视听时间再校准能力受损可能是发展性阅读障碍视听时间整合缺陷的根本原因。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考察发展性阅读障碍者视听时间再校准能力的具体表现,以及这些表现背后的认知神经机制。

  • 体型知觉的准确性及其认知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25

    摘要: 体型知觉的准确性既和一般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关,又对进食障碍的理解、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进食障碍患者可能高估自己的身体,其体型知觉准确度可能受其BMI和症状的影响,并与患者预后相关。其次,通过和对他人体型估计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对自己的体型的高估可能受到对自己身体态度因素的影响。第三,一般人群对自己的体型估计的结果往往不一致,这可能是体型知觉的不同量化方式所致。最后,体型知觉准确性的相关认知机制主要有收缩偏差、视觉适应和序列依赖效应。

  • 熬夜、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活满意度关系——基于微博大数据的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06

    摘要: [目的] 利用微博大数据的方法探究熬夜行为和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增加对于当代人生活满意度的认识。[方法] 根据用户的发博信息,将用户分为一线城市和其他城市的熬夜组与非熬夜组,比较不同地区熬夜和非熬夜人群的生活满意度差异。[结果] (1)熬夜组微博用户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非熬夜组生活满意度(t=11.768, p 0.05);(4)一线城市熬夜组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一线城市非熬夜组(p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定性对民众心理的影响:基于活跃微博用户的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2-05

    摘要: [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定性对民众心理的影响,为有效的心理疏导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微博用户的数据计算出微博用户在20日前一周和20日后一周的词频特征, 负向(焦虑,抑郁和强迫),正向(生活满意度和牛津幸福感)和社会态度(社会风险判断和愤怒情绪)指标,比较20日前后的这些指标的差异。 [结果] 20日后的负向情绪词(t=-18.533,p<0.05)和焦虑词词频升高(t=-17.433,p<0.05),家庭词(t=7.907,p<0.05)和朋友词(t=6.897,p<0.05)词频降低;焦虑(t=-35.962,p<0.05),抑郁(t=-10.717,p<0.05)和强迫(t=-24.755,p<0.05)水平提高;牛津幸福感(t=3.120,p<0.05)和生活满意度(t=5.500,p<0.05)降低;社会风险判断(t=-8.832,p<0.05)和愤怒情绪(t=-11.415,p<0.05)水平提高。 [局限] 数据以周为测量单位颗粒度较大,对于及时反映社会心态的变化趋势有一定影响。 [结论] 20日新冠肺炎官方定性后,社会整体心态呈现出焦虑,愤怒等负性情绪提高,同时幸福感下降,对社会风险的敏感度提高。

  • 基于脑结构像的精神分裂症机器学习分类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医学心理学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9-28

    摘要: 将机器学习应用于精神疾患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是近年来的趋势。研究者将机器学习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及高危人群的T1加权像和弥散张量成像的脑影像数据中,为了解疾病的生理病理学机制提供帮助。回顾以往研究发现额叶及颞叶的脑结构特征具有较高的区分能力,行为数据和脑影像数据结合的分类效果优于单模态数据。现阶段研究存在样本量不足和泛化能力欠缺的局限,未来研究应注意扩大样本量、制定标准化的分类方法,从而进一步探究机器学习在精神疾患中的作用。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