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化与变迁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在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中, 我们正在面对一个确定的事实:人际信任逐年衰落。虽然已有研究一致证明信任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然而, 很少有文献阐明市场经济发展对信任的影响。整合近年来各种新获得的宏观和微观证据可以发现, 市场化对信任存在抑制作用。具体来说, 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中, 市场的动力属性充分彰显, 鼓励人们逐利和竞争, 激活了人们的创富热情, 但也造成经济人信念的流行, 破坏了信任者对人性的乐观预期; 然而, 相应的市场规则和社会规则发育不足, 无法充分保护信任者。最终, 市场化在消蚀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信任, 致使信任下滑。因此, 建立基于规则的、诚信的市场经济是阻遏信任衰落乃至重建信任的必要路径。

  • 老年人面孔信任评价的积极效应及其发生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14

    摘要: 面孔信任评价的积极效应是指相比年轻人,老年人对陌生面孔的信任评价更加积极。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和动态整合理论分别从认知控制和认知衰退的角度解释其内在机制,未形成统一模型。现有研究发现,在认知资源充足和不充足的条件下,老年人会分别提高对可信和不可信面孔的信任评价。而来自脑成像的证据表明,杏仁核和前脑岛功能的衰退可能降低老年人对不可信面孔的敏感性,而尾状核功能的过度激活可能增强老年人对可信面孔的敏感性。最后,综合以往研究提出面孔信任评价积极效应的双过程模型。未来研究可以试图构建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论解释框架,考察面孔信任视知觉加工的年龄差异,并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厘清神经机制。除此之外,可以考虑引入正念练习和经颅磁刺激来改善老年人在初始人际交往中的受骗脆弱性。

  • 计算模型视角下信任形成的心理和神经机制 —— 基于信任博弈中投资者的角度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9-27

    摘要: 人际信任渗透在社会交互的各个方面,是促进和维持合作的重要基石。以往研究者借助信任博弈范式,主要探讨了人际信任的理论模型、生物基础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将计算模型应用于信任博弈的数据分析中,深入挖掘人际信任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将计算模型与神经影像技术结合,加深对信任行为背后脑机制的理解。目前将计算模型应用于信任博弈范式中的研究主要针对“信任是如何形成的”这一科学问题,未来要进一步发展计算模型方法,结合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应用于精神疾病人群中,以深入理解正常和异常信任形成的心理和神经机制。

  • 叠音人名的婴儿图式效应及其对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2-19

    摘要: 人名是重要个人信息, 可以影响个体的人际信任、择偶决策等心理与行为。叠音人名是我国特有的人名形式, 它具有独特的人名特征, 但少有研究者考查其心理特征。此外, 人际信任的理论模型在情绪与认知因素的作用上存在争议, 主要分歧为情绪是否独立影响人际信任。本研究通过两个研究(4个实验)探讨叠音人名的婴儿图式效应及其对人际信任的作用机制。研究1通过实验1和实验2考查叠音人名的婴儿图式效应: 实验1采用特质推断指标, 结果表明个体觉得叠音人名的主人更像婴儿; 实验2采用反应类别指标, 结果表明叠音人名产生了更强烈的积极情绪。研究2通过实验3和实验4探讨叠音人名对人际信任的作用机制: 实验3表明叠音人名不影响人际信任, 实验4表明叠音人名对人际信任的作用受结果反馈类型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叠音人名可以引发婴儿图式效应, 叠音人名与结果反馈类型共同影响人际信任。本研究支持情绪渗透模型, 不支持情绪信息模型。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