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McGurk效应的影响因素与神经基础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McGurk效应(麦格克效应)是典型的视听整合现象, 该效应受到刺激的物理特征、注意分配、个体视听信息依赖程度、视听整合能力、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引发McGurk效应的关键视觉信息主要来自说话者的嘴部区域。产生McGurk效应的认知过程包含早期的视听整合(与颞上皮层有关)以及晚期的视听不一致冲突(与额下皮层有关)。未来研究应关注面孔社会信息对McGurk效应的影响, McGurk效应中单通道信息加工与视听整合的关系, 结合计算模型探讨其认知神经机制等。

  • 外源性注意与的交互关系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外源性注意与多感觉整合的交互关系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的研究领域, 一直以来备受研究者们关注。为了解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机制, 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从两方面综述了外源性注意与多感觉整合的交互关系:(1)外源性注意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调节多感觉整合, 包括空间不确定性、感知觉敏感度和感觉通道间信号强度差异三种理论假说; (2)多感觉整合可以调节外源性注意。一方面, 来自多感觉通道的刺激能够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自动整合, 整合后的多感觉通道刺激比单通道刺激具有更大的凸显性从而有效地吸引注意。另一方面, 整合后的多感觉通道刺激能够作为多感觉信号模板存储于大脑之中, 从而在任务中实现自上而下地调节注意捕获。

  • 橡胶手错觉:拥有感研究的实验范式及其应用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橡胶手错觉是一种健康个体将非肉体的假手视为自己真实身体的一部分的体验, 这种错觉可以通过同时轻刷被试面前可见的橡胶手及其不可见的真手而产生.橡胶手错觉已成为一种研究身体拥有感的重要范式, 其产生机制可以分为“自下而上的认知匹配”与“自上而下的认知匹配”两种加工方式.前者涉及视觉与触觉刺激的同步性; 而后者涉及被试心中预存的身体意象与身体图式(包括真假手之间模态特征,位置空间的相似性).综合上述证据, 身体模型假说与个人边缘空间理论进一步为拥有感产生的复杂机制提供了整合两种加工方式的解释.橡胶手错觉范式已经被用于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等特殊被试病理分析,错觉产生和心理特质之间的关系, 以及神经外科和术后恢复上.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重视范式本身的拓展, 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提高身体模态的仿真效果, 利用橡胶手拥有感的易感性作为筛选与预测身体意象障碍疾病的指标.

  • 老年人视听觉整合的影响因素及其神经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老年人的视听觉整合能力强于还是弱于年轻人, 目前尚存在很大争议。对老年人视听觉整合脑机制的研究, 将为老年人脑保健提供一种科学的跨通道整合方案。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从两方面进行论述:1)影响老年人视听觉整合的因素, 包括刺激的物理属性、刺激呈现的时空关系以及刺激得到的注意资源。2)老年人视听觉整合效应。研究表明, 一方面, 老年人表现出更高的功能连接性、网络效率和较强的视听觉整合效应, 如:老年人在后顶叶、内侧前额叶和左前额叶等脑区有较强的激活, 额中央区的P2振幅表现出超加性; 老年人比年轻人的视听觉整合发生较早并有较长的延伸。另一方面, 老年人有较长的反应时和较弱的整合促进, 以及对视听觉刺激进行反应时颞上回脑区的振幅弱于年轻人。简单刺激诱发的老年人视听觉整合为进一步揭示整合机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但是对于复杂情景下的视听觉信息整合加工机制仍待探究。

  • 中的声音诱发闪光错觉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声音诱发闪光错觉效应是典型的视听整合错觉现象, 是指当视觉闪光刺激与间隔100 ms内的听觉声音刺激不等数量呈现时, 被试知觉视觉闪光的数量与听觉声音的数量相等。声音诱发闪光错觉的影响因素既包括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被试内差异因素, 也包括视听刺激依赖程度、视听整合的发展和视听刺激知觉敏感性等被试间差异因素。该效应的产生在时程上主要体现在早期加工阶段, 在脑区上主要涉及多处皮层及皮层下相关脑区。未来研究应进一步考察注意、奖赏和视听整合方式等认知加工对声音诱发闪光错觉的影响, 同时也应该关注声音诱发闪光错觉对记忆和学习的影响以及结合计算模型和神经科学的手段进一步探讨其认知神经机制。

  • 范式中潜在的跨通道转换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大脑可以对来自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处理与整合。与单一感觉通道相比, 个体对同时呈现在不同感觉通道的目标信号的响应会更快。对于这种现象的一种主要理论解释是共同激活模型, 该模型认为来自不同通道的刺激在特定的脑区汇聚整合, 比如顶叶内沟、颞上沟和前额叶皮层区域。整合后的信号强度更大, 可以更快地触发反应, 但是信号的整合发生在认知加工的哪一阶段目前尚未有明确结论。当个体对出现在不同感觉通道之间的任务转换进行加工时, 产生与感觉通道相关的任务转换的损失小于跨感觉通道转换损失与任务转换损失的总和, 这为与感觉通道相关的转换代价来源于任务设置的惯性和干扰提供了证据。而在单通道和多通道之间发生转换时, 跨通道转换代价会减小甚至消失, 这是由于同时发生的多感觉整合抵消了一部分损失, 这种现象支持了共同激活模型理论。然而, 多感觉信号整合对任务转换的神经加工过程产生怎样的影响并不清楚,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把多感觉整合范式同经典的任务转换范式结合改进, 进而确定跨通道转换的加工机制和多感觉信号整合的发生阶段。

  • 内外源性空间注意对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本文采用内-外源性空间线索靶子范式, 操控内源性线索有效性(有效线索、无效线索)、外源性线索有效性(有效线索、无效线索)、目标刺激类型(视觉刺激、听觉刺激、视听觉刺激)三个自变量。通过两个不同任务难度的实验(实验1: 简单定位任务; 实验2: 复杂辨别任务)来考察内外源性空间注意对多感觉整合的影响。两个实验结果均发现外源性空间注意显著减弱了多感觉整合效应, 内源性空间注意没有显著增强多感觉整合效应; 实验2中还发现了内源性空间注意会对外源性空间注意减弱多感觉整合效应产生影响。结果表明, 与内源性空间注意不同, 外源性空间注意对多感觉整合的影响不易受任务难度的调控; 当任务较难时内源性空间注意会影响外源性空间注意减弱多感觉整合效应的过程。由此推测, 内外源性空间注意对多感觉整合的调节并非彼此独立、而是相互影响的。

  • 范式中潜在的跨通道转换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2-20

    摘要: 大脑可以对来自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处理与整合。与单一感觉通道相比,个体对同时呈现在不同感觉通道的目标信号的响应会更快。对于这种现象的一种主要理论解释是共同激活模型,该模型认为来自不同通道的刺激在特定的脑区汇聚整合,比如顶叶内沟、颞上沟和前额叶皮层区域。整合后的信号强度更大,可以更快地触发反应,但是信号的整合发生在认知加工的哪一阶段目前尚未有明确结论。当个体对出现在不同感觉通道之间的任务转换进行加工时,产生与感觉通道相关的任务转换的损失小于跨感觉通道转换损失与任务转换损失的总和,这为与感觉通道相关的转换代价来源于任务设置的惯性和干扰提供了证据。而在单通道和多通道之间发生转换时,跨通道转换代价会减小甚至消失,这是由于同时发生的多感觉整合抵消了一部分损失,这种现象支持了共同激活模型理论。然而,多感觉信号整合对任务转换的神经加工过程产生怎样的影响并不清楚,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把多感觉整合范式同经典的任务转换范式结合改进,进而确定跨通道转换的加工机制和多感觉信号整合的发生阶段。

  • γ节律神经振荡:反映自闭症失调的一项重要生物指标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8-07

    摘要: 多感觉整合是对不同感官信息进行选择、联系、统一乃至解释的加工过程,它需要神经系统不同功能区域的共同投入与相互协调,以实现多种感觉信息的时间捆绑以及全局性的预测编码。而γ神经振荡因具有反映神经皮层兴奋/抑制的平衡状况,实现多感官信息的时间同步,以及通过跨频耦合实现全局性预测编码的特点,在多感觉整合的加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比正常个体,自闭症患者神经系统中的GABA中间神经元存在结构与功能异常,导致γ神经振荡紊乱,由此破坏了正常的时间同步以及预测编码加工,并最终引发多感觉整合失调。基于上述因果关联,未来研究可结合无创可逆性干预技术,以γ节律神经振荡为生物反馈指标,形成科学系统化的临床干预治疗方案。

  • 视听整合对注意瞬脱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6-05

    摘要: 注意瞬脱(Attentional Blink, AB)是指面对接连不断出现的刺激时个体会表现出对较短时间内的刺激识别能力减弱的现象。注意瞬脱的出现很容易造成个体对后续信息加工的流失,是注意在时间维度上局限性的体现。而大量研究指出,个体在与复杂信息环境进行交换沟通时,对于可以在视觉和听觉通道同时呈现信息的物体或刺激识别更快更精准。现有研究表明,视听整合不仅可以促进空间注意的定向和搜索效率,同样在长时程注意中也会引起感觉促进效应。本研究探讨视听整合是否可以调节注意瞬脱造成的局限性影响;如果存在影响,那么整合的强度又会如何影响注意瞬脱,并且这种调节的效能如何更优化。实验1中启用RSVP范式,通过对比不同声音条件下的瞬脱效应探究视听整合对注意瞬脱的影响,结果发现当被忽略的声音与瞬脱窗口的目标同步出现时识别正确率明显提高,证明了视听整合可以减小注意瞬脱,且这种影响并不是由于听觉凸显导致的。实验2根据偏向竞争模型,通过增加听觉任务将注意分配到视听双通道中探究不同整合程度对瞬脱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当需要注意的声音与瞬脱窗口的目标同步出现时识别正确率更显著提升,证明了视听整合效应增强可以更显著地减小注意瞬脱。与此同时也说明了视听整合可以不同程度地调节影响注意瞬脱现象。

  • 声音诱发闪光错觉效应的影响因素与神经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5-25

    摘要: 声音诱发闪光错觉效应是典型的视听整合错觉现象,是指当视觉闪光刺激与间隔100 ms内的听觉声音刺激不等数量呈现时,被试知觉视觉闪光的数量与听觉声音的数量相等。声音诱发闪光错觉的影响因素既包括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因素,也包括视听刺激依赖程度、视听整合的发展和视听刺激知觉敏感性等被试间差异因素。该效应的产生在时程上主要体现在早期加工阶段,在脑区上主要涉及多处皮层及皮层下相关脑区。未来研究应进一步考察注意、奖赏和视听整合方式等认知加工对声音诱发闪光错觉的影响,同时也应该关注声音诱发闪光错觉对记忆和学习的影响以及结合计算模型和神经科学的手段进一步探讨其认知神经机制。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