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内卷还是躺平?竞争压力如何影响心理补偿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4-02

    摘要: 在竞争压力面前, 人们选择了两种完全相反的策略, 分别是内卷与躺平。为了解释这一看似矛盾的选择, 本研究区分了竞争压力的维度属性, 并基于心理补偿理论, 探讨了个体在面对不同类型的竞争压力时的补偿策略。具体来说, 竞争压力包括竞争结果压力与竞争过程压力两种。其中, 竞争结果压力威胁到人们的自尊, 进而促使其选择流动补偿策略, 形成内卷效应。竞争过程压力则威胁个体的幸福感, 促使其选择逃避补偿策略, 形成躺平效应。研究发现将有效地补充竞争压力、心理补偿、自尊和幸福感领域的文献。

  • 家庭教养方式与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关系:系列元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25

    摘要: 以往元分析研究多考察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积极发展结构中单一变量的影响,未见有研究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积极发展整体性构念的影响。本研究基于积极青少年发展观视角,以中国青少年为样本,纳入学业成就、自尊、复原力三个变量进行系列元分析(206篇文献、1822个独立效果量、被试总量达到109968)。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积极发展3个核心构念总体均呈显著相关,积极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积极发展总体呈中等正相关,消极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积极发展总体呈较低负相关,且女性比、受教育阶段的调节效应显著。上述结果对全面、深刻认识中国文化背景下家庭教养方式的发展资源价值,进而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稳定性的认知神经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自尊稳定性(自尊在短期内波动的幅度)是一种具有重要心理功能的人格特质, 它既不同于自尊水平, 也区别于情境性自尊, 但在理论和测量上却与后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 由于目前人们对于自尊稳定性的认知神经机制知之甚少, 所以并不清楚它与自尊水平在生理机制上的关系是什么, 更不了解它会如何调节情境性自尊。鉴于此, 本研究计划将自尊稳定性、自尊水平和情境性自尊置于整合的认知神经加工模型(神经内分泌-脑-行为)之中, 通过融合心理测量、脑成像与应激诱发等多种技术指标, 力争全方位、多角度揭示自尊稳定性的认知神经机制, 及其与自尊水平、情境性自尊间的区别和联系。

  • 集体自恋:群际冲突的催化剂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集体自恋是将自恋延伸到群体水平的一个经典构念, 目前被界定为对于“自身所属群体是卓越的并值得优待, 却未充分被他者承认”的信念。现有研究发现它对群际敌对性有较强解释力, 因为集体自恋者对内群体形象、地位或身份所受威胁高度敏感, 容易高估威胁和怀疑外群体, 而缺乏自我价值感及控制感是集体自恋的重要根源。鉴于现有研究一般都预设了集体自恋的脆弱性和消极性, 而集体自恋的属性不必然如此, 未来研究应在充分厘清集体自恋内涵及结构的基础上探索其消极与积极后效, 揭示其多元成因及干预方法, 并推进跨文化研究。

  • 同伴在场和水平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来自ERPs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 探讨同伴在场与自尊水平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实验采用气球模拟风险任务(BART), 比较不同条件下青少年冒险行为量的差异。结果发现:(1) 同伴在场时青少年冒险行为更多, 比无同伴在场诱发的N1、P3、LPP波幅更大; (2) 高自尊青少年更加冒险, 且诱发的P3、LPP波幅更大; (3) 同伴在场与自尊的交互作用显著, 仅高自尊青少年的同伴在场效应明显, 诱发出更大波幅的N1、P3、LPP成分。结果提示, 同伴在场时高自尊的青少年更可能参与一些非消极的冒险行为,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冒险中的奖赏信息更敏感、更兴奋、趋近动机更强。

  • 父母关爱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影响机制:追踪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为考察父母关爱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影响机制, 采用父母关爱问卷、自尊量表、神经质人格问卷、友谊质量问卷和抑郁量表对279名四年级和七年级农村儿童进行2.5年追踪调查。以前、后测间一直处于相同留守状态的207名儿童为分析对象, 结果显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 前后测中单、双留守儿童报告的父母关爱均较少、抑郁均较高; 双留守儿童的后测抑郁显著高于前测; 控制性别对抑郁的作用后, 父母关爱对留守儿童抑郁有即时与延时负向预测效应; 即时预测中, 自尊、神经质起部分中介作用; 延时预测中, 后测自尊、神经质起部分中介作用; 增加控制后测父母关爱对后测抑郁、自尊、神经质的作用后, 前测父母关爱对后测抑郁的直接效应降低但仍接近显著, 同时对后测自尊、神经质的直接作用不显著; 上述两种控制条件下, 前测父母关爱与前测友谊质量交互项对后测自尊与神经质的预测作用均显著, 随着友谊质量的提高, 父母关爱对自尊、神经质的延时影响增大, 后测自尊与神经质的中介效应随之增强; 该调节效应仅发生在初中留守儿童中。

  • 消费者何时愿意选择与规避群体关联的品牌?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消费者何时愿意选择与规避群体关联的品牌?规避群体对消费者的影响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基于心理逆反理论, 本文通过3个实验探讨自由威胁对消费者选择与规避群体关联的品牌的影响。结果发现, 当消费者感知到高自由威胁时, 选择与规避群体关联的品牌的意愿较高, 心理逆反发挥中介作用, 叙事和自尊水平对上述影响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叙事性的信息使得被试因自由威胁所产生的心理逆反降低, 从而对与规避群体关联的品牌的选择意愿降低。对于高自尊的个体, 在高自由威胁时更愿意选择与规避群体关联的品牌; 而对于低自尊的个体, 在高/低自由威胁情况下对规避群体关联的品牌的偏好无显著差异。本文探讨了自由威胁对消费者品牌偏好的影响, 丰富了规避群体和品牌选择的研究; 验证了心理逆反在自由威胁与规避群体关联品牌偏好之间的中介作用, 深化了心理逆反理论。本文对企业在保留现有客户群的基础上, 如何吸引外群体消费者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外强中瘠、虚饰以财?自我威胁情境下异质性高与物质主义的关系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通过3个研究探讨异质性高自尊与物质主义的关系, 以及在自我威胁情境下异质性高自尊与物质主义的关系是否会发生变化。研究1采用问卷法考察异质性高自尊与物质主义的相关关系, 结果发现, 安全高自尊者的物质主义显著低于脆弱高自尊者; 研究2通过要求不同高自尊者与吸引力高/低的同性进行对比操纵自我威胁, 然后测量外显物质主义, 结果发现, 在吸引力威胁情境下, 安全高自尊者的外显物质主义显著低于脆弱高自尊者的外显物质主义; 研究3通过虚拟的智力测验排名反馈操纵自我威胁, 然后测量内隐物质主义。结果发现, 在智力威胁情境下, 安全高自尊者的内隐物质主义显著低于脆弱高自尊者的内隐物质主义。据此可认为, 异质性高自尊既是解开高自尊与物质主义矛盾关系的切入点, 也是瓦解自我威胁与物质主义正向关系的突破口。

  • 领导非工作时间电子通信预期影响下属工作绩效的多路径模型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领导预期下属非工作时间随时保持联系、并且及时回复工作信息已成为当下数字经济时代中的职场新常态。文章基于资源保存理论, 构建领导非工作时间电子通信预期(After-hours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expectations, AECE)影响下属工作绩效的多路径模型。通过实验研究, 以及多时点、多来源的问卷调查研究, 结果发现:(1)在资源获益路径, 领导AECE会通过增强下属组织自尊, 提升工作绩效; (2)在资源损耗路径, 领导AECE会增加下属的压力感知; (3)在资源威胁路径, 领导AECE会引发下属的名声担忧, 进而降低工作绩效; (4)自我领导调节资源威胁路径, 即当下属自我领导水平较高时, 领导AECE通过名声担忧降低工作绩效的间接效应被削弱。整合的理论框架为解释领导AECE对下属工作绩效的复杂影响提供更全面的解释, 这不仅丰富了AECE相关文献, 拓展了资源保存理论在数字经济管理背景下的应用, 同时也为“随时待命”这一职场新常态提供管理实践启示。

  • 客户支持对一线服务员工服务绩效的影响——基于自我验证理论的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基于自我验证理论, 文章探讨了客户支持能否通过组织自尊的中介作用促进员工服务绩效(角色内服务绩效和主动服务客户行为), 以及员工促进定向和内控的调节作用。针对3时间点的调查得到652名员工和139名主管的配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1)客户支持会显著正向影响员工组织自尊, 进而显著影响他们的角色内服务绩效和主动服务客户行为; (2)员工促进定向正向调节客户支持对员工组织自尊的影响; (3)员工内控负向调节客户支持对员工组织自尊的影响。研究结果拓展了员工服务绩效的机制研究, 为组织提升员工服务绩效提供了新的思路。

  • 失却锋芒:父母性别偏见对女性职场表现的负面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2-20

    摘要: 父母性别偏见对女孩影响的研究多聚焦于幼儿与青少年时期家庭领域, 忽视了其对女性成年后工作领域的深远影响。基于自我概念理论, 探讨了父母性别偏见对女性职场表现的负面影响机制。基于225份多时点、多来源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 (1)父母性别偏见通过降低女性自尊加剧其职业妥协; (2)职业妥协负向影响女性工作绩效和创造力; (3)父母性别偏见依次通过自尊、职业妥协削弱女性工作绩效和创造力。研究结论从原生家庭界面拓展女性职场表现研究视角, 为识别影响女性职业选择和职场表现根源因素、促进职场性别平等和女性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 当下的失败如何影响对未来目标的评价:高低自我威胁情境下的不同作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04

    摘要: [目的] 探讨当下的失败如何影响对未来目标的评价及情境的自我威胁性在其中的内在作用机制。 [方法] 研究一(N=350)在低自我威胁情境下通过智力测验(6道重量估计测试题和6道数量估计测试题)进行试验,并对预期幸福感进行测量;研究二(N=407)在高低自我威胁情境下通过智力测验(威胁启动材料)进行试验,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情感体验分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研究一结果表明,在反馈取得好成绩的任务中,个体对未来在该任务中表现优异的预期幸福感低,而在反馈取得差成绩的任务中,个体的预期幸福感高,证实了迎难而上假说;研究二验证了情感体验和自尊在当下表现与预期幸福感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以及情境的自我威胁性在该中介模型中的调节作用,且结果表明高自我威胁情境下贬低目标假说成立,低自我威胁情境下迎难而上假说部分成立。 [局限]研究主要探讨对预期幸福感的研究,没有涉及到未来实际幸福的体验;低自我威胁情境下当下表现与预期幸福感的倒U型关系的过具体过程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结论](1)情境的自我威胁性在当下表现与预期幸福感之间起到调节作用;(2)情感体验和自尊在任务中的当下表现与预期幸福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3)情境的自我威胁性在链式中介模型中的当下表现情感体验路径中起调节作用;(4)高自我威胁情境下贬低目标假说成立,低自我威胁情境下迎难而上假说部分成立。

  • 集体自恋:概念、研究及反思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2-15

    摘要: 集体自恋是将自恋延伸到群体水平的一个经典构念,目前被界定为对于自身所属群体是卓越的并值得优待,却未充分被他者承认的信念。现有研究发现它对群际敌对性有较强解释力,因为集体自恋者对内群体形象、地位或身份所受威胁高度敏感,容易高估威胁和怀疑外群体,而缺乏自我价值感及控制感是集体自恋的重要根源。鉴于现有研究一般都预设了集体自恋的脆弱性和消极性,而集体自恋的属性不必然如此,未来研究应在充分厘清集体自恋内涵及结构的基础上探索其消极与积极后效,揭示其多元成因及干预方法,并推进跨文化研究。

  • 外强中瘠、虚饰以财? 自我威胁情境下异质性高与物质主义的关系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1-29

    摘要: 通过三个研究探讨异质性高自尊与物质主义的关系,以及在自我威胁情境下异质性高自尊与物质主义的关系是否会发生变化。研究1采用问卷法考察异质性高自尊与物质主义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安全高自尊者的物质主义显著低于脆弱高自尊者;研究2通过要求不同高自尊者与吸引力高/低的同性进行对比操纵自我威胁,然后测量外显物质主义,结果发现,在吸引力威胁情境下,安全高自尊者的外显物质主义显著低于脆弱高自尊者的外显物质主义;研究3通过虚拟的智力测验排名反馈操纵自我威胁,然后测量内隐物质主义。结果发现,在智力威胁情境下,安全高自尊者的内隐物质主义显著低于脆弱高自尊者的内隐物质主义。据此可认为,异质性高自尊既是解开高自尊与物质主义矛盾关系的切入点,也是瓦解自我威胁与物质主义正向关系的突破口。

  • 顾客授权行为对员工职业成长的影响: 自我决定理论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11-09

    摘要: 聚焦于顾客授权行为这一概念, 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 分别引入基于组织的自尊作为中介变量和职业中心性作为调节变量, 探讨了顾客授权行为对一线服务员工职业成长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边界。通过一项三阶段的时间滞后研究设计, 获取了245份有效样本, 结果显示: (1)顾客授权行为对员工职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基于组织的自尊在顾客授权行为与员工职业成长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3)职业中心性对顾客授权行为与基于组织的自尊的作用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当员工职业中心性水平较高时, 顾客授权行为对基于组织的自尊的正向影响更强; (4)职业中心性进一步调节顾客授权行为通过基于组织的自尊对职业成长的间接影响: 当员工职业中心性水平较高时, 顾客授权行为通过基于组织的自尊对职业成长的正向效应会增强。

  • 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基于中国学生群体的元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2-28

    摘要: 运用元分析方法探讨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经过文献检索和筛选, 共纳入原始文献58篇, 含58个独立样本, 被试总数达32181名。根据同质性检验结果, 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发现, 自尊与社交焦虑存在中等程度的负相关(r = −0.35, 95%CI为[−0.39, −0.31]), 社交焦虑测量工具类型能够显著调节两者的关系, 但性别和被试类型对二者的关系不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个体的自尊水平与社交焦虑关系密切, 支持了自尊的恐惧管理理论和社交焦虑认知理论。未来应开展纵向研究或实验研究来揭示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因果关系。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