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刘文
  • 基于气质视角的情绪调节与儿童问题行为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问题行为作为儿童期的异常行为妨碍儿童正常的社会适应, 通常包括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儿童情绪调节功能的异常被认为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关成因亦源于儿童自身的气质特征。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的基础上, 从气质的四个维度出发(积极情感/接近、恐惧/行为抑制、愤怒/烦躁、努力控制)分析了情绪调节与常见调节策略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及相应的情绪调节训练干预。未来研究应结合儿童气质特征, 深入探讨气质各维度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儿童情绪调节以及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 并在纵向研究中加入神经生理相关技术, 考察三者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关系, 此外还应开展国内本土化研究, 开发适合我国问题行为儿童的实践干预方案, 促进儿童情绪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 成熟对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Moffitt的反社会行为发展理论将反社会行为分为两种类型, 即终身型和青春期型, 其中, 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在青少年群体中发生的频率更高, 它一般在青春期早期产生, 在青春期晚期或成年期早期结束, 青春期个体的发育成熟会对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产生影响。成熟包括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两方面, 生理成熟或心理成熟的单独影响和共同影响均从不同角度解释了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的产生、发展和停止:生理成熟对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具有发展和强化作用; 心理成熟对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具有减缓和削弱作用; 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交互作用减弱或强化了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 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之间的成熟差距抑制了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未来的研究还需就拓展不同类型成熟的研究、改进成熟度的计算方法、结合青少年成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干预等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 8~12岁儿童抑郁与认知重评的关系:悲伤面孔注意偏向的中介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探讨8~12岁学龄儿童抑郁与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1采用问卷法和行为实验法分别考察儿童抑郁对认知重评策略使用倾向和使用能力的作用; 研究2结合眼动技术考察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在儿童抑郁和认知重评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 抑郁与儿童认知重评使用倾向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2) 抑郁对儿童负性情绪向下调节的重评效果有显著影响; (3) 悲伤面孔注意解除困难在抑郁与认知重评使用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