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2024-2
  • 中国年轻女性HPV疫苗接种意愿影响因素的探究及评估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2-29

    摘要: HPV疫苗的接种不仅能有效地阻止宫颈癌及其前期病变的发展,同时也能预防HPV感染引发的其他部位的疾病。然而我国疫苗接种情况并不乐观,许多年轻人对于接种HPV疫苗犹豫不决。基于计划理论模型,本研究旨在探究HPV疫苗接种意愿产生影响的因素,同时编制出一份具有良好信效度的HPV疫苗接种意愿影响因素重要性评估问卷,并探究不同疫苗接种意愿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在实验一中,本研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探究了个体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得到了疫苗安全性、疫苗有效性、接种便利性、专业性、从众、数据等25个影响因素;在实验二中,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及信效度检验,构建了一个包含17个题目,4个维度的HPV疫苗接种意愿影响因素重要性评估问卷。其中,验证性因子分析支持 4 因子模型(χ²/df<3,RMR=0.059,RMSEA=0.054,GFI=0.928,TLI=0.914,IFI=0.929),显示出良好的模型拟合度。问卷的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53,间隔 4 周的重测信度为 0.804。表明我们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此外,个体对于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评估存在明显差异,是否有家族癌症史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个体在评价因素重要性时也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将为疫苗接种推广策略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 基于文本数据增强的生活满意度预测模型优化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提交时间: 2024-02-29

    摘要: 目的 随着网络大数据以及机器学习的方法的发展,越来越多研究结合文本分析与机器学习来预测满意度。在建立生活满意度预测模型的研究中,针对获取大量有效的有标注数据困难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基于文本数据增强以优化生活满意度预测模型。 方法 改编大连理工词典后,以357份生活现状描述为原始文本、生活满意度量表自评分为标注,经过EDA和回译进行文本数据增强,利用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预测模型。 结果 结果显示,大连理工词典改编后,各模型预测能力大大提高;数据增强后,仅在线性回归模型上观察到回译和EDA的提升作用。使用原始数据进行训练的岭回归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最高,达0.4131。 结论 特征提取精度的提升可优化目前的生活满意度预测模型,但对于以词频为特征建立的生活满意度预测模型,基于回译和EDA进行的文本数据增强可能并不十分适用。

  • “你看见什么东西正在消逝”:大学生群体对高中的怀旧心理考察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2-28

    摘要: 社交媒体上,“想回高三歇两天”的帖子屡见不鲜。为研究大学生群体对高中的怀旧心理,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将统计分析与语料分析两种跨学科方法创新结合,提出了大学生综合怀旧得分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三点结论,即:(1)大学生怀旧程度在性别上男性高于女性;(2)大一学生较其他年级更不怀旧;(3)除全国Ⅰ卷地区,高中教育综合水平越高的地区,学生越怀旧。本研究还提出了八点假设,有待进一步研究,并对多种群体存在参考意义。本研究的不足在于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方式的部分不合理,与对小概率事件的部分不正确看待。

  • 老年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执行功能的神经机制及数字干预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2-27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MCI)作为临床前驱期,探究其形成和发展机制有助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现有研究显示,多个执行域缺陷与aMCI记忆衰退密切相关,但尚未回答何种执行域是关键致病因子、关键干预治疗靶标等科学问题。为突破以往研究将执行功能视作整体抑或割裂元素的局限性,本研究拟从执行功能结构全貌着眼,在提出aMCI执行功能与记忆损害关系假说的基础上,利用脑电技术系统考察aMCI抑制、刷新和转换三种执行功能子成分的时域、时频和动态脑网络特征;并结合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筛选、识别执行功能缺陷的特异性神经靶标,探索将抑制域相关神经标记物加入aMCI早期识别的可能性;最后,通过纵向因果设计分析不同靶向数字干预对aMCI患者的训练效果及神经基础,以揭示抑制域相关额顶控制网络在干预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有望从计算认知神经视角阐明抑制是aMCI执行功能缺损和干预的认知新靶点,进而为aMCI早期识别和制定精准化诊疗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 社会等级的进阶路径及其演化:来自比较研究的启示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2-26

    摘要: 社会等级是一个动态演化的多维系统,其获取可分为三大路径。支配路径强调借助攻击与威胁获取资源,在激烈的性选择压力下演化而来。能力路径突出知识/技能对获取地位的作用,源于技术性觅食所产生的文化学习需要。与前两种路径不同,以心理利他为特征的美德路径为人类社会所独有。它是文化演化的产物,其存在是为了解决大规模集体行动的问题。三种路径在存在范围、行为模式和结果、演化动因以及情感介质等方面存在差异。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澄清不同动物群体性选择模式与支配等级的关系,结合多个学科考察人类能力路径演化的特殊环境,并探究美德路径的生物性基础。

  • 贫困经历下稀缺心态对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2-26

    摘要: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全面有效地衡量脱贫后的生活环境、准确掌握贫困经历及其变化对儿童发展的负面影响和内在机制成为当下的重要科学议题。考虑到儿童成长过程中贫困条件的交叠累积性反应,有更多潜在的贫困从属条件需要重视,且儿童在经历贫困后如何加工理解相关信息对其发展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聚焦我国有贫困经历的学龄儿童,以稀缺理论为切入点,旨在构建适用于当前背景的多维贫困模型,并从注意模式和神经活动解释稀缺心态影响贫困儿童执行功能的作用机制,为有贫困经历儿童的认知发展提供新的干预视角,更好助力我国乡村儿童的健康发展。

  • 师生互动中组块化反馈促进长时学习迁移:行为和近红外超扫描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2-24

    摘要: 精细内容反馈促进深层次的学习,如迁移。但在师生互动中反馈的呈现方式如何影响长时学习迁移及其人际神经基础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面对面的师生问答反馈任务,通过两个双人实验(行为学、近红外超扫描),探究反馈的组块化呈现对学习迁移的长时促进作用、认知过程及其人际神经基础。结果发现,组块化反馈促进低知识基础学生的长时迁移。组块化错误修正在反馈呈现方式和长时迁移之间起中介作用。提供与接收组块化反馈过程中,师、生在额、顶叶出现更大的脑间同步,且额叶的脑间同步预测长时迁移与组块化错误修正。上述结果从人际视角为课堂中真实发生的教学反馈的认知神经基础提供新的理解,也为提高教学反馈效果和效率提供一些实践启示。

  • 见字如面:虚拟沟通风格对领导力涌现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2-20

    摘要: 随着企业运营数智化和管理平台化,员工涌现的领导力逐渐成为支撑组织的关键力量。因此,线上工作情境中领导力涌现机制成为当前亟待探明的问题。领导力涌现的研究目前主要在传统情境中进行探讨。然而,线上情境与传统情境存在显著差异,互动沟通方式大相径庭。本研究因此从虚拟沟通风格的视角分析线上工作团队中的领导力涌现机制。本研究首先采用扎根理论的方式探索虚拟沟通中具有领导力内涵的特征,基于沟通风格的结构理论将这些特征区分为虚拟沟通的身份特征、渠道特征和互动特征。然后,本文基于领导者身份构建理论分析身份系统特征、采用以模式为导向的方法探讨渠道特征、从社会网络视角刻画互动特征,研究这些特征在线上工作团队中影响领导力涌现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拓展了领导力涌现的理论内涵,并为企业如何善用数字媒介进行有效管理沟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应激下人类情景记忆巩固的神经重放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2-20

    摘要: 记忆巩固通常在记忆编码后的休息或睡眠期间缓慢发生。然而,在应激状态下,记忆 有可能被快速巩固。鉴于长期以来缺乏对人类记忆巩固期神经活动的量化方法,应激状态下 记忆快速巩固的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拟采用计算神经科学手段,详细刻画应激状态下人类 情景记忆巩固期的神经重放过程。此外,我们还将整合认知心理学、脑成像技术、机器学习、 神经内分泌调控、应激诱发及生理生化检测等跨学科方法,来验证应激对神经重放的“双刃 剑”效应假说:尽管应激可能会加快神经重放的速度,促进记忆巩固,但它同时也可能会降 低神经重放的准确性并干扰其顺序。本研究将:(1)比较应激和非应激状态下神经重放的多 维特征差异;(2)探寻应激状态下神经重放与记忆提取和编码的交互作用;(3)尝试利用神 经内分泌和环境策略来调控人类的应激反应,进而影响神经重放。本研究能够有助于确定促 进记忆巩固的理想大脑状态,并整合人类和动物的神经重放研究。同时,本研究还可能为保 护应激状态下的情景记忆功能,以及干预应激类精神疾病中的记忆障碍提供全新策略。

  •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网络分析及核心维度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2-18

    摘要: 早期研究发现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概念包括遵规-公益、关系、利他、特质四个维度。本研究探索了中国青少年(小学高年级到高中,N = 9,160)亲社会行为四维度和15题项的网络结构,发现无论是整体网络,还是性别及学段网络,遵规-公益维度的预期影响指数都最高,之后依次是利他、关系及特质维度。网络比较结果显示,亲社会行为的维度网络结构和题项网络结构均不存在明显性别差异,但存在学段间的差异,高中生的网络整体强度显著弱于初中生和小学生的。这项研究为理解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提供了新视角,拓宽了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领域,提示未来研究可通过干预遵规-公益维度和利他维度来促进青少年整体亲社会行为发展。

  • 跨文化表情识别中的群内优势效应:自发性和呈现方式对气愤和厌恶表情识别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2-17

    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交流变得尤为重要。在不同语言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中,非语言方式如面部表情在传递情感和意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往研究发现,识别同文化背景个体的面部表情比跨文化背景个体更准确,这被称为群内优势效应。然而,以往研究主要关注静态表演表情,对动态表情和自发表情识别中的群内优势效应知之甚少。为了探究群内优势效应是否受表情自发性(表演和自发)和呈现方式(静态和动态)的调节,本研究招募了中国和加拿大/荷兰被试,分别对中国和荷兰模特表演和自发的气愤和厌恶表情(实验1),以及静态和动态表演的气愤和厌恶表情(实验2)进行识别。研究结果显示,在多数情况下,表演和自发表情的识别都呈现群内优势效应,且表演表情的群内优势效应显著高于自发表情;静态和动态表演表情的识别也出现群内优势效应,但两者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表情识别的群内优势效应会受到表情自发性的调节,但可能不受表情呈现方式的影响。本研究首次考察了表情识别的群内优势效应在表情自发性和呈现方式这两个重要特性的调节下的情况,对于扩展群内优势效应研究和深化跨文化表情识别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 High-level construal mindset promotes categorizing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matic relations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2-13

    摘要: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whether a high-level construal mindset promotescategorizing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matic relations. In two experiments, the construal-level priming task was used to initiate a high-level versus low-level construal mindset, and then all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complete the triad task which is the task of measuring the preference to classify. The research findings demonstrated that irrespective of whether the objects being classified were artifacts (Experiment 1) or natural objects (Experiment 2), the high-level construal mindset group exhibited a higher percentage of thematic responses in the triad task.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 high-level construal mindset promotescategorizinginformation based on thematic relations. 

  • 网络游戏成瘾者的情绪加工异常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2-05

    摘要: 研究表明,网络游戏成瘾(IGD)个体对消极情绪刺激,尤其是愤怒情绪刺激存在异常的加工偏向,而且IGD个体面对消极刺激会产生过高的情绪唤起并在调节消极情绪方面出现困难,以上情绪加工能力的异常会在IGD的维持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IGD个体情绪加工相关脑区也出现了异常,例如杏仁核、前扣带皮层、脑岛和部分前额叶皮层。未来研究可以更多关注IGD的群体情绪加工、情绪加工的时间进程、有效提高IGD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方法以及IGD青少年的情绪加工问题。此外,也可以通过多样化地设置和呈现情绪刺激来达到不同的研究目的,同时还需要考虑被试的性别比例以及被试长期和短期的情绪状态对情绪加工研究结果的影响。

  • 补偿行为对道德违反者群体内疚、群体责任感知和群体羞耻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2-03

    摘要: 以往研究主要从补偿受害者和修复关系角度考察内疚情绪的亲社会属性,而较少有实证研究从道德违反者角度来考察内疚的亲社会属性。本研究通过群体内疚情境考察了道德补偿对道德违反者道德情绪和认知的影响。实验一(n = 213)和实验二(n = 105)分别采用情景想象和人际互动范式,比较了无补偿、第三方补偿和自己补偿条件下被试对内外群体道德违反行为的内疚情绪、责任感知和羞耻情绪的影响。实验三(n = 128)在非大学生群体上进一步检验了实验一和实验二结果的稳定性。三个实验结果一致发现,以无补偿为基线,自己补偿能够显著降低群体内疚和群体责任感知,且不会诱发群体羞耻;而第三方补偿虽然也可以降低群体内疚,但在程度上弱于自己补偿条件。同时,第三方补偿不能降低群体责任感知,还诱发了群体羞耻。结果表明内疚诱发的补偿行为也会对内疚主体自身产生积极影响,是一种自我调适方式。这一发现扩展了我们对内疚亲社会属性的理解,揭示了内疚的双重影响,既关注和补偿受害者,也涉及对内疚主体自身心理状态的调节和恢复。

  • 对他人生育态度和行为的低估抑制了Z世代未生育个体的生育意愿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2-02

    摘要: 个体的生育意愿不仅受到各种宏微观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样也受到个体对他人生育态度/行为主观感知的影响。研究1(N = 904)显示,个体通常低估了他人的生育态度和行为,而这一低估反过来抑制了自身的生育意愿。研究2a(N = 210)和2b(N = 210)通过操纵被试的主观感知验证了对他人生育态度/行为的低估与自身生育意愿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3(N = 220)的结果显示,生育效能和责任感知可较好地解释上述发现,其中生育效能的作用更大。研究4的元分析(N = 1544)表明,个体对他人生育态度/行为的低估以及这种低估对自身生育意愿的影响均具有小到中等的效应量。上述结果表明,运用社会规范方法来纠正人们的错误认知从而提升生育意愿可为现有政策提供额外助力。

  • 不同道德情境下叠音品牌名称对消费者道德反应的影响——心智知觉理论的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分类: 管理学 >> 企业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2-02

    摘要: 品牌名称是建立品牌-消费者关系的重要连接点,是品牌资产的构成要素。品牌语言学的研究发现,品牌名称的语音特征会影响消费者的认知、情绪与行为,但鲜有研究考察语音特征对消费者的道德反应的影响及其路径。本研究基于心智知觉理论,探究了品牌分别作为道德主体和道德受害者两种不同的角色时,叠音品牌名称影响消费者道德反应的非对称性路径。具体而言:品牌作为道德主体违规的情境下,相较于非叠音,叠音品牌名称能通过降低消费者感知的品牌心智的思考维度(而非感受维度),来缓解消费者对品牌的消极道德反应(愤怒、厌恶、谴责、惩罚行为意图);而当品牌作为道德受害者受害的情境下,叠音品牌名称则通过提升消费者感知的品牌心智的感受维度(而非思考维度),来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积极道德反应(同情、怜悯、遗憾、购买支持行为意图)。本研究通过7个实验证明了假设,从理论上创新性地探索了语音特征与道德反应的因果关系,揭示了品牌心智的两个维度作为不对称中介存在的机制,为实践中品牌道德事件公关和公益营销传播工作提供了借鉴。

  • 基于ChatGPT的情绪稳定性计算机自适应题库开发的探索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测量 提交时间: 2024-02-01

    摘要: 为得到一个质量良好的大型题库,进行传统形式项目开发所耗费的大量人力物力制约着目前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发展与运用,而基于最新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自动项目生成有望解决这一难题。随着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生成式预训练模型的进步,根据特定测量目标(尤其是非认知任务),自动生成测验项目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计算机自适应题库成为可能。本研究旨在利用最新版本的ChatGPT生成大量中文版测量情绪稳定性的人格项目,通过单维性检验、IRT模型选择、项目分析、题库质量分析等题库构建步骤以及模拟的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探索这些项目对于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适用性并与已被广泛使用的情绪稳定性项目进行性能对比,最终形成了一个质量良好的情绪稳定性题库。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