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2021-3
  • 安静自我与健康:基于成长和平衡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30

    摘要: 安静自我指一种既不过分关注自我,也不过分关注他人,融入他人而不丧失自我的同一性。发展安静自我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在提高个体主观幸福感、改善个体主观评估的健康以及降低个体的物质主义倾向等方面,而安静自我的提升可以通过正念和冥想的方式实现。通过对安静自我的概念、成长和平衡视角、测量方法、安静自我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促进安静自我的相关研究结果的总结,本文认为安静自我本质上是空间和时间维度上自我的平衡与整合。目前关于安静自我已有不少的研究,但作为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未来有待在安静自我的本土化、系统化以及发展和促进方面展开更多的探讨。

  • 长期戒断海洛因成瘾者冲动性相关脑区的结构及功能特征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26

    摘要: 冲动性是药物成瘾者的典型特征,它既包含了抑制控制成瘾者药物使用的力量,也包含驱动成瘾者使用药物的成分,两者不平衡导致冲动性用药行为。海洛因成瘾者本身具有冲动性人格特质,长时间的海洛因使用又会造成成瘾者冲动性相关的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异常。目前难以确定戒断后,冲动性及相关的大脑结构与功能是否还呈异常状态。本研究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低频振幅、局部一致性和功能连接方法,以35例海洛因成瘾戒断者和无任何成瘾史的健康个体26人为研究对象,探索在长期戒断后,海洛因成瘾者与其冲动性相关的驱动、控制系统脑网络的结构和功能情况。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戒断组灰质总体积及右内侧额上回的灰质体积显著减小,右侧颞中回和左内侧旁扣带回的灰质体积随用药总量的增加而降低;右侧眶部额下回与尾状核功能连接显著增强,右侧颞中回和左侧中央前回功能连接显著降低;右眶额中回的ReHo值、右眶额下回和左海马体的ALFF值比对照组显著更低,而右中央后回的ReHo值显著更高。这些脑区的状况与冲动性的神经基础相吻合,说明海洛因成瘾戒断者在戒断44个月,奖赏、凸显、习惯性行为等网络系统仍然呈现异常状态,且与成瘾药物使用总量有关。这些异常可能是成瘾冲动性的驱动力的神经基础,可以作为解释成瘾者戒断后容易复吸的因素之一。

  • 时间跨期选择中的自我—他人决策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25

    摘要: 许多使用金钱作为结果的跨期选择揭示了自我-他人决策效应的存在。然而,跨期选择的结果并不局限于金钱;时间亦是一种稀缺和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揭示基于时间的跨期选择中的自我-他人决策效应,即关注了以时间为结果的跨期选择类型。在三个实验过程中,证实了自我-他人决策效应的存在。为他人做决策的被试更倾向于选择小而近(SS)选项而不是大而远(LL)选项,并认为SS选项的获益显著大于LL选项。而为自己做决策的被试更喜欢LL选项而不是SS选项。然而,他们认为LL和SS选项的获益没有显著差异。改变决策者的角色会影响个人考虑其选择的未来后果的能力。时间的跨期选择中的自我-他人决策效应可以用经济理性和建构水平理论来解释。研究结果表明,时间跨期选择中自我-他人决策效应,可以简单地通过重新描述问题而产生,在不需要增加控制的情况下,可以帮助个人做出最佳的长期选择。

  • 舞动治疗:一种自下而上的精神分裂症干预探索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23

    摘要: 皮层-基底节-丘脑网络与脑岛网络属于感觉运动相关网络,这两个网络的改变可能是导致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原因。目前主流研究与临床干预聚焦于患者的高级脑区异常,对感觉运动系统的关注不足。对健康个体的研究发现舞蹈训练对感觉运动相关脑网络具有显著提升作用,并自下而上地促进高级功能。以上研究提示舞蹈训练可能是干预精神分裂症,改善其认知功能的新途径。本研究拟借助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以精神分裂症感觉运动相关网络为着力点,通过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舞蹈训练前后的脑影像、临床及认知行为的改变,揭示舞蹈训练临床干预的神经机制。

  • 我国内地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变迁(2002~2019):横断历史研究的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21

    摘要: 教师主观幸福感作为衡量教师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一项关键指标,对其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至关重要,同时,对其随社会变迁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的监测也不可忽视。本研究对2002至2019年间的51篇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测量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报告(共包括13600名教师)进行横断历史的元分析。研究发现:(1)教师主观幸福感均值与年代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我国教师主观幸福感在逐年下降。(2)来自社会经济条件 (居民消费水平、房价、老年抚养比和教育经费)、社会联结(家庭规模数、离婚率和城镇化水平)和社会威胁(犯罪率)三方面的8项宏观社会指标的变化能显著预测教师主观幸福感的下降。(3)中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随年代下降的趋势更明显,其主观幸福感得分要显著低于高校教师。本研究不仅探究了我国教师主观幸福感近20年的变迁趋势,而且结合社会宏观发展的指标,提出了影响我国教师主观幸福感的三维理论框架,对群体社会心理的研究思路进行了纵向(随时代变迁)及横向(宏观社会指标)的拉伸,拓展理论基础的同时,在实践上,为干预调节我国教师群体主观幸福感提供决策依据。

  • 强迫性特征在药物成瘾行为中的易感性及其前额叶-反奖赏系统神经基础

    分类: 心理学 >> 医学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21

    摘要: 强迫性是一种与不顾严重后果的固着行为密切相关的神经心理结构,大脑 神经系统对强迫性行为的调控机制崩溃是导致药物成瘾的直接原因。以往研究对 于奖赏系统(中脑-皮层-边缘神经环路)在成瘾行为中的作用及机制已经具有丰富 的了解,但针对药物成瘾的强迫性特征本身以及前额叶-反奖赏系统神经环路在 成瘾行为中的作用机制了解有限,尤其是缺乏对药物成瘾强迫性特征的系统考 察、缺少遗传学研究以及非兴奋剂类药物的汇聚证据。项目拟结合人类成瘾行为 的遗传学视角(海洛因成瘾者与其无药物使用的兄弟姐妹对照),结合神经认知、 脑电生理、神经影像等不同层面的方法和技术,对药物成瘾强迫性的外在表征、 神经生物学基础以及与个体差异有关的遗传易感性进行探索,期在进一步识别药 物成瘾的神经生物标记,为探寻潜在的药物或非药物干预靶点提供更多证据。

  • Panum极限情况中双重融合深度机制的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实验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19

    摘要: Panum极限情况是单眼性区域中最简单的一种现象,它是研究单眼遮挡区域形成立体视觉机制的突破口。本文对Panum 极限情况关于深度起源问题存在的争议,展开深入的研究。实验采用固定注视点位置和快速呈现刺激的方式,考察被试是否可以正确知觉注视特征和非注视特征的深度,并考察被试知觉到的深度是否来自深度对比。结果表明,无论是在Panum刺激条件下还是在控制刺激条件下,被试都能够正确地知觉到注视特征和非注视特征的深度,且被试在双眼融合后所知觉到的两个特征的深度并非来自深度对比,这说明Panum极限情况的深度知觉机制更可能为双重融合。

  • 维吾尔族与汉族大学生在汉语歧义词消解中的语境促进效应及反应抑制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15

    摘要: 词汇歧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在汉语中,歧义词种类繁多,是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两个实验,考察在不同加工时间条件下维吾尔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在歧义词消解中的语境促进效应及抑制效应。结果发现,两民族大学生均出现了语境促进效应,但在短时加工条件下,汉族大学生的语境促进效应显著大于维吾尔族大学生,而在长时加工条件下,两民族大学生的语境促进效应无显著差异。在短时加工条件下,仅汉族大学生可以有效地抑制无关信息的干扰;而在长时加工条件下,两民族大学生均可以有效地抑制无关信息的干扰。整个研究表明,在汉语歧义词消解中,随着加工时间的增加,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语境促进效应和对无关信息抑制均可以达到与汉族大学生相近的水平。

  • 《应用心理学》创刊以来的文献计量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1-03-15

    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分析《应用心理学》创刊以来的文献,探索该刊所具有的特征。结果显示,《应用心理学》近年来实证性研究占比下降,非实证性研究占比上升。基金资助占比逐年上升。作者合作发文1101篇,高产作者间形成6个聚类。主要发机构以师范类院校为主,浙江高校发文较多。跨机构合作占比总体为上升趋势。被引和下载频次二者显著正相关。研究热点经历了应用心理学领域概述、不同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人工智能三个阶段。本研究认为此刊具有以下特征:(1)“质”与“量”齐头并进;(2)科研合作趋势明显;(3)期刊载文存在地域性;(4)社会需求推动《应用心理学》的发展。未来该刊应在保持优势的同时,不断完善,以更好服务学科发展和满足社会需要。

  • 需求和接受的授权型领导匹配对下属工作结果的影响: 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12

    摘要: 基于人-环境匹配理论和压力认知交互作用理论, 本文探讨了下属需求和接受的授权型领导匹配性对下属态度、行为和绩效的影响及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本文分别通过对150位领导与150位下属(研究1)、50位领导与243位下属(研究2)的配对样本开展两项多时点、多来源的问卷数据收集, 并采用跨层次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得出以下结论: (1)下属需求和接受的授权型领导失配会导致下属情绪耗竭; (2)相对于授权不足, 领导的过度授权更会导致下属情绪耗竭; (3)下属需求和接受的授权型领导匹配性通过作用于下属情绪耗竭进而影响下属对领导的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和工作绩效。

  • The effect of perceptual learning on the sensitivity and stability of double fusion in Panum’s Limiting Case

    分类: 心理学 >> 实验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08

    摘要: Panum’s limiting case is a typical phenomenon of monocular occlusion in binocular vision. It occurs naturally when one object is occluded by another object for one eye, but in the other eye the two objects are locat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Only recently has it been found that in addition to horizontal disparity, the vertical disparity gradient and cue conflict are two important determinants for double fusion. Therefore, the current study aims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determinants and perceptual learning in Panum’s limiting case. Twenty-six observers were trained for five days. Meanwhile, the RTs and duration of double fusion was measured when the participants viewed several versions of Panum’s configuration. In these stimuli, vertical disparity gradient was varied from 0.1 to 0.6 and cue conflict was manipulated from low to high.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for each level of these factors, the RTs of double fusion decreased and the duration of double fusion increased with each training session. Moreover,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levels of vertical disparity gradient and cue conflict. Lastly, there was also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the two determinants in Panum’s limiting cas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is perceptual learning for each level of the two determinants in monocular occlusion and these factors jointly affect the sensitivity and stability of double fusion.

  • 攻击动机对特质愤怒与反应性攻击关系的中介作用:一项纵向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08

    摘要: 特质愤怒是影响反应性攻击的重要人格因素,反应性攻击的提出是基于攻击动机,但是特质愤怒影响反应性攻击的动机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假设特质愤怒可以通过增强反应性攻击的特异性动机(即敌意性动机)以及反应性攻击与主动性攻击的共同性动机(即道德准许动机)来纵向预测反应性攻击。为了检验该假设,对五个省市共1007名大学生的特质愤怒、敌意归因偏向(代表敌意性动机)和道德推脱(代表道德准许动机)、反应性攻击与主动性攻击进行了3次追踪调查。结果显示:(1)在控制性别后,第一个时间点的特质愤怒可以通过第二个时间点的敌意归因偏向和道德推脱预测第三个时间点的反应性攻击;(2)敌意归因偏向只能纵向预测反应性攻击,而不能跨时间预测主动性攻击;(3)道德推脱可以纵向预测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这一结果支持了特质愤怒影响反应性攻击的动机模型,发展了人格与攻击关系的理论与研究,对于揭示反应性攻击形成的动机机制具有积极作用。

  •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视觉同时性加工技能子成分的发展及其与阅读的关系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05

    摘要: 通过分别以高频汉字(实验1)和图形非言语材料(实验2)为刺激的两个联合视觉注意任务,并采用基于Budensen视觉注意理论的参数估计方法,系统地探查小学三~六年级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同时性加工技能缺陷的内在机制。以43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46名生理年龄匹配典型发展儿童为被试,每类被试均被分为小学中年级组(三、四年级)和高年级组(五、六年级)。两个实验均发现不同年级组的阅读障碍儿童在知觉加工速度参数上显著小于控制组儿童。在空间注意分布权重参数上,实验1的结果显示,不同于控制组儿童向左侧化发展的注意分布模式,两个年级组的阅读障碍儿童均表现为无偏的注意分布;而实验2未发现显著组别差异。且这两种同时性加工子技能分别与不同水平的汉语阅读技能密切相关。结果表明,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同时加工多个视觉刺激时存在持续的知觉加工速度缓慢的问题,在同时加工言语类刺激时还表现出异常的空间注意分布模式。本研究有助于从基础认知层面揭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缺陷机理,为进一步设计相关的提高阅读效率的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 汉字识别中亚词汇语音和语义信息在N170上的神经适应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04

    摘要: 视觉词汇识别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发现早期的脑电成分N170具有对词汇的敏感性,可能反映了字形、语音和语义加工,目前还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本研究利用汉字形声字声旁表音和形旁表义的独特性,使用神经适应范式深入考察了N170对汉字亚词汇语音和语义信息的敏感性。实验1操纵了连续汉字的声旁和整字读音重复呈现探究其诱发的神经适应性,结果发现了左侧电极的N170对声旁和整字读音重复都产生了神经适应。实验2进一步操纵形旁和整字语义的重复呈现,结果发现左侧N170仅对整字语义相似性具有神经适应性,而右侧N170对形旁和整字语义重复都产生了神经适应。实验结果表明,左侧N170不仅对整字语音和语义信息敏感,还对亚词汇的声旁信息敏感;而右侧N170对整字语义以及亚词汇的形旁信息敏感。

  • 第三方惩罚对合作的溢出效应:基于社会规范的解释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04

    摘要: 第三方惩罚对合作的维系可能来自经济功能或规范提示功能。先前研究没有区分这两种功能,因而未能回答:当惩罚不足以影响违规收益时,是否还能促进合作?实验一(N = 252)发现即使第三方惩罚无法降低违规收益,依然能抑制自利行为。实验二(N = 179)发现受过惩罚的违规者在其后的独裁者博弈表现出了更高的合作水平。2(是否旁观惩罚)×2(旁观前后)设计的实验三(N = 179)显示,旁观惩罚后被试的合作水平显著高于旁观前,也高于未旁观惩罚的被试。后两个实验中,社会规范在惩罚与合作之间均起中介作用。这进一步证实惩罚对合作的促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规范激活来实现的,并存在两种溢出效应:惩罚抑制了曾经的违规者(纵向溢出效应)和旁观者(横向溢出效应)在新博弈情境下的自私行为。这两种溢出效应的发现补充了文献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解释,并为理解人类社会长时间、大规模的合作提供了新视角。

  • 损失规避“不对称程数”解释机制的再检验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02

    摘要: “不对称程数”(uneven route)解释机制是刘欢等人于 2009 年首次提出的用以解释和预测如何和为什么会发生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这种解释机制认为当损失的程数(同一拥有权的转换次数)大于获得的程数时,损失规避就会发生。本文操纵了刘欢等(2009)提出的不对称程数,并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对不对称程数解释机制进行检验。本研究的 4 个实验结果,以及对 4 个实验进行小元分析的结果支持不对称程数的解释机制。该结果在被试间实验设计和被试内实验设计,在不同金额,不同测量指标中均得到了验证,表明该结果是稳定的。在本文中,与赢钱输钱情境相比,损失规避在交税退税情境下消失。

  • 脑岛在成瘾中的结构和功能异常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02

    摘要: 脑岛位于大脑外侧裂的深处,与情绪和内感受等多种心理功能有关。脑岛在成瘾中的结构变化和功能连接异常,表明了脑岛在成瘾中的作用,刺激脑岛区域干预成瘾的也逐渐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领域。未来的研究应该通过对脑岛进行精细分割和多种方法相结合来进一步考察脑岛在成瘾中的具体作用,并挖掘不同成瘾类型的共性和特性,以便更好开展基于脑的成瘾干预。

  • 愤怒情绪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及调节策略

    分类: 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02

    摘要: 以两个实验考察愤怒情绪对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并探究调节愤怒情绪对削弱恶意创造力表现的效应。实验1比较愤怒、悲伤、中性情绪下个体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差异,发现愤怒情绪下个体生成更多、更新颖的恶意观点,情绪唤醒度和内隐攻击性中介了愤怒对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影响。实验2探究不同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如何影响愤怒个体的恶意创造力表现,发现认知重评组和表达抑制组的恶意创造力表现比无策略的控制组水平更低,情绪唤醒度和内隐攻击性中介了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对个体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愤怒情绪通过提升内隐攻击性和情绪唤醒度进而促进个体恶意创造力表现,而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可作为削弱愤怒个体的恶意创造力表现的有效策略。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