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协作如何减少记忆错误:一项元分析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7-17

    摘要: 为探究协作记忆中错误修剪效应的稳定性和影响因素,经文献检索和筛选,对 38项协作记忆研究的64个独立样本(总样本量 N= 6225)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协作记忆中的错误修剪和协作抑制均稳定出现;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协作方式能调节错误修剪,但不影响协作抑制效应;材料类型对错误修剪效应无显著影响,但情景材料有更高水平的协作抑制;熟悉关系增强错误修剪效应并削弱协作抑制。以上结果表明,协作能稳定地抑制错误数量,提升协作记忆的正确率,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协作方式和关系类型等因素的调节。

  • 中国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健全人格关系的元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6-16

    摘要: 为探讨中国儿童青少年健全人格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及其调节机制,本研究对来自52篇文献、19642名被试的1504个效应值进行了元分析。结果表明:(1)积极教养方式与健全人格呈显著正相关,而消极教养方式与健全人格呈显著负相关;(2)教养方式对健全人格的影响受儿童青少年年龄段的调节,呈两头小、中间大的倒U型趋势,主要体现为在初高中阶段影响大,在小学和大学阶段影响小。此外,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影响还受到子女性别、年代和地区的调节。本研究结果为中国家庭文化背景下儿童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与教育提供了科学视角和实证依据。

  • 未来情景思维对金钱跨期决策的影响——来自三水平元分析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6-15

    摘要: 目的 回应先前研究结论不一致的情况,拓展人们对未来情景思维(EFT)与跨期决策关系的认识。 方法 本研究采用三水平元分析的研究方法,纳入较为全面的调节变量来综合分析EFT对跨期决策的影响程度,以及调节变量在两者中的作用。 结果 主效应检验结果显示EFT中等程度(g = 0.5)的增强个体对延迟奖励了的偏好,调节效应检验显未来情景思维内容的效价、生动性或个人相关性可以显著影响该机制。 局限 仅考察了被试在当下EFT条件下对金钱跨期决策偏好的影响并没深入拓展该影响作用的持续时间。本研究只是探讨了EFT内容的效价可以影响金钱跨期决策偏好,并没有细致地考察具体特定情绪对其产生的影响等。 结论 未来情景思维中等程度增大个体延迟奖励偏好,其中EFT内容种的个人相关性、效价及生动性的调节作用显著。

  • 动作电子游戏对不同注意子网络的影响——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4-21

    摘要: 动作电子游戏是指要求参与者在广阔的视野中处理多个复杂且快速变化的信息, 并对这些刺激做出快速而准确反应的游戏。以往研究对动作电子游戏是否能够促进注意能力的发展存在争议。采用元分析的方法, 研究分析了动作电子游戏对注意及其子网络的影响, 并考察行为指标作为调节变量时, 在动作电子游戏与注意之间关系产生的影响。共计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28篇, 其中包含71个效应量, 涉及被试3359人。研究结果显示, 动作电子游戏对注意警觉的影响最为显著, 呈现为中等偏高程度的影响, 而注意定向呈现中等偏低程度的影响, 对注意的执行控制呈现低程度的影响。动作电子游戏对注意的影响还受到行为指标的调节, 反应时均大于正确率的效应值, 说明考察注意水平时反应时更加敏感。这些结果表明, 动作电子游戏与注意中的警觉功能关系最为密切, 且会受到行为指标选取的影响。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动作电子游戏与注意的关系, 为不同研究之间的结果比较提供依据。

  • 领导者情绪智力对领导力效能影响的元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以往领导者情绪智力和领导力效能之间关系的研究存在很大分歧。运用元分析方法考察了领导者情绪智力对领导力效能的影响及其组织情境和研究方法调节变量。通过纳入98篇中英文文献和110个效应量(n = 27330), 结果表明:(1)领导者情绪智力与领导力效能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 = 0.39)。(2)组织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检验发现, 高层领导者的情绪智力对领导力效能的影响明显高于中层和基层领导者, 非营利性组织中的领导者情绪智力对领导力效能的影响比营利组织中的影响更强, 东方文化背景下的领导者情绪智力对领导力效能的影响比西方文化背景下更强。(3)方法因素的调节作用检验发现, 采用混合模型测量的领导者情绪智力对领导力效能的影响高于采用能力模型测量的结果, 采用客观指标衡量领导力效能的相关系数比主观指标更大, 领导者情绪智力对工作态度指标的影响弱于工作绩效指标, 领导者情绪智力对群体层次效能的影响强于个体层次。从研究设计和出版标准等方面探究领导者情绪智力和领导力效能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 “过犹不及”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以往管理学研究过度简化了概念间的关系,认为某一因素或实践所带来的收益能够"多多益善"。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过犹不及"效应(即倒U型关系)逐渐引起研究者关注。通过分析近5年(20132017)组织行为学领域中的44篇文献,本文首先将"过犹不及"研究主题归纳为相对稳定的个体特征、积极的工作感受与体验、工作情境和任务特征及群体构成特征四个主要类型。其次,将"过犹不及"的产生原因总结为"收益与损失的叠加效应"与"动机与能力(或机会)的交互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单一机制变化"和"机制联动变化"两类调节变量作用机制。最后,对未来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拓展研究主题、丰富研究层次,(2)理清"过犹不及"效应的背后机制,(3)结合情境因素探讨临界点位置,(4)明确"过犹不及"调节作用的理论基础,(5)完善抽样与研究设计。

  • 情绪劳动策略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元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采用元分析方法探讨情绪劳动策略(包括表层扮演和深层扮演)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经筛选, 共有120篇文献226个独立样本符合元分析标准(N = 79659)。元分析结果发现, 表层扮演与工作满意度有显著负相关, 深层扮演与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正相关。调节效应检验发现, 不同表层扮演测量工具、文化背景差异、行业类型差异对表层扮演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 不同工作满意度测量工具对表层扮演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有显著影响, 表现为单维的JSS工作满意度量表的调节效果高于多维的MSQ量表。不同深层扮演测量工具、不同工作满意度测量工具、文化背景差异对深层扮演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有显著影响, 分别表现为深层扮演量表Grandey (2003)、Diefendorff, Croyle和Gosserand (2005)、Brotheridge和Lee (2003)调节效应依次减小, 单维的JSS工作满意度量表的调节效果低于多维的MSQ量表, 东方文化背景的调节效果高于西方; 行业类型的差异对深层扮演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影响不显著。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层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使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调节效应分析在社科领域已常有应用。尽管多层线性模型区分了层1自变量的组间和组内效应、实现了多层调节效应的分解, 仍然存在抽样误差和测量误差。建议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框架下, 设置潜变量和多指标来有效校正抽样误差和测量误差。在介绍多层调节SEM分析的随机系数预测法和潜调节结构方程法后, 总结出一套多层调节的SEM分析流程, 通过一个例子来演示如何用Mplus软件进行多层调节SEM分析。随后评述了多层调节效应分析方法在国内心理学的应用现状, 并展望了多层结构方程和多层调节研究的拓展方向。

  • 感恩的个体主观幸福感更强?—— 一项元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探讨感恩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通过文献搜索共获得了62项研究167个独立效应量(n = 31975)。异质性检验发现, 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比较合适; 敏感性分析显示, 逐步删除异质性较高研究, 感恩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均呈显著正相关, 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 亚组检验和元回归分析表明, 感恩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受感恩测量工具、被试群体、文化背景的调节与影响。以上结果说明, 感恩的个体主观幸福感更强, 同时还要考虑感恩测量工具、被试群体和文化背景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

  • 暴力视频游戏对个体亲社会性的影响:一项元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暴力视频游戏是一种新兴的娱乐媒介, 是指含有描绘个体试图对其他个体造成伤害等内容的视频游戏。亲社会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 包括在人际交往中个体所表现出的利他、助人等一切使他人受益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本文采用元分析的方法整合国内外已有研究, 分析暴力视频游戏对玩家亲社会性影响的主效应, 并重点考察各调节变量在暴力视频游戏与亲社会性的关系中产生的作用。通过文献检索, 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24篇, 包含63个效应值(effect size), 总样本量18554人。研究结果显示:暴力视频游戏与亲社会性总效应值显著, 但相关较弱(r = -0.10)。调节效应分析表明, 暴力视频游戏与亲社会性的关系受到被试性别、被试类型、被试年龄、测量类型与亲社会性测量指标的调节。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采用一般攻击模型与一般学习模型等理论模型指导暴力视频游戏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研究, 同时优化实证研究中测量亲社会性的实验范式, 并且需要重点考察个体差异对暴力视频游戏与亲社会性关系的影响。

  • 纵向数据的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目前调节效应检验主要是基于截面数据, 本文讨论纵向(追踪)数据的调节效应分析。如果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纵向数据, 调节效应可分为三类:调节变量Z不随时间变化、Z随时间变化、调节变量从自变量或因变量中产生。评介了基于多层模型、多层结构方程模型、交叉滞后模型和潜变量增长模型的纵向数据的多种调节效应分析方法。调节效应的分解和潜调节结构方程法的使用是纵向数据的调节效应分析的两大特点。对基于四类模型的调节效应分析方法进行综合比较后, 总结出一个纵向数据的调节效应分析流程。随后用实际例子演示如何进行纵向数据的调节效应分析, 并给出相应的Mplus程序。随后展望了纵向数据的调节效应分析的拓展方向, 例如基于动态结构方程模型的密集追踪数据的调节效应分析。

  • 羞愧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的三水平元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羞愧是一种典型的道德情绪, 其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在既往研究中并不一致。本研究首次采用三水平元分析技术整合相关实证研究, 检验羞愧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调节变量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通过文献检索和筛选, 共计纳入26篇文献, 85个效应量, 总样本量为5823人。主效应检验发现, 羞愧组比控制组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羞愧能够促进亲社会行为的产生。调节效应检验发现, 暴露情境比掩蔽情境更能诱发羞愧对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 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情境(暴露情境或掩蔽情境)调节作用显著, 但年龄、文化背景、羞愧诱发方法、羞愧类型及亲社会行为类型等变量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本研究使用三水平元分析方法保证了纳入文献信息的完整性, 从而就羞愧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调节变量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得出更为全面可靠的研究结论, 有助于拓展人们对于羞愧与亲社会行为关系及调节机制的认识。后续研究可深入探讨认知因素和个体特征在羞愧对亲社会行为影响中的作用, 考察羞愧与其他道德情绪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的差异。

  • 面孔可信度评价调节:经验迁移假说的提出与验证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面孔可信度评价对人际信任和合作行为有重要影响。以往研究发现面部特征、背景环境等附加信息能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种方式调节人们对他人面孔可信度的评价, 但具体的起效和失效机制尚不清晰。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提出了“经验迁移假说”, 并对两类调节方式的认知机制、经验迁移的边界条件和调节过程进行探究。本研究为深化理解人际信任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 领导授权赋能与领导有效性的关系:基于元分析的检验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基于183项实证研究, 采用元分析法综合考察了领导授权赋能与领导有效性的关系, 包括个体工作态度与绩效(145个样本, 50509名员工)、团队绩效(47个样本, 4856个团队)和组织绩效(9个样本, 1090家企业)。结果表明:领导授权赋能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和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 与离职倾向、倦怠&压力显著负相关, 与个体(团队)绩效及其各维度显著正相关, 与反生产行为显著负相关, 但与组织绩效的正向关系不显著。其中, 主观幸福感、团队绩效、团队任务绩效的样本文献可能存在出版偏倚, 其元分析结果很可能被高估。在东西方差异上, 领导授权赋能与个体(团队)绩效、个体(团队)任务绩效的相关性均属东亚样本更强、欧美样本更弱, 而与个体(团队)创新绩效、个体(团队)关系绩效之间无显著差异。然而, 团队创新绩效的欧美样本和团队关系绩效的东亚样本仅1份, 故其东西方比较结果可能存在不稳定及不可靠性。此外, 领导授权赋能的量表、数据类型显著调节了领导授权赋能与个体绩效的关系, 行业类型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研究结果为领导授权赋能与领导有效性的研究给出了新的阶段性定论。

  • 国内的方法学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在心理学和其他社科研究领域, 大量实证文章建立调节效应模型, 以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如何随着调节变量的变化而改变。过去10多年, 调节效应分析成了方法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从显变量的调节效应、潜变量的调节效应、多层数据的调节效应、基于两层回归模型的单层调节分析、纵向数据的调节效应、调节和中介的整合模型六个主题系统地总结了国内调节效应分析的方法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最后对调节效应的未来研究方向做了讨论和拓展。

  • 儿童和青少年同伴侵害与攻击行为关系的三水平元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攻击行为在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情感和心理适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同伴侵害是儿童和青少年攻击行为一个重要的预测因素。先前的一些研究已经考察了儿童和青少年同伴侵害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 但是尚不完全清楚调节效应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因此当前研究采用三水平元分析方法检验效应量的可靠性和一系列调节效应。在系统地搜索了2020年10月之前发表的文献后, 当前元分析确定了40项研究, 包括25605名被试, 共计333个效应量。主效应检验发现儿童和青少年的同伴侵害与攻击行为呈显著正相关。此外, 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同伴侵害变量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与身体侵害相比, 关系侵害与儿童和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的相关更强。儿童和青少年的同伴侵害与攻击行为也受到了地区的调节, 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亚洲地区比在南美洲地区更强。研究设计也是一个显著的调节变量, 儿童和青少年同伴侵害与攻击行为的相关在纵向研究中比在横向研究中更低。最后, 当前元分析的结果显示同伴侵害的报告者也是一个显著的调节变量。与同伴报告的同伴侵害相比, 教师报告的同伴侵害与儿童和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的相关较高。当前研究的结果指出, 在预防、控制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时应该注意同伴侵害对其的影响。

  • 员工跨界行为的收益与代价:元分析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为探究员工跨界行为产生的影响、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 通过文献检索、筛选和编码, 对50项员工跨界行为研究的52个独立样本(总样本量N = 14366)进行元分析, 结果表明: 员工跨界行为既会产生收益也需要付出代价, 收益表现为员工跨界行为提升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绩效和创新, 付出的代价表现为跨界行为引发角色压力。员工跨界行为与结果变量的关系受员工类型(知识型员工-非知识型员工)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力距离的调节。工作态度在员工跨界行为和绩效、创新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 但在跨界行为和压力与耗竭的关系中出现了遮掩效应。本元分析为员工跨界行为提供了综合而可靠的结论, 对未来员工跨界行为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羞愧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的三水平元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11-24

    摘要: 羞愧是一种典型的道德情绪,其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在既往研究中并不一致。本研究首次采用三水平元分析技术整合相关实证研究,检验羞愧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调节变量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通过文献检索和筛选,共计纳入26篇文献,85个效应量,总样本量为5823人。主效应检验发现,羞愧组比控制组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羞愧能够促进亲社会行为的产生。调节效应检验发现,暴露情境比掩蔽情境更能诱发羞愧对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情境(暴露情境或掩蔽情境)调节作用显著,但年龄、文化背景、羞愧诱发方法、羞愧类型及亲社会行为类型等变量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本研究使用三水平元分析方法保证了纳入文献信息的完整性,从而就羞愧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调节变量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得出更为全面可靠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人们对于羞愧与亲社会行为关系及调节机制的认识。后续研究可深入探讨认知因素和个体特征在羞愧对亲社会行为影响中的作用,考察羞愧与其他道德情绪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的差异。

  • 基于两水平回归模型的分析及其效应量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统计 提交时间: 2021-12-09

    摘要: 使用多元回归法进行调节效应分析在社科领域已常有应用。简述了目前多元回归法的调节效应分析存在的不足,包括人为变换检验模型、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区分不足、误差方差齐性的假设难以满足、调节效应量指标△R2没有直接测量调节变量对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调节程度。比较好的方法是用两水平回归模型进行调节效应分析并使用相应的效应量指标。在介绍新方法和新效应量后,总结出一套调节效应的分析流程,通过一个例子来演示如何用Mplus软件进行两水平回归模型的调节效应及其效应量分析。最后讨论了两水平回归模型的调节效应分析的发展,包括稳健的调节效应分析、潜变量的调节效应分析、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和有中介的调节效应分析等。

  • 面孔可信度评价调节:经验迁移假说的提出与验证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1-08

    摘要: 面孔可信度评价对人际信任和合作行为有重要影响。以往研究发现面部特征、背景环境等附加信息能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种方式调节人们对他人面孔可信度的评价, 但具体的起效和失效机制尚不清晰。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提出了“经验迁移假说”, 并对两类调节方式的认知机制、经验迁移的边界条件和调节过程进行探究。本研究为深化理解人际信任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