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2023-8
  • 近 20 年中国大陆婚姻满意度发展趋势与社会变迁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8

    摘要: 婚姻是人类社会最稳定最持久的一种传统的两性结合形式,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满意度是衡量婚姻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不仅受到社会、家庭、个体等因素的影响,也反作用于社会、家庭和个体。最终体现在社会不断变迁,婚姻满意度也随之不断变化。因此,探讨婚姻满意度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对理解中国社会及个体的心理变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对在2000至2021年期间发表的92篇采用婚姻质量问卷(ENRICH)、婚姻调适问卷(MAT)和婚姻质量问卷(QMI)测量中国夫妻婚姻满意度的研究报告(共59122名丈夫和妻子)进行了横断历史的元分析,同时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分析结果相结合,并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探讨了社会指标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宏观系统包括经济发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婚姻发展、家庭压力7大类19个指标,微观系统包括性别比例、婚龄、子女数量、受教育程度、夫妻教育匹配度、上一年总收入共6个指标。研究发现:(1)中国大陆夫妻近20年的婚姻满意度随年代变迁逐渐提升;(2)宏观水平上,人民生活质量上升和家庭规模减小将促进婚姻满意度上升;同时婚姻满意度上升也会促进夫妻追求美好生活,维护家庭稳定;(3)微观水平上,在社会变迁中婚姻满意度的提高不受婚龄、性别、子女数量、夫妻教育匹配度的影响,而因子女是否在身边产生变化,同时受教育程度也会影响婚姻满意度。在社会变迁与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关系模型中,宏观系统因素,微观系统因素与时代变迁,各个因素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了婚姻满意度,并且婚姻满意度也会反作用于宏观系统因素。

  • 人际情绪调节的认知神经基础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6

    摘要: 人际情绪调节是社会互动一方有意改变另一方情绪状态的过程,它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发展,并且具有不同于自我情绪调节的独特优势。近年已有不少脑成像研究考察了人际情绪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该过程的脑神经基础:人际情绪调节涉及心智化系统(楔前叶、颞顶联合区、内侧前额叶等)、情绪反应系统(杏仁核、脑岛等)和情绪调控系统(外侧前额叶、腹内侧前额叶、扣带回等),其中心智化系统是不同于自我情绪调节的特异性脑区。未来研究可纳入不同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将脑观测技术与脑调控技术相结合,从单脑和双脑两个层面对人际情绪调节的认知神经机制深入探讨,为人际情绪调节在应用领域的实施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 与AI“共舞”:系统化视角下的AI—员工协作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5

    摘要: AI员工协作是一个以高效完成任务为目标,由AI人组织构成的交互系统。促进AI员工协作对于推动AI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以及员工在数字化时代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至关重要。AI与员工的交互关系错综复杂,现有研究呈现碎片化特点,缺乏对AI员工协作的整体认识。因此,有必要在厘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AI员工协作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地梳理。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系统性回顾,厘清了AI和AI员工协作的内涵,梳理了AI员工协作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了构成要素的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基于系统化的视角构建了一个研究框架。最后,基于AI员工协作的研究框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 不同性别娃娃脸对注视线索效应的影响:对比情境的调节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实验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4

    摘要: 娃娃脸效应在人类对他人的社会认知反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作为社会互动中的重要信息,娃娃脸是否以及如何与其他因素 (性别、情境等) 共同影响社会性注意还需进一步探究。因此,本研究采用注视线索范式,以男性和女性成人娃娃脸和成熟脸作为刺激材料,通过操纵不同情境因素考察娃娃脸效应在社会性注意中的具体表现。实验1采用对比情境发现,面孔性别与面孔类型 (娃娃脸,成熟脸) 产生了交互作用。相比于男性娃娃脸,被试更愿意追随男性成熟脸的注视方向;而女性面孔条件则相反,被试更愿意追随女性娃娃脸的注视方向。为了探究非对比情境是否能够消除娃娃脸效应对社会性注意的以上影响。实验2采用block间设计引入非对比情境,结果并未发现娃娃脸效应和性别信息对注视线索效应的影响。综合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分析表明情境因素调节面孔性别和面孔类型对注视线索效应的影响。上述结果说明虽然娃娃脸会使个体在社会交互中产生注意偏差,但只存在于其与成熟脸的对比情境中,非对比情境可以消除这种偏差。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eyeTUNE框架的理论观点,即注视线索效应的社会调节取决于情境因素,这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根据需要对娃娃脸效应进行预测、干预和控制。

  • 儿童与青少年强迫症评估工具的信度比较——基于克隆巴赫α的元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2

    摘要: 目前关于强迫症的评估工具尚无对信度的定量比较。对于临床工作者而言, 选择适合的量表是可能困难的。因此, 本研究系统回顾了30年来儿童与青少年群体中使用的强迫症量表, 综合评价各量表的信度。元分析结果表明, 目前在儿童与青少年的强迫症评估工具的总体信度良好。所有儿童与青少年的强迫症量表中, 儿童版佛罗里达强迫问卷症状清单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最低; 而帕多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最高。推荐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者使用儿童版强迫信念问卷评估强迫性思维,使用帕多瓦量表或青少年强迫症状问卷评估强迫性行为。

  • 删繁就简:自愿简约及其前因、后果和理论解释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1

    摘要: 自愿简约是指个人因放弃有形的物质资源的拥有和满足,在简化外部生活过程中获得内心的丰富与充盈的生活方式。自愿简约对个体主观幸福感和客观环境可持续性具有积极作用。而个体选择自愿简约受到社会环境、文化因素和时代背景等宏观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需求满足和个人价值观等个人因素的驱使。未来研究需要多角度拓展自愿简约的形成机制、进一步挖掘自愿简约的作用机制以及深入探索其产生的多重影响。

  • 智能时代的新玩伴:儿童与机器人的互动特征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工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1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儿童与机器人的互动日益频繁。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以按照儿童对机器人的认识、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这三个过程进行总结。在认识上,儿童更容易被机器人的拟人化外观吸引,倾向基于兴趣来探索机器人,并且将机器人视为生命或类生命体。在互动中,儿童更愿意接受机器人为亲密伙伴,容易向其寻求情感慰藉和保护欲,但也可能会欺负机器人。通过与机器人互动,儿童的认知和元认知能力、学习兴趣,以及社交意愿和共情能力得到了发展;然而,由于机器人无法提供适当的诤言和反馈,因此其有可能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未来需要拓展相关研究的设计、方法和深度,尝试进行纵向和跨文化研究,改进评估方法,深入探讨儿童与机器人互动的原因和情境,并注意涉及到的伦理问题。

  • 员工主动行为对同事关系的双刃剑效应: 员工热情特质的调节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1

    摘要: 本研究基于趋近-回避系统理论和刻板印象特质相关文献, 探讨了员工主动行为对同事的人际收益和代价, 以及驱动不同结果生效的边界条件和传导机制。本研究相继通过对三阶段、多来源轮询设计问卷调研(研究1)和情境实验(研究2)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当员工热情特质处于高水平时, 其主动行为会激发同事关系能量, 进而驱动同事采取人际促进行为; 而当员工热情特质处于低水平时, 其主动行为会诱发同事人际反感, 从而致使同事采取人际孤立行为。

  • 基于元分析的助推效果研究:“认知路径”与“透明性”的二维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3-08-19

    摘要: 基于认知路径与透明性的二维视角,对行为公共政策专业期刊Behavioural Public Policy(2017~2022)与Behavioral Science Policy(2015~2022)中40篇助推研究的108个实证结果进行元分析,系统评估助推措施有效性,比较不同认知路径和透明程度助推措施的相对优势,探索助推效果异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认知路径、透明性与异质性因素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1)助推干预效果综合效应量较小,不同研究效应量呈现明显差异;(2)不同认知路径与透明性的助推有效性存在差异,助推的认知路径与透明性对其有效性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3)助推效果受研究设计和行为领域的影响,助推发挥作用的认知路径、助推设计的透明性与异质性影响因素间呈现出复杂的互动作用。

  • Seeking forward, looking forward: A replication and generalization of the Future Orientation Index based on Baidu Index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18

    摘要: Preis, Moat, Stanley, and Bishop (2012) introduced the Future Orientation Index (FOI) via Google Trends to gauge a countrys future orientation, measuring how much individuals prioritize the future in their thoughts and actions. Their research found that a higher FOI, marked by greater search interest in the upcoming year compared to the past, correlated with elevated economic success, indicated by higher per capita GDP. Despite its widespread use in cross-cultural studies, due to the evolving nature of the Internet in the past decade, it remains uncertain whether the FOI can still reliably measure future orientation. Our study aimed to replicate and extend correlations between FOI and key development indicators, such as GDP and 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 across countries with different dominant search engines (from Google to Baidu), across time periods (from 2012 to 2021), and across levels (inter-country to intra-country and individual). Our results successfully replicated the findings from Preis et al. (2012): the Baidu-based FOI consistently demonstrat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province-level GDP (r = .719 ~ .860, ps 100) and HDI (r = .635 ~ .867, ps 100) from 2012 to 2021 in China. However, for exploratory generalization, the FOI did not predict individual-level patience ( = -0.038, p = .402). Our findings, alongside the open dataset of the Baidu-based FOI, provide an easily accessible index and a practical example to investigate intra-cultural differences in future orientation within China. Furthermore, our results underscore two prerequisites for utilizing the FOI as a measure of future orientation in future research: 1) Choose a locally dominant search engine and unambiguous keywords to calculate the FOI, and 2) Apply the FOI within a group-level context rather than an individual-level one.

  • 时间贫困内涵及其对幸福感的影响:稀缺理论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17

    摘要: 时间贫困是日常生活中时间不够用的弥散性感受,会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与幸福感。目前时间贫困的概念结构仍不清晰,与幸福感的关系结论不一致且缺乏因果证据与机制认识。本项目拟厘清时间贫困内涵,构建多维时间贫困理论模型,据此编制多维测量量表并搭建国民时间贫困数据库;以稀缺理论为基础,探讨时间贫困对个人和人际幸福感的影响,及过度生产率取向的可能中介作用;并基于溢出-交叉模型,探讨时间贫困对家庭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

  • Cognitive reappraisal and empathy medi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adolescents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17

    摘要: Relative deprivation is one of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However, it is still unclear whether and how relative deprivation decreases the prosocial behavior of adolescents. This study aimed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adolescent prosocial behavior and the role of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and empathy in modifying this association. The present study included 609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M = 15.42 years, SD = 0.653) in Fujian Province, China. All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e Relative Deprivation Questionnaire, Emotion Regulation Scale, the Basic Empathy Scale, and Prosocial Behavior Scale.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SPSS 25.0 and Mplus 7.4. Relative deprivatio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ognitive reappraisal, but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xpressive suppression. Cognitive reappraisal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mpath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but expressive suppression was not. Empathy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rosocial behavior. Relative deprivation decreased prosocial behavior through (a) cognitive reappraisal, (b) empathy, and (c) chain mediation of cognitive reappraisal and empathy. No significant mediating effect of expressive suppression was fou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lative deprivation decreases adolescent prosocial behavior, and that cognitive reappraisal and empathy are the potenti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that affec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adolescent prosocial behavior.

  • Understanding the Rise of Unique Names: The Emphasis on Uniqueness Matters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15

    摘要: Uncommon personal nam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many countries and cultures over the past decade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causes. We propose that the emphasis on uniqueness, manifested both as a cultural value at the macro level and as an individual need at the micro level, may account for the widely observed increase in unique-naming practices. We tested these hypotheses in China. Study 1 found that the increasing cultural emphasis on uniqueness (rather than on independence or competition), as a Granger cause, explained the increasing name uniqueness. Study 2 revealed that the increasing individual need for uniqueness (rather than narcissism or self-esteem) explained the higher preference for unique baby names among younger than older generations. Study 3 showed that, in actual naming practices, younger parents emphasized name uniqueness (rather than modernity, positivity, or other features) more than older cohorts. These findings convergently support our hypotheses,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identifying specific mechanisms underlying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nges, rather than assuming the rising individualism as a general explanation.

  • 人机互动视角下短视频沉迷的发生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12

    摘要: 短视频沉迷是一种个体因强迫性观看短视频,导致明显的行为失控或注意力障碍,并进一步造成人际、学习和/或工作适应困难的问题行为。随着短视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与低龄化趋势,短视频沉迷对用户身心健康的威胁引起了广泛关注。基于人机互动视角,首先,将短视频使用划分为工具性与仪式性两类。其次,通过考量人机交互过程和用户易感特征,构建短视频沉迷的发生机制框架。最后,从认知、情绪、动机和社会角度对短视频沉迷进行理论阐释。未来研究应重视短视频沉迷的发生机制,关注引发沉迷的媒介特性与技术属性,致力于促进短视频沉迷的预防与治理。

  • 贝叶斯混合效应模型:基于brms的应用教程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统计 分类: 心理学 >> 实验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11

    摘要: 相比于传统方法,贝叶斯混合效应模型在处理数据层级结构和提供更直观的统计结果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这些诸多优势使其逐渐流行于心理学研究之中。然而,国内目前尚缺少将贝叶斯混合效应模型应用于心理学研究的介绍。因此,本文首先概述了贝叶斯混合效应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且结合模拟数据展示了如何理解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如何利用R 语言的brms 工具包设定贝叶斯混合效应模型,如何借助先验预测检验自定义合理的先验分布,以及如何使用贝叶斯因子进行假设检验。凭借其强大的灵活性,贝叶斯混合效应模型可以适用于多样的心理学研究。

  • 心理安全感于个体与群体中的差异及共性 —— 人类发展视角的启示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06

    摘要: 人们习惯于做出危险伤害的预防行为,防患于未然以获得心理安全感。心理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身体或心理的威胁或风险的感知预测,是一种心理状态,并通过认知、情感、行为、生理状态等表现出来。近年来,心理安全感的研究逐渐成为心理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公共卫生事件、组织管理和社会关系等领域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在人类发展领域,研究者们尚未充分关注心理安全感,并存在对于其在人类演化发展历史上的理解和干预方法的研究不足。因此,本文通过对文献的回顾与思考,基于人类发展的视角,聚焦于心理安全感于个体与群体中的差异及共性,来探索和深入对心理安全感的理解。具体而言,经族群早期生存环境筛选的遗传基因以及个人发展经历之间的差异导致了个体在面对事件时的压力感受性和应对方式不同,进而产生了心理安全感的个体差异;而在群体中,环境、文化和基因的相互作用引发了人们在思维模式和行为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心理安全感的群体差异。此外,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在心理安全感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集体记忆、文化符号赋予成员共享的框架和意义,用于理解环境并产生认知层面的心理安全感;另一方面,与群体积极的互动形成的归属感、凝聚力、文化依恋等情感纽带,带来情感层面的心理安全感。综上,本文以人类发展的视角探讨了心理安全感,并将其应用于亲密关系、家庭教育、组织领导以及应急预防等多种环境中,以实现维护心理安全感、提升生活质量、增进民生福祉和促进多元化与包容性的心理学目标。

  • 被妒忌的矛盾反应:基于能动与共生的自我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04

    摘要: 组织中的明星员工常因其卓越表现而成为他人妒忌的对象。被妒忌既可能会引发员工的积极体验,也可能会引发消极体验,进而对工作绩效、人际行为产生不一致的影响。现有研究对于这些不一致的发现缺乏深入细致、系统全面的梳理与解释。基于能动与共生的双重视角模型,探讨被妒忌对个体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及自我调控的不同影响,并着眼于能动与共生对个体而言的相对重要性梳理相关的边界条件,以期增进对被妒忌效应的系统理解,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同时启示组织对明星员工被妒忌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