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2019-10
  • 能力还是热情?广告诉求对消费者品牌认同和购买意向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0-31

    摘要: 基于自我建构理论和情绪理论,本文探讨了自我建构与广告诉求对品牌认同的交互作用、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通过3个实验,我们发现对于独立自我建构的消费者来说,能力广告诉求更能提高品牌认同感,而对于相依自我建构的消费者来说,热情广告诉求则更有效;同时我们也验证了广告诉求到愉悦感到品牌认同最终到购买意向的因果链模型,并确定了企业类型对该机制的调节作用。

  • 道德概念的空间形象性:语言因素和具身因素的共同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0-29

    摘要: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讨抽象道德概念的空间形象性效应,以及语言因素和具身因素对该效应的影响机制及其加工进程。实验一检验词对空间位置对道德词对语义判断(反义程度)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符合空间形象性呈现条件(即道德-下,不道德-上)诱发了较大的N400,并且词对语义判断的反应时较长;实验二检验词对语义的反义程度对道德词对空间形象性判断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语义无关词对诱发了较大的N200和N700,并且词对空间形象性判断的反应时较长。研究结果表明,抽象道德概念的加工能够表现出空间形象性效应,该效应由语言因素和具身因素共同塑造,前者在概念加工过程中优先被激活并发挥持久影响,后者仅在概念加工的中期发挥作用。

  • 冲突对绩效的影响:个体、团队宜人性的调节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0-28

    摘要: 以往个体和团队冲突研究主要考察了个人特征或团队特征对冲突结果的影响,而尚未充分关注冲突管理过程中个体特征与团队特征间的交互效应。基于个人—团队匹配理论,本研究探讨了个体层面宜人性与团队层面宜人性异质性对团队中个体冲突(关系冲突、任务冲突)和工作绩效间关系的影响。基于来自64个银行服务团队(包含339名下属和64名主管)的多来源、多时点纵向数据,本研究所得结果显示:(1)关系冲突显著负向影响工作绩效,任务冲突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不显著。(2)个体宜人性能够显著减弱关系冲突对工作绩效的负面影响,而增强任务冲突对工作绩效的正向影响。(3)关系/任务冲突、个体宜人性和团队宜人性异质性间存在着三重交互效应,共同影响工作绩效。具体而言,当团队宜人性异质性水平较低时,个体宜人性对关系/任务冲突与工作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更加显著。

  • 汉语复合词视觉识别的时间进程-基于同形语素的行为与ERP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0-23

    摘要: 基于同形语素抑制效应,本研究探讨了汉语复合词视觉识别中的形音义激活进程。结果发现:(1)同形异音、同形同音、相同条件相对于控制条件都产生了语素启动效应;(2)在P2、晚期N400成分上,同形同音条件与控制条件更为接近,但与同形异音及相同条件差别显著;(3)在早期N400成分上,同形同音条件与相同条件更为接近,但与同形异音条件差别显著。研究表明,汉语复合词的视觉识别的早期阶段可能为基于词位的形态-正字法加工,字形匹配与音位信息是首要影响因素,但语义是否介入仍未可知;而晚期阶段则可能为基于词条的形态-语义加工,主要涉及语义竞争与选择。本研究结果支持了McClelland等学者提出的“平行分布加工模型”。

  • 3~5岁幼儿权力概念多重隐喻的认知发展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0-22

    摘要: 为考察3~5岁幼儿“权力”概念的大小、垂直空间和重量多重隐喻的认知发展进程,研究采用了将权力人物和无权力人物图片放置大圆形或小圆形、垂直空间的上方框或下方框和不平衡跷跷板重端或轻端的图片迫选任务。通过3个实验及综合分析发现:3岁幼儿尚不具备权力隐喻理解能力;4岁是幼儿权力隐喻理解能力的重要发展时期,具备正极权力概念的隐喻理解能力,建立起有权力为“大、高、重” 的多重隐喻联结;5岁幼儿的权力隐喻理解能力进一步增强,已具备较完整的多重隐喻理解能力,建立起有权力为“大、高、重”、无权力为“小、下、轻”的多重隐喻联结。3~5岁幼儿“权力”概念的大小、垂直空间和重量多重隐喻理解能力同步发展,不受隐喻靶域习得时间早晚的影响。系列研究表明,学龄前幼儿的权力隐喻理解能力发展趋势符合隐喻一致性理论,隐喻表征的产生并非“有或无”的模式,而是“渐进”呈现发展。

  • 精神分裂症中文诊断名再议

    分类: 心理学 >> 医学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史 提交时间: 2019-10-20

    摘要: Schizophrenia是指患者出现行为异常、感知觉异常、无法理解现实等症状的一种精神疾 病,其中文诊断名翻译为“精神分裂症”,意为“心智分裂的疾病”。然而,这一诊断名并不能准确 地反映疾病本身的情况,也存在严重的污名化问题。本文认为,Schizophrenia需要新的中文诊断名。 近年来,周边国家和地区纷纷推动Schizophrenia诊断名的变更,日本将Schizophrenia的诊断名从“精神 分裂症”更改为“统合失调症”,韩国将诊断名从“精神分裂症”更改为“调弦病”,中国的香港和 台湾地区,则均将诊断名从“精神分裂症”调整为“思觉失调症”。研究表明,Schizophrenia诊断名 的更改带来了诸多益处。中国大陆医学界可以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更名运动中学习经验,推动 Schizophrenia新中文诊断名的命名工作。本文倡议将Schizophrenia的诊断名从“精神分裂症”更改为 “思觉失调症”。

  • 心理学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0-17

    摘要: 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心理学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怎样才能更好地构建全面系统的多主体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如何推动心理学自身的发展?这些问题一直受到广大心理学者的关注。以复原力为例,通过对个体、团队以及社区心理复原力的建设路径的理论总结,加上实践案例,以期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知识借鉴与参考,并反思心理学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与角色,期望通过整合其在社会支持体系中的应用,推动心理学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的应用。

  • 急性应激损伤错误监控与错误后调整

    分类: 心理学 >> 实验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0-16

    摘要: 生活中,个体会时时关注自己的行为结果并及时做出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但在应激下个体能否有效地监控行为并做出适应性调整依然未知。本研究招募了52名男性大学生被试,将其随机分入应激组与控制组,采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rier Social Stress Test, TSST)诱发个体的应激反应,并结合错误意识任务(error awareness task,EAT)探索个体急性应激下的错误监控与错误后调整过程。应激指标的结果显示应激组个体在应激状态下的皮质醇、心率、应激感知自我报告和负性情绪均显著高于控制组,表明急性应激的诱发是成功的。行为结果显示应激组的错误意识正确率显著低于控制组,错误意识反应时显著短于控制组;进一步地,应激组个体在意识到错误之后的试次上正确率显著低于未意识到错误之后的试次,并且应激组个体在意识到错误之后的试次上正确率低于控制组。结果表明急性应激降低了个体对错误反应的监控水平,即便在辨别出错误反应的情况下,个体的行为监控与调节也更差。本研究说明急性应激会损伤行为监控系统,导致个体的行为适应性下降。

  • 脱贫内生动力机制的质性探究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0-15

    摘要: 内生动力是世代贫困个体得以脱贫的核心心理资源。当前,对脱贫的内生动力仍然缺乏系统性的解释框架。文章以脱贫的内生动力为切入点,基于内生和外生融合性视角,采用基于深度访谈的扎根理论方法,运用强度抽样的策略,以海南岛某深度贫困村的成功脱贫个体(7人)、世代贫困个体(10人)及扶贫干部(4人)为研究对象,构建出世代贫困家庭的整体内生动力资源枯竭模型。研究表明:1)以消极的价值观、消极的自我观和被动脱贫的行为倾向为主体的“三因素洋葱模型”是世代贫困个体的消极内在驱动力;2)作为社会心理动力的控制感缺失是引致世代贫困个体内生动力匮乏的重要诱因,而贫困个体缺少市场理性及扶贫的运动式治理可能是导致控制感缺失的外部肇因;3)家长亲职能力在家庭内部建设能力培植子代内生动力的过程中起着中间作用,即家庭内部建设能力可促进家长亲职能力的提高,进而激发子代脱贫的内生动力。

  • 时频分析下的认知过程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0-14

    摘要: 时频分析是相对较新的一种分析技术,由于其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并且可以进行跨物种的比较,具备独有的优势。然而,目前来看,在大部分脑电研究中并未进行时频分析,没能进一步深挖在任务反应中不同频段能量的深层含义。因此,对时频分析及其结果报告的再次解读具有其价值。并且,通过发文数量对比,再次强调了时频分析在认知过程研究中的相对稀缺性及其重大意义。从时频分析的意义出发,着眼于结果呈现与解读,以向研究者提供另一种思路来进行脑电研究。

  • 第二代正念干预:理念、实证进展与理论争议

    分类: 心理学 >>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医学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0-14

    摘要: 近年兴起的第二代正念干预,强调正念的概念是主动、有区别的觉知,引入慈悲冥想、空性冥想等练习,并强调伦理培养和治疗外的生活方式。实证方面,已有初步研究支持了几种第二代正念干预的积极效果,但研究数量依然很少;新引入的练习中,只有慈悲冥想的效果受到大量研究的支持,其它内容则研究极少。理论方面,第二代正念干预因加入更多佛教内容而受到伦理质疑,也因强调正念作为日常生活方式而凸显了正念干预长期存在的哲学问题。

  • 工作压力对建设型和防御型建言的差异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0-11

    摘要: 以往研究普遍从建言行为的建设性意图特征出发,探讨其关键前因、产生机制和情境因素,但却较少关注建言行为的工具性目的。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本研究构建了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探讨工作压力影响员工建设型建言和防御型建言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某建筑企业386名员工进行两阶段调查,结果表明:工作压力与防御型建言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与建设型建言存在负向相关关系,自我损耗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另外,领导开明性正向调节自我损耗和建设型建言的负向相关关系,并正向调节工作压力通过自我损耗影响建设型建言的间接效应。

  • 汉语普通话声调感知的老年化效应:来自ERP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实验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0-10

    摘要: 研究考察汉语普通话老年人前注意阶段声调感知状况,探究是否存在领域特殊的老年化。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采用被动oddball范式诱发MMN回应,控制领域一般性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涉及范畴变化的声调和非语音音调诱发MMN强度衰减,不涉及范畴变化的声调诱发MMN强度未衰退。研究结果表明在前注意阶段,在特定汉语普通话声调范畴知识加工能力上存在领域特殊的衰退,而不涉及母语音位知识的声调的感知存在领域特殊的一定程度的保留,这一保留与时间维度上补偿机制的调用有关。受补偿机制调节,语言加工呈现出衰退或保留等不同的老年化进程。

  • 高风险婴儿前瞻性纵向研究与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识别

    分类: 心理学 >> 医学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0-08

    摘要: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早期识别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实施,对于改善ASD儿童发育结果至关重要。高风险前瞻性纵向研究以高风险婴儿(ASD儿童的年幼同胞,入组年龄小于12个月)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ASD高风险婴儿(24至36个月之间诊断为ASD的高风险婴儿)的早期发育轨迹的描绘和核心症状早期表现的识别,为ASD早期识别提供了重要依据。未来可以增加被试数量、延长观察时间并密集观察时间点、关注伴发障碍、综合考虑遗传、环境和文化因素影响,并结合早期干预研究进行深入探索。未来在中国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临床意义。

  • 基础社会动机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0-08

    摘要: 基础社会动机体系,是人类为实现生存繁衍的终极目标,管理社会生活中的威胁、挑战与机会,形成的一套激发、调控行为的内在动力,从进化心理的角度提出了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核心需求与动机。众多研究显示,它不仅对社会行为有广泛影响,而且当激活条件持续存在时,会持续影响个体及一定区域人群的心理和行为。因此,基础社会动机可以成为评估社会经济秩序稳定性及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心理指标。目前国内有关研究尚少。未来研究应以基础社会动机为切入点,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心理需求指标体系,探寻我国文化背景下基础社会动机与社会经济行为、社会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为社会治理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心理学依据。

  • 辱虐管理的应对及预防:正念的自我调节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0-08

    摘要: 辱虐管理,作为负性领导的典型代表,对员工的心理、行为和绩效乃至组织的发展均会产生显著负性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应对和预防辱虐管理是学者和管理实践者共同关注的课题。基于自我调节理论,以正念为切入点,系统考察正念在员工应对辱虐管理负性影响以及预防上司辱虐管理行为发生中的作用。一方面,采用情境实验、大样本问卷调查和干预实验检验员工正念和正念训练对上司辱虐管理影响员工负性情绪、偏差行为和绩效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采用日志研究考察上司正念对辱虐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通过干预实验来验证上司正念训练不仅可以预防辱虐管理行为的发生,而且还可以随之改善员工的负性情绪、偏差行为和绩效。预期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正念在辱虐管理研究中的作用,推进辱虐管理应对和预防研究的发展,同时对组织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