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2022-3
  •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30

    摘要: 近年众多研究表明,经皮迷走神经刺激(tVNS)作为一种新型、非侵入式的神经调控技术对个体的抑制控制功能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已有研究发现,tVNS对抑制控制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系统(LC-NE)的活动和神经递质GABA的浓度来实现的。然而,目前对tVNS调控抑制控制的神经机制仍存在诸多尚未明确的问题。未来研究在进一步优化tVNS的刺激参数后,可以从tVNS对抑制控制能力受损群体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如何实现和增强tVNS长期积极效应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 具身记忆及其内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29

    摘要: 具身记忆研究主要探讨身体及其感觉运动过程在记忆中的作用。操纵或限制身体的物理状态、具身特征或可用性,可以影响记忆的效率、效价和内容。其内在机制可以通过编码特异性原理、启动效应、隐喻表征理论和再激活假说进行解释,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型。基于现有研究与理论的共性,提出具身记忆的感觉运动模拟模型,强调重新激活在具身记忆中的作用,以期在同一框架下说明身体作用于记忆的过程,并进一步指出重新激活的条件。未来亟需在具身记忆的稳定性以及深层机制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基于长尾效应的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转归机制及干预策略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26

    摘要: 儿童PTSD具有长尾效应,疾病负担重、发展结局存在较大异质性,但是少有研究对我国儿童PTSD的转归进行系统性研究,其转归类型、路径尚不明晰,更缺少促进儿童PTSD复原的干预研究。因此,本研究拟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追踪调查和准实验研究,探讨儿童PTSD的发展轨迹及转归类型和机制,验证基于学校的综合干预服务对促进儿童PTSD恢复的效果,为儿童PTSD干预及个性化诊疗提供证据。

  • 体型知觉的准确性及其认知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25

    摘要: 体型知觉的准确性既和一般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关,又对进食障碍的理解、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进食障碍患者可能高估自己的身体,其体型知觉准确度可能受其BMI和症状的影响,并与患者预后相关。其次,通过和对他人体型估计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对自己的体型的高估可能受到对自己身体态度因素的影响。第三,一般人群对自己的体型估计的结果往往不一致,这可能是体型知觉的不同量化方式所致。最后,体型知觉准确性的相关认知机制主要有收缩偏差、视觉适应和序列依赖效应。

  • 消费决策过程如何彰显社会地位? 基于最优化决策策略的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25

    摘要: 彰显社会地位是消费者行为的一项基本动机。以往的消费心理学研究大量聚焦产品特征如何彰显社会地位(即令观察者产生高社会地位的推断),却很少探讨消费决策过程这一购买决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社会地位推断有何影响。本研究构想试图构建一个基于最优化决策过程信息的社会地位推断模型,系统探讨(1)最优化决策过程能否及如何彰显消费者的社会地位(2)彰显社会地位动机是否为消费者进行最优化决策的原因之一(3)最优化决策过程如何通过社会地位推断影响观察者后续的消费行为。本研究将为社会地位推断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扩展最优化决策研究的外延,并从全新的角度揭示最优化决策的内涵。

  • 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受益人利他行为的影响:基于道德补偿的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25

    摘要: 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众多组织和机构中十分普遍,其对社会、组织及个人的负面影响也备受学者们关注,但以往研究却忽视了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另一面。本文从道德补偿视角探究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关系受益人利他行为的积极影响,通过4个实验研究设计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会促使关系受益人出于弥补而做出利他行为,关系受益人的道德自我形象和内疚情绪中介了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1和2),且关系受益人与非受益同事的关系亲密度正向调节上述链式中介效应(研究3)。相比于低水平的关系亲密度,高水平关系亲密度下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通过道德自我形象和内疚影响利他行为的间接效应更强。本文有助于拓展关系实践的研究视角,且为企业管理者平衡关系型HRM实践的消极影响提供建议。

  • 应激恢复的测量指标、影响因素及其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23

    摘要: 应激包括反应和恢复两个主要阶段。应激恢复测量主要是通过曲线下面积,曲线拟合,平均恢复率,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等方法对恢复过程进行量化。应激恢复与人们身心健康密切相关,恢复缓慢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人格特质、环境、睡眠、认知模式等因素会影响应激恢复。未来研究可以系统考察认知模式对应激恢复的影响,关注不同恢复模式个体的身心健康状态。

  • 女性主义认同发展量表的中文版修订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测量 提交时间: 2022-03-22

    摘要: 摘要: [目的]修订女性主义认同发展量表(Feminist Identity Development Scale, FIDS),检验 其在中国女性大学生群体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 1657 名女性大学生施测了中文版 FIDS、 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 SES)和矛盾性别偏见量表(Ambivalent Sexism Inventory, ASI) 中的敌意性别偏见分量表,随后进行项目分析、信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 析和效标效度的检验。[结果]修订后的中文版 FIDS 共有 27 个条目,保留了 5 个分量表:被 动接受(5 个条目)、醒悟(5 个条目)、融合发展(4 个条目)、整合(5 个条目)和积极投入(8 个条 目),累积方差贡献率为 56.18%。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五因子模型拟合较好 ( 2 /df=2.99, IFI=0.92, CFI=0.92, GFI=0.92, TLI=0.91, RMSEA=0.05)。中文版 FIDS 的内部一致 性系数(Cronbachs )在 0.71~0.89 之间,分半信度(split-half reliability)在 0.75~0.90 之间。[结 论]修订后的中文版 FIDS 在中国女性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是测量女性主义认同 发展水平的有效工具。

  • 元宇宙应用的梦境理论:基本原理、方法和启示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提交时间: 2022-03-21

    摘要: [目的] 本文从提升人的价值和幸福感出发,以拓展和探寻元宇宙的应用为目标,综述了心理学关于梦境的理论假说。 [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综述了梦境的功能和理论基础,并在娱乐社交、技能学习、咨询测评、创伤治疗等方面,将元宇宙作为现实世界和梦中世界的补充对其应用前景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 [结果] 未来元宇宙的设计可以参照梦境这个与生俱来的虚拟现实体验,帮助调节人的心理和行为健康。 [局限] 由于梦境研究的发展尚处发展阶段,本文尚未对梦境研究的行为和神经机制进行系统性综述。 [结论] 本文基于梦境理论为元宇宙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与发展建议,为实现现实、梦境和元宇宙三者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 认知灵活性对概率类别学习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20

    摘要: 本研究采用数字-字母转换任务区分高低认知灵活性者,构建概率配对模式相同但形式不同的两个概率类别学习任务,借助ERP技术探讨认知灵活性对概率类别学习任务的作用特点与机制。结果发现,本研究的两个任务中,高认知灵活性组的规则习得水平均优于低认知灵活性组,认知灵活性能促进概率类别的学习。同时,对不同学习阶段的ERPs分析结果显示,高认知灵活性者在概率类别学习中的优势源于反馈加工过程。

  • 身体姿势表情测试集在中国成人和儿童中的评定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19

    摘要: 目的:身体姿势表情刺激集为情绪研究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刺激材料,该刺激集在西方成人的一致性已经得到了验证,但是该刺激集在中国人群中的一致性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从原始的254张图片中选取了快乐、悲伤、恐惧和愤怒各42张图片来验证该刺激集在中国人群中的适用性。 方法:31名中国大学生和41名中国学龄前儿童参加了这项研究。所有被试都被要求完成情绪识别和判断任务。 结果:结果表明,成人的评定一致性较高,而儿童的一致性处于中等水平。对于成人来说,悲伤最容易识别,其次是恐惧,愤怒和幸福最难识别。对于儿童来说,恐惧最容易识别,愤怒和悲伤次之,快乐最难识别。与此同时,成人对快乐和悲伤的准确率高于儿童。对于成人来说,他们更容易将积极的情绪与消极情绪混淆。他们倾向于将悲伤、恐惧和愤怒误认为是快乐。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更容易将悲伤识别为恐惧和快乐。他们也容易将愤怒识别为恐惧。 局限:恐惧和愤怒情绪图片适用于5岁的儿童,而悲伤和快乐情绪,尤其是快乐情绪图片的适用性并不理想。在未来可以通过结合中国人的实际生活重新拍摄传达快乐和悲伤情绪的身体姿势图片,并且可以选择年龄更小的孩子探查改良后的图片适用性。 结论:这些结果表明,中国和西方成人对身体姿势表情刺激集的识别模式大致相同。但是,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成人和儿童的识别模式差异很大,并且成人的识别准确率高于儿童。

  • 大数据心理学的Python入门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18

    摘要: 本文以九九文章网为例,详细地介绍了大数据心理学研究方法。利用用户实验采集的文本数据,提取词频特征,训练机器学习模型,然后利用学习模型实现对爬取的九九文章网的文章对应的生活满意度进行预测,帮助大数据研究初学者对整个处理流程有直观的感受。本文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了Python和情感词典用于文本的词频计算,利用scikit-learn库完成对机器学习模型训练、测试及应用,并结合附带的源程序,便于读者直接操作。本文初步介绍了基于文本词频的机器学习建模的大数据研究方法,对于其中技术的介绍较为基础,主要强调如何将技术进行应用,对技术原理的介绍较少。

  • 观察者对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反应及其反馈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18

    摘要: 亲组织不道德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PB)是近十年来组织行为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相较于已得到广泛探讨的UPB形成机理研究,当前关于UPB的影响效应研究还相对有限,且主要聚焦于领导UPB对员工的影响,以及自我反馈下UPB对行为者的影响。借鉴并受到对应推论理论(correspondent inference theory)和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中有关观点的启发,构建了一个同事间围绕UPB的社会互动模型。模型指出,观察者在看到同为员工身份的行为者实施UPB后会对此进行结果预期和动机归因,继而在观察者正直性的调节下引发相应的心理与行为反应;进一步地,行为者在接收到观察者对其UPB的行为反应后会对这些反馈背后的意图进行解读,进而影响其后续行为变化。最后,从观察者对UPB的道德判断、与UPB不道德属性有关的认知评价、UPB行为者行为变化的过程机理等方面提出理论模型的拓展方向。

  • 发展性阅读障碍书写加工缺陷及其神经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18

    摘要: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的主要类型之一,严重影响个体认知、情感与社会适应性的发展。书写与阅读关系密切,阅读障碍者常常表现出书写加工缺陷。在行为层面,阅读障碍者书写缺陷表现在书写质量差、速度慢和停顿多等多个方面。在脑机制层面,脑成像研究发现,阅读障碍者书写加工缺陷与字形加工脑区活动,以及字形与运动区脑功能与结构连接异常有关。总体而言,阅读障碍在书写过程中的字形通达缺陷的证据比较充分,但字形与运动编码的衔接以及运动执行是否存在困难,尚缺乏研究证据。相对于字母语言,书写与阅读的关系在汉语中更为紧密,汉语阅读障碍的书写研究将为开发汉语特色的诊治方案提供重要指导。

  • 心理加工的脑机制:从诱发脑活动走向生成脑活动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17

    摘要: 传统的计算机隐喻将诱发脑活动作为探索心理加工脑机制的主要手段。大量研究发 现,诱发脑活动并非脑活动的主体,它与更加活跃的自发脑活动相互影响而适应性演变。 因此,无论是诱发脑活动还是静态的诱发脑活动与自发脑活动的相互作用均不能有效揭示 心理加工的脑机制。对此困境,生成认知理论指出,脑活动具有统一性和能动性,通过减 小预期和刺激之间的误差来调节自身活动模式,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境。研究范式的变革促 使认知神经科学走向更加科学化、人性化的新时代。

  • 学龄前儿童社会善念理解的发展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16

    摘要: 本文探究了4~6岁儿童社会善念理解的发展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测量了100名4~6岁儿童的社会善念理解、心理理论、亲社会性和执行功能。结果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愈加在社会评价和朋友偏好上倾向于社会善念人物,并且此社会善念理解能力与心理理论的发展呈显著正相关,且此相关在控制了年龄、执行功能及亲社会性后依然稳定存在,但社会善念理解与亲社会性并不相关。此结果表明,心理理论可能对社会善念理解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健康人群反应抑制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15

    摘要: 反应抑制是指抑制不恰当的或不符合当前需要的行为的能力,研究表明反应抑制主要与额下回、背外侧前额叶和前辅助运动区的功能有关。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是一种非侵入式脑刺激技术,近年来对健康人群使用tDCS刺激相应脑区从而影响反应抑制功能的研究日益增多,但主要研究结果不一致。阐明tDCS影响反应抑制具体的神经机制、减少tDCS研究的异质性、探索更有效的tDCS刺激方式和确定tDCS效果的年龄依赖性差异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 道路危险应激的驾驶特性等级反应和评价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15

    摘要: [目的]探索驾驶特性是否影响驾驶员面对交通危险事件的应激反应和行为。 [方法]本研究采用维也纳交通心理测试系统(VTS)对参与驾驶模拟实验的被试进行测试。在驾驶模拟实验中,要求被试以60Km/h的速度行驶,应激源与被试车辆之间的距离设置对应交通冲突时间(TTC)有三种:19.2m(TTC=1s)、27.5m(TTC=1.5s)、35.8m(TTC=2s)。研究采用集对分析模型对被试的应激反应优劣进行评价,指标评价等级取值范围由K-means聚类确定,指标的权重由熵权法确定。 [结果]结果表明通过驾驶特性判断驾驶人的应激反应能力是有效的,具体表现为两点:一、在所有应激距离下,高驾驶特性被试的应激反应均优于低驾驶特性被试;二、当应激距离为19.2m(TTC=1s)时,高驾驶特性被试的反应评价比低驾驶特性被试高两个等级,而在其他应激距离下只高一个等级,低驾驶特性被试比高驾驶特性被试对应激反应距离的减少更加敏感。 [局限]研究参与的人口学样本比例不足。 [结论]本研究结果证明了在交通应激事件中为驾驶人提供1s以上交通冲突时间的合理性,可为事故预警和防碰撞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同时,本研究提出的等级评价数学方法是有效的,通过检测驾驶人的驾驶特性能力,可以区分他们在道路上的应激反应能力。本研究对于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套可行的评级思路。

  • 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检验力分析 :原理与方法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统计 提交时间: 2022-03-14

    摘要: 结构方程模型是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中重要的统计工具之一。然而, 大量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在研究设计和结果报告的环节忽视了对该方法的统计检验力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报告,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些研究的结果的证明效力。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检验力分析方法主要有SatorraSaris法、MacCallum法与Monte Carlo法三类。其中SatorraSaris法适用于备择模型清晰、检验对象相对简单、检验方法基于2分布的情形; MacCallum法适用于基于2分布的模型拟合检验且备择模型不明的情形; Monte Carlo法适用于检验对象相对复杂、采用模拟或重抽样方法进行检验的情形。在实际应用中, 研究者应当首先判断检验的目的、方法以及是否有明确的备择模型, 并根据这些信息选择具体的分析方法。

  • 情景记忆成功年老化的神经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09

    摘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老年人的情景记忆会出现衰退,但也会有一部分老年人的情景记忆表现出成功的年老化,即记忆成绩较好或随增龄的衰退程度较小。脑保持理论、神经去分化理论、认知储备理论以及神经补偿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情景记忆成功年老化的神经机制。基于选择性优化与补偿模型对现有理论进行整合,发现情景记忆成功年老化可能与个体的认知储备水平直接相关:高认知储备的老年人能够对情景记忆相关的脑区和脑网络进行优化且具备更强的神经补偿能力,因而其脑功能(比如,神经表征和神经加工通路的特异性)可能会保持的更好。未来研究需要更多地采用纵向设计来考察各理论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解释记忆成功年老化的神经机制并为提升老年人的脑与认知健康提供支持。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志愿者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489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